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李煜的《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浪淘沙令 李煜 古诗翻译)

李煜的《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浪淘沙令 李煜 古诗翻译)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0    点击:  196 次


李煜的《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

网上有关“李煜的《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浪淘沙令 李煜 古诗翻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一晌贪欢。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亲):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音赏):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②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③

相留醉,

几时重,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谢:凋谢。

③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④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浪淘沙令 李煜 古诗翻译

浪 淘 沙 作者: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喜欢。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象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原文及翻译

翻译: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感慨。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扩展资料

一、赏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三、背景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

三、作者简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

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李煜的词,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内容上,可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如《清平乐·别来春半》);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煜不仅擅长诗词,在书画方面也颇有造诣。李煜曾考证过拨镫法的渊源,并总结为“擫押、钩、揭、抵、拒、导、送”八种技艺。李煜擅长行书,多以颤笔行文,线条遒劲,有如寒松霜竹,世称“金错刀”。

又喜写大字,以卷帛为笔,挥洒如意,世称“撮襟书”。李煜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书法作品,命徐铉刻成《升元帖》,周密评为“法帖之祖”。

百度百科—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百度百科—李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李煜《浪淘沙令》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注释

①浪淘沙令: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shǎng):一会儿,片刻。一作“饷(xiǎng)”。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⑦凭栏:靠着栏杆。

⑧江山:指南唐河山。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词牌沿革

唐代教坊曲,属歇指调。此调声诗与长短句并行。唐人刘禹锡声诗九首,其一云:“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白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调名取此。其他唐人如白居易、皇甫松所作均是七言四句之声诗。长短句之词体始于五代李煜两词,均是名篇,其另一首云:“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静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此调有小令和长调两类,小令如李煜之作未标“令”,长调如周邦彦之作未标“慢”,二者音谱与体制均异。《词谱》列此调小令六体,但以此体为宋人通用之正体。贺铸词名“曲入冥”。李清照词名“卖花声”。史达祖词名“过龙门”。马钰词名“炼丹砂”。

此调为重头曲,每段由一个五字句、两个四字句、两个七字句组成,用平声韵。全调用韵很密,用韵之句末两字均为平声,而且四个四字句均为仄仄平平式,故音韵响亮,和谐流美,并有回环之艺术效果,宋人用此调者甚众,名篇亦多。

欧阳修洛城送别友人之作:“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辛弃疾《赋虞美人草》声情极为悲壮:“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唱起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吴文英感旧一首情意缠绵而沉痛:“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离亭春草又秋烟。似与轻鸥盟未了,来去年年。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凌波香断绿苔钱。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无名氏一首抒写离情:“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从此调名篇用韵情况来看,多选用阳声韵,音韵特别洪亮。此调适于抒情,宜于表现悲壮、沉重、热烈之情。



被誉千古词帝的李煜,他创作了哪些流传千古的名篇?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即公元978年,这一年是李煜被俘后的第三年。这一年的一天,曾经在南唐担任过高官,现在在北宋任职的徐铉被宋太宗赵光义召见,赵光义便询问了徐铉一个问题:你最近有没有见过李煜?徐铉表示,自己不敢私自见他。于是赵光义说:那你去看看他,就说是我让你去的。

于是徐铉便来到了李煜的“住宅”,可是门口的老兵居然不让徐铉进入,当徐铉说是奉旨而来后,才得以见到了李煜。这时候,老兵取了两把旧椅子出来了,椅子相对而放,徐铉马上说只要一把就够了(表示他不敢坐)。李煜出来后,看到徐铉,旧人相见,李煜十分感叹,居然拉着徐铉哭了起来,过了好久,李煜又长叹一声说:后悔当初杀了潘佑、李平。

徐铉回去后,宋太宗问他相见的情况,徐铉当然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全都说了,这一下宋太宗十分不高兴,认为李煜有情绪,对李煜更加不满了。这一年七夕时节,不甘寂寞的李煜在自己的住所让乐师们奏起了音乐,歌声传出了街头。这件事很快就被宋太宗知道了,太宗大怒,而恰好,此时的赵光义又看到了李煜的一首词,于是便派人给李煜送了一件礼物——一包毒药。将李煜毒杀了。

这首催命词便是李煜最后的绝唱,也是公认的李煜最优秀的杰作!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虞美人》,据说是当年项羽被刘邦围困时,项羽作“虞兮”之歌,后世发展为词牌名的。全词如下: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大意是说:春花、秋月,年复一年何时才能了结!往事流向心头,昨天夜里小楼上又起阵阵东风,皎皎的明月下,是不堪回首的故国家园!金陵城的宫殿还是那样吧?只是颜色变得憔悴了吧(不也正是说他自己的容颜吗)?试问你有多少愁恨?那忧愁好比春水一般,无穷无尽地向东奔流而去。

这首词实在不需要多说,自己读完品评一下便有无限感慨。这是李煜最着名的词作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追捧。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绝佳之句,其后被人广泛的引用,几乎到了人人能背诵的地步!

虞美人的作者

李煜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以李煜词毛文锡词为正体,李词为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毛词为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

另有五十六字两仄韵两平韵,五十八字五平韵,五十八字前段五句五平韵,后段五句两仄韵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等。

《虞美人》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作品原文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继位时南唐已对宋称臣,处于属国地位。开宝八年(975),国破降宋,俘至汴京,成了“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阶下囚,相传三年后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有《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百度百科——虞美人

关于“李煜的《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606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