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句中含有熊、丹的诗句(仙人抚我顶, 结发受长生什么意思-)

句中含有熊、丹的诗句(仙人抚我顶, 结发受长生什么意思-)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04    点击:  113 次


句中含有熊、丹的诗句

网上有关“句中含有熊、丹的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仙人抚我顶, 结发受长生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仙人抚我顶, 结发受长生什么意思?

天上白玉京下一句是“十二楼五城”,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作者:李白年代:唐朝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意,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登楼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赏析

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公元756年春李白受聘请进入永王李璘的幕府,但这一年秋天永王李璘与中央唐素宗发生了矛盾冲突,李璘的势力被消灭,李白也因“附逆作乱”而成为有罪之人,被下浔阳监狱度过了一段囚狱生活,公元 758年春天,因为郭子仪的担保,李白被判流徙一千里,发配到夜郎也就是今天的贵州西南部,这一年李白已经58岁,途经江夏今湖北武汉时,受到了他的故友江夏太守韦良宰的厚待,停留了一段时间。深秋初冬的时候有继续进发夜郎,第二年正月到达四川白帝城时,朝廷大赦天下,李白才被赦免,恢复了自由。但是四年后便在安徽当涂病故。

这首诗是李白在江夏临别时赠写太守韦良宰的,通过写古述今表达了他对自身境遇和对乱世的忧愤。此诗云:“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又云“寥落天地秋”,当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在江夏作。诗云:“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希望朝廷重新重用自己。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前四句被古龙小说《七种武器》里的第一种《长生剑》所引用,主角名为白玉京。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的意思是:仙人为我抚顶,结受长生命符。指年轻时接受道教长生不老之术。

--------出自哪里--------

唐代·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作品原文--------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作品翻译--------

天上宫阙,白玉京城,有十二楼阁,五座城池。

仙人为我抚顶,结受长生命符。

突然想来人间一游,误逐世间的欢乐,以尽前缘。

人间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六圣君,空名挂于浮云端。

以天地为赌注,一掷决定命运,一直战争不停。

我曾经学习霸王战略,希望能功成名就,锦衣返乡。

可是时运不佳,长期漂泊五湖四海。

曾经去山东学剑,没有什么结果,会写点文章,可那有什么用呢?

剑术并非万人之敌,防防身的技术,文章倒是四海闻名,罕有人匹敌。

这些都是些儿戏,微不足道,所以我象梁鸿一样看破了世界,唱着五噫歌离开西京长安。

不过在临去之时,我还是流下了慷慨激扬的泪水,打湿了我的帽上红缨。

叹君也是个倜傥之才,气质品格冠群英。

道旁设帐为我饯行,慰籍我此次远征的艰辛。

鞍马生涯如浮云,送我送在骠骑亭。

歌声钟鼓声表达不尽你的情意,白日马上就要落在昆明池中。

我曾经在某年十月到达幽州,看见安禄山的军阵兵甲灿烂如群星。

君王唐玄宗放弃东北河北,整个地区都由安禄山横行无忌,犹如长鲸在海洋横行。

呼吸之间就走遍百川,燕然山也仿佛可被他摧毁。

我心知我在皇上那里不得意,说也无用,只好躲入桃花源,独善一身。

拉弓又忌惮安禄山,挟着弓却不敢张开,怕祸及自己。

我曾经在北京黄金台揽涕痛哭,呼天喊地:燕昭王啊你在那里啊,怎么没有人识用人才?

无人珍贵骏马之骨,天马空自腾骧,不得大用。

即使乐毅再生,到如今这样的形势,也只有逃命的份儿。

岁月蹉跎,不得人意,驱骑马儿来到贵乡。

正逢你在悠闲地欣赏弦歌,肃穆地坐在华美的厅堂。

你如远古的百里之王候,悠然而卧就像远古伏羲氏时代一样。

行乐在昌乐馆,大开酒筵,罗列壶觞。

青娥美女夹坐在贤豪之间,对着烛光俨然成双成行。

醉舞纷纷散满绮席,清歌袅袅绕飞尘梁。

欢娱完毕,你任期届满以后就要回归咸阳。

饮宴送行的有万人之多,帐蓬遥遥相望。

这一别,我俩各隔千里,荣枯不用,炎凉各自。

炎凉几度变化,九州几乎崩溃。

唐军抗战叛军,沙尘使云海昏暗无光。

连草木都摇着杀气,星辰更是无光。

白骨堆成丘山,苍生竟有何罪,遭此劫难。

潼关函谷关捍卫皇帝宫殿,国命悬于哥舒翰一身。

不料长戟三十万的大军,竟然开关门投降元凶。

公卿官僚犹如犬羊,忠诚正直的人变为肉酱。

二圣逃离京城,两座京城变为废墟。

帝子永王受皇上诏命,军事管制楚地。

永王节制并非是想做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永王的军师却拥有勇猛的将士。

人心失去体统,贼势腾起风雨。

唯有你固守房陵郡,忠诚高节勇冠终古。

我那时云卧庐山香炉峰顶,学仙人餐霞漱瑶泉。

草堂门开九江流转,枕头下面五湖相连。

半夜永王的水军来浔阳,城里城外遍插旌旃。

我被空名自误,永王派兵迫胁我上了他的楼船。

他曾经赐与我五百两黄金,我把黄金视为浮烟。

我辞去永王的官却不受赏,反而远谪到夜郎那样的穷山恶水的地方。

夜郎离这里万里之遥道,西去令人衰老。

海内六合,扫荡清静,我却像负霜之草。

日月普照,并无私心,有什么办法可以诉冤给苍天听听。

你是神明的太守,深知仁心爱民。

惭愧作你的青云客,三次登上黄鹤楼。

惭愧不是祢衡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已尽,天地一派寥落秋色。

长江漂流着峨眉山的雪水和三峡的急流。

万舸千舟江上往来,连帆一片过扬州。

登高极目,万里悠悠,旷然散我忧愁。

纱窗倚天而开,水树翠绿如少女青发。

看太阳,怕它马上落山,举起酒杯喜得明月。

吴越美女艳如花,窈窕婀娜,浓装艳抹。

呼来款款轻上云梯,含笑羞羞步出帘栊。

对着客人清唱小垂手,罗衣飘摇舞春风。

跪请宾客休息,主人情还未了。

浏览你在荆山的大作,堪与江淹鲍照的文笔媲美。

宛如出清水的芙蓉,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

逸兴满溢平素的襟怀,无时不想到你的招寻约请。

朱门拥立虎士,兵戟罗列森森。

剪竹凿石,溪流清深宛然而去。

登高楼坐水阁,吐论滔滔不绝,声音清朗。

言辞贵于白璧,一诺重于黄金。

称我不愧于你,宛如青鸟有丹心。

云间五色的喜鹊,飞鸣着从天上飞来。

听到大赦圣旨到了,原来是赦免我从夜郎返回。

这好比温暖之气从寒冷深谷中升起,又像是冰冷的死灰突然生出炎热之烟。

贤君你马上要登朝廷的凤凰池去了,别忘记了我这个被遗弃的贾谊,有机会推荐一下。

桀犬吠尧,古来之理,别让匈奴千秋笑话我们。

我常常在中夜失眠,唉声叹气,为这大国忧愁啊。

旌旆飘飘夹两岸之山,黄河当中奔流。

群雄相互牵掣,不能一致行动,面对战场犹豫不决。

如何才有善射的后羿那样的良将,一箭射落敌军的元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江夏临别时赠写太守韦良宰的,通过写古述今表达了他对自身境遇和对乱世的忧愤。此诗云:“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又云“寥落天地秋”,当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在江夏作。诗云:“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仍希冀朝廷任用自己。

--------作品赏析--------

此诗是李白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滞留江夏时所作的一首自传体长诗(按此诗作年,王谱、詹谱、王增谱、安谱、郁本、安本作公元759年,黄谱、裴谱作公元760年)。诗人因受永王之败的牵连,被流放至夜郎,中途获上赦宥。此诗是在他被赦免后所作。在这个时候与韦良宰这样一个老朋友相见,李白的感慨当然是很深的。其中最强烈的莫过于他已由旧日的御前歌手沦为一个流犯,而对方已由一介平凡的知县成为名镇一方的主座了。其中一个首要缘由就是韦良宰在骚动变乱中作出了与李白不同的选择。面对老友,李白除了叙及他们的交往始末,着意向他诉说了本身的不幸与委屈,还告诉老朋友骚动变乱前自己北上幽州就是为了探察安禄山的虚实。这如同下面诠释入永王幕的缘故一样,也是为了消除老朋友的误会,表明自身在政治态度上的清白。

这是诗人写的最长一首抒情诗,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同韦良宰的交往为中心,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其中如“十月到幽州”之句所产生的歧义,作为一个大诗人,他不可能感觉不到这一点。对于此只能作一种解释,这是诗人在事后有意造出的一种恍惚语境。他知道这首诗不只是写给这一个老朋友看的,他是有意向世人明示自己在乱世中的态度与先见之明。

此诗流传最广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两句。其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雕饰:指文章雕琢。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李白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的作品。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熊猫的诗句(一些关于熊猫的诗句)

1一些关于熊猫的诗句

少曾苦读黑眼圈

洗砚推敲印墨浅

长叹剑竹白花飞

可怜羁绊深庭院

熊猫横笛吹两岸,

朝夕寻笋接竹竿,

握笔入嘴沾好墨,

待记祖国团圆欢。

竹林宝贝对绿竹,

绒绒身体走百年。

岁月匆匆国未圆,

船移两岸送和平。

熊吼林颤苍穹啸,

猫舞叶落半尺松。

真心问候世尘事,

的确真实国丰侯。

很喜北京迎奥运,

爱恨语录记翔愁。

福禄所至熊探望,

娃娃猫崽送春秋。

2形容熊猫的诗句

好句熊猫那竖起的圆圆的黑耳朵,像戴一顶“风雪帽”;猫似的面庞上又戴着一副“墨镜”;四肢好像穿着黑绒的大“皮靴”,真是神气十足,令人瞩目。

熊猫四肢较短,行动缓慢。毛茸茸的面孔上嵌着一对乌黑发亮的眼睛,再加上一身墨黑墨黑的毛,更显得美丽可爱。

熊猫高兴的时候,就在地上翻跟头,像一个大皮球在地上滚动。好段我喜欢许多动物,但我最喜欢的是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的珍贵动物,它们的故乡在四川。大熊猫的长相很有意思,胖乎乎,圆滚滚的,逗人喜爱。

它们的头部和身体都是白色的,只有眼圈、耳朵和肩部是黑褐色的。特别是那一对黑黑的眼圈,长在白白的脸上,像是戴着一副墨镜,加上那笨拙的动作和走起路来东张西望的神情,显得非常可爱。

动物园里的大熊猫,经过饲养员叔叔阿姨们的训练,还会表演许多节目呢!如钻圈、直立、倒立、翻跟头和推小车等。我最喜欢看大熊猫翻跟头。

它把胖胖的身体缩成一团,像个大皮球似的滚来滚去,引人发笑,非常好玩。这家伙正在抱头大睡。

一会儿,它突然来了个前滚翻。哈!醒了。

怪不得大家叫它熊猫,原来它有几分像熊,又有几分像猫啊!胖胖的身子,肥肥的四肢,小眼睛,小耳朵,两只眼睛外面有两个黑圈,像戴着一副特大号的眼镜。它具有熊的笨拙,也具有猫的可爱,难怪大家很喜欢它。

这时大熊猫伸了伸懒腰,摇头晃脑地朝着我们走来。我们以为它要来欢迎我们呢,谁料它看都不看我们一眼,抓起一根嫩竹就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3保护熊猫的标语10条

黑与白的世界,正在消失。。我灭绝后,下一个濒危物种是谁,爱护国宝,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同在同片蓝天下,珍惜爱护大熊猫,保护熊猫,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熊猫是国宝,理应人人保护它们。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别名:猫熊、竹熊)为食肉目熊科大熊猫属动物,是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主要栖息地为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它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皮肤厚,体型丰腴富态,头圆尾短,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脸颊圆,有大的黑眼圈,黑白相间的体色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4关于大熊猫的诗有哪些

1,《稀有动物熊猫咏》当代 何永沂

一片天真憨态奇,腹中藏竹不藏机。人言国宝殊堪贵,黑白分明有亦稀。

译文:熊猫一片天真憨态可掬,怀里藏着竹子没有心机。人家说因为是国宝所以很珍贵,这黑白的皮毛颜色也是很稀有的。

2,《参观熊猫表演感作》近代 张鳦生

湖西来有熊身玉面公,黑白分明憨且美。对客有礼文彬彬,进退中节娴举止。

译文:湖西有一种熊身玉面的动物,黑白颜色分明憨态可掬,并且很好看。对待游客彬彬有礼,来回进退举止很娴熟。

3,《晨寤,半梦半醒间得咏熊猫五律一首》当代 伯昏子

太极初分判,浑浑天地游。缁章垂皓质,白雪发玄讴。

译文:天地刚开始分开的时候,浑浑噩噩在天地之间游荡。黑色附在洁白的皮毛上,白雪都要过来歌唱。

4,《年末香港六题 其六 海洋公园大熊猫馆》当代 添雪斋

廿八经年竹影暝,依稀乡语不曾听。我非此地孤囚者,檐角土花寥寞青。

译文:二十八载竹影暗下来,依稀可辨的乡音不曾听到。我并非在这里孤独的一个人,屋檐脚下的花草也寂寞的开放。

5,《满江红·喜观亚运会在京开幕》近代 刘永平

增友谊,快胸臆。传捷报,祝祥吉。喜熊猫盼盼,情甜意蜜。

译文:增进友谊,大快人心。传来捷报,祝福着吉祥。喜迎熊猫盼盼,情意像蜜一样甜。

5描写熊猫的古诗

14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熊猫。

有人认为,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记下了貘、貊、花熊、白豹、食铁兽、貔貅、白狐等数十个命名,它们都是大熊猫在不同时期的名字。应当说,中国人早就发现了大熊猫,为什么把发现的美誉给予戴维? 2008年4月,在《动物分类学》杂志上,发表了孙前和生物学家何芬奇等人的文章《大熊猫古名研究》,对中国古代“疑是大熊猫”的二十多个物种名条分缕析,作了细致梳理。

原来,早在半个世纪前,周建人先生就质疑凶猛的“貔貅”是大熊猫;此后,胡锦矗教授于1984年在《卧龙的大熊猫》一书中指出:“文字记载都是基于经传的描述或注疏,而不是以实际观察为根据。这就引起了名称记载上的混淆,这些名称和记载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指的熊猫。”

夏勒博士有句名言很直白:“熊猫没有历史,只有过去。” 孙前等人的论文,从《诗经》、《尚书》追踪到《华阳国志》、《北川县志》等,对数十部古代典籍刨根问底,对“貔貅说”、“貘说”、“驺虞说”进行了具体分析。

他们的结论是:除清代的个别记载与熊猫沾点边之外,从形态与行为、习性与食性看来,无法将貔貅、貘和驺虞定为大熊猫。《熊猫的古名研究》一文在动物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当然是“一家之言”。何芬奇认为,中国古代画家画了虎豹鱼鸟,唯独没有熊猫。

应当说,熊猫比较好画。为什么一张也没有传下来呢?古代的画家可能根本没见过。

这说明,文字上的那些记载,很多是道听途说来的。 貘屏赞 白居易的作品 《貘屏赞》(长庆三年,约莫公元八二三年,附录全文如下) 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

寝其毗辟瘟,图其形辟邪。予旧病头风,每寝息,常以小屏卫其首。

适遇画工,偶令写之。按山海经,此兽食铁与铜,不食他物。

因有所惑。遂为赞曰: 邈哉其兽,生于南国。

其名曰貘,非铁不食。昔在上古,人心忠贞。

征伐教令,自天子出。剑戟省用,铜铁羡溢。

貘当是时,饱食终日。三代以降,王法不一。

铄铁为兵,范铜为佛。佛像日益,兵刃日兹。

何山不(音:产)?何谷不隳?铢铜寸铁,罔有孓遗。悲哉彼貘,无乃馁尔。

呜呼!匪貘之悲,惟时之悲! 近来最火红的动物,当属猫熊莫属。中国古代,它的别名又叫「貘」。

而文人雅士描绘的颇多(附注:太平御览九百零八卷,兽部二十。有详细资料),但最有趣与特殊的首推白居易的「貘屏赞」。

文章的来由如下:白居易本来有头痛的问题,延请画工于屏风上,画了猫熊的图样。为什么呢?因为它「寝其毗辟瘟,图其形辟邪」。

皮毛保温、而形象辟邪。果然自此以后,头不再因吹风所苦,所以写了这篇「貘屏赞」以滋纪念。

至于内容的大意:猫熊吃铁维生,自古君王有道,兵器不多、铜铁的消耗亦少,猫熊饱食终日,不亦快哉!后来、大量的铜铁被铸成兵器与造成佛像。猫熊就只得挨饿了。

白居易于此对这可爱的动物,报以同情。 140多年前,建在雅安夹金山山麓的邓池沟天主教堂,不仅让阿尔芒·戴维有了一个合法的身份,而且为他在大山建立了一个发现物种的“根据地”,阿尔芒·戴维在这里收获颇丰。

阿尔芒·戴维神甫第一次发现大熊猫,是在1869年的3月11日。《戴维日记》对此有详细的记述。

那天,一户姓李的教徒邀请他去做客。在李家,他看到了一张“从来没见过的黑白兽皮”,他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

而猎人讥笑他少见多怪。不以为然地告诉他:“这种动物有两个名字,一是黑白熊,因为它的身体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还有一个名字叫猫熊,因为它看上去像猫一样温顺。

如果你需要,我们也会得到这种动物的,明天一早就去猎取。” 阿尔芒·戴维神甫听了非常高兴,当晚,他在日记中写道:“找到这种动物,一定是科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预感并没有欺骗自己。 过了几天,这位姓李的猎人派人请阿尔芒·戴维再到他家作客。

阿尔芒·戴维大喜过望,果然那人从深山带回了一只幼体黑白熊。本来是一只活的,“遗憾的是他为了便于携带,就把它活活地弄死了。

他把这只黑白熊幼体卖给了我。黑白熊的毛皮和我在李家看到的那只成体相同,除四肢、耳朵和眼圈是黑色以外,其余部分都呈白色。

因此这一定是熊类中的一个新种。” 4月1日,阿尔芒·戴维雇用的猎人又带回一只完全成年的大熊猫,“它的毛色同我已经得到的那只幼体完全相同,这种动物的头很大,嘴短圆,不像熊的嘴那么尖长”。

5月4日,阿尔芒·戴维终于捕捉到一只活体“黑白熊”。他亲自指挥工匠们在天主教堂内为“黑白熊”做了个大木笼,将“黑白熊”关在木笼里饲养起来,观察、记录它的生活习性。

他根据“黑白熊”的体毛,脚底有毛等特征,认定“黑白熊”是熊的一个新种,他满怀希望要将“黑白熊”带回法国,向世界推荐这种新动物。 可惜的是,“黑白熊”离开了自由自在的野外生活,饲养人员对“黑白熊”的生活习性也不了解,在准备启程运往法国时得病不治而亡。

戴维只好把“黑白熊”的皮剥了下来制成标本,并写下多篇“黑白熊”研究资料,交给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 1869年的夏天,对于阿尔芒·戴维。

6关于保护动物的诗句,是写捕猎动物的

请保护动物 不敢看你的眼睛, 不敢听你的悲鸣, 不敢感受你的心情。

你是和我们 一样的生灵。 我们凭什么 夺走你的生命? 然而这一切 都已发生, 它让我的心 得不到安宁。

1马 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唐曹唐 騄耳何年别渥洼,病来颜色半泥沙。 四啼不凿金砧裂,双眼慵开玉箸斜。

堕月兔毛干觳觫,失云龙骨瘦牙槎。 平原好放无人放,嘶向秋风苜蓿花。

陇上沙葱叶正齐,腾黄犹自跼羸啼。 尾蟠夜雨红丝脆,头捽秋风白练低。

力惫未思金络脑,影寒空望锦障泥。 阶前莫怪垂双泪,不遇孙阳不敢嘶。

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别是古龙孙。 霜侵病骨无骄气,土蚀骢花见卧痕。

未喷断云归汉苑,曾追轻练过吴门。 一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秣饲恩。

空被秋风吹病毛,无因濯浪刷洪涛。 卧来总怪龙蹄跙,瘦尽谁惊虎口高。

追电有心犹款段,逢人相骨强嘶号。 欲将鬐鬣重裁剪,乞借新成利铰刀。

病久无人着意看,玉华衫色欲凋残。 饮惊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叶寒。

长襜敢辞红锦重,旧缰宁畏紫丝蟠。 王良若许相抬策,千里追风也不难。

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于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咏马 唐杨师道 宝马权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 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

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 徒令汉将连年去,宛城今已献名王。

白马 唐翁绶 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胆气雄。 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

花明锦襜垂杨下,露湿朱缨细草中。 一夜羽书催转战,紫髯骑出佩骍弓。

老马 唐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浴马 唐喻凫 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

沫漩桥声下,嘶盘柳影边。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

塞马 唐元稹 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晓风寒猎猎,乍得草头行。

夷狄寝烽候,关河无战声。何由当阵面,从尔四蹄轻。

2虎 猛虎行 魏晋陆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猛虎词 唐储光羲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

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

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

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

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猛虎行 唐韩愈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

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

择肉于熊豹,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

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食其妃。

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两旁,乌鹊从噪之。

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

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

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

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白虎行 唐李贺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

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珏惟将军。 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

烧丹未得不死药,拿舟海上寻神仙。 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

雄豪猛焰烈烧空,无人为决天河水。 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

渐离击筑荆卿歌,荆卿把酒燕丹语。 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

天授秦封祚未终,衮龙衣点荆卿血。 朱旗卓地白虎死,汉皇知是真天子。

猛虎行 唐李贺 长戈莫舂,长弩莫抨。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猛虎行 唐齐己 磨尔牙,错尔爪。 狐莫威,兔莫狡, 饥来吞噬取肠饱。

横行不怕日月明, 皇天产尔为生狞。 前村半夜闻吼声, 何人按剑灯荧荧。

虎迹 唐韦庄 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 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猛。

7关于熊猫的诗有那些 古诗的

貘屏赞

白居易的作品 《貘屏赞》(长庆三年,约莫公元八二三年,附录全文如下)

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寝其毗辟瘟,图其形辟邪。予旧病头风,每寝息,常以小屏卫其首。适遇画工,偶令写之。按山海经,此兽食铁与铜,不食他物。因有所惑。遂为赞曰:

邈哉其兽,生于南国。其名曰貘,非铁不食。昔在上古,人心忠贞。征伐教令,自天子出。剑戟省用,铜铁羡溢。貘当是时,饱食终日。三代以降,王法不一。铄铁为兵,范铜为佛。佛像日益,兵刃日兹。何山不(音:产)?何谷不隳?铢铜寸铁,罔有孓遗。悲哉彼貘,无乃馁尔。呜呼!匪貘之悲,惟时之悲!

近来最火红的动物,当属猫熊莫属。中国古代,它的别名又叫「貘」。而文人雅士描绘的颇多(附注:太平御览九百零八卷,兽部二十。有详细资料),但最有趣与特殊的首推白居易的「貘屏赞」。文章的来由如下:白居易本来有头痛的问题,延请画工于屏风上,画了猫熊的图样。为什么呢?因为它「寝其毗辟瘟,图其形辟邪」。皮毛保温、而形象辟邪。果然自此以后,头不再因吹风所苦,所以写了这篇「貘屏赞」以滋纪念。

至于内容的大意:猫熊吃铁维生,自古君王有道,兵器不多、铜铁的消耗亦少,猫熊饱食终日,不亦快哉!后来、大量的铜铁被铸成兵器与造成佛像。猫熊就只得挨饿了。白居易于此对这可爱的动物,报以同情。

关于“句中含有熊、丹的诗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338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