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前不见古人(前不见古人全诗)

前不见古人(前不见古人全诗)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03    点击:  237 次


前不见古人

网上有关“前不见古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前不见古人全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陈子昂的诗作。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指空前绝后。出自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它是一首盛时不遇的名篇。它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原文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不见古人全诗

出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只此四句

赏释:这是一首盛时不遇的名篇。幽州台:即蓟北楼,在今北京市。登上这古老的幽州台,因而想起了古代的事。当年燕昭王求士,筑金台,招揽天下贤人,燕国得以兴盛。但这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事。作者由此而感到自己的不遇,心中诞生了无限抑郁悲凉之感。浩浩苍空,茫茫旷野,而胸中之不平,又何从吐诉!想到这里,百感交集,“独怆然而泪下”了。诗的气魄很大,语言纵横,有古人之风。

前不见古人全诗具体如下:

一、原文及译文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二、赏析

1、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敢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2、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

3、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三、作者简介

1、陈子昂(659年或说658/661年-700年或说699/702年),字伯玉,后世称其为“陈拾遗”,唐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人。初唐文学家、诗人、诗歌理论家、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2、陈子昂提出了在复古中实现革新的诗论主张,极力倡导“风雅兴寄”“汉魏风骨”。其诗歌风格高昂清峻、雄浑苍凉、寓意深远,语言古朴苍劲,内容与表达上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奠定了唐诗的壮阔景象,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产生了深远影响。

3、陈子昂洞察国事,有远见卓识,其谏疏被《资治通鉴》引用达6处之多。著作有《陈伯玉集》10卷、诗128首、文110余篇,代表作有《感遇》38首,《登幽州台歌》被誉为古典诗歌中的千古绝唱。



前不见古人下一句

前不见古人下一句:后不见来者

出自初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古时指眼泪。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是什么意思

出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只此四句

赏释:这是一首盛时不遇的名篇。幽州台:即蓟北楼,在今北京市。登上这古老的幽州台,因而想起了古代的事。当年燕昭王求士,筑金台,招揽天下贤人,燕国得以兴盛。但这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事。作者由此而感到自己的不遇,心中诞生了无限抑郁悲凉之感。浩浩苍空,茫茫旷野,而胸中之不平,又何从吐诉!想到这里,百感交集,“独怆然而泪下”了。诗的气魄很大,语言纵横,有古人之风。

关于“前不见古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296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