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杜甫的诗有哪些(杜甫诗歌大全)

杜甫的诗有哪些(杜甫诗歌大全)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1    点击:  321 次


杜甫的诗有哪些

网上有关“杜甫的诗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杜甫诗歌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杜甫有1400余首诗流传至今,主要有:《望岳》、《春夜喜雨》、《赠花卿》、《春望》、《月夜忆舍弟》、《蜀相》、《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登高》、《登岳阳楼》、《旅夜书怀》等。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诗歌大全

杜甫写的诗如下: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的诗集有哪些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谢果果这么多诗那些是你熟悉的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诗歌大全,希望大家可喜欢!

 杜甫诗歌大全(一)

 《望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作品赏析

 此往华州时中途所历者。岳,西岳华山也。《唐书》:华州华阴县有华山。

 西岳峻.竦处尊①,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②,拄到玉女洗头盆③。车箱入谷无归路④,箭栝通天有一门⑤。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⑥。

 (黄注上四写望一意,五六承上起下,末欲遂其登岳之兴也。又曰:五六乃形容语。路径险仄,车不能回,狭而且长,有似箭筈。不必泥于地名。綖注高山多仙迹,故欲寻问真源,与三四相应。)

 ①是山四方高五千仞,傍连少华山。何逊诗:?悬崖抱奇崛,绝壁驾峻.。?②《刘根外传》:汉武登少室,见一女子以九节杖仰指日,闭左目,东方朔曰:?此食日精者。?《真诰》:杨羲梦蓬莱仙翁,拄赤九节杖而视白龙。③《集仙录》:明星玉女,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祠前有五石白,号玉女洗头盆。其水碧绿澄彻,雨不加溢,旱不减耗。祠有玉女马一匹。④《寰字记》:车箱谷,一名车水涡,在华阴县西南二十五里,深不可测。祈雨者以石投之,中有一鸟飞出,应时获雨。⑤朱注旧注引箭筈峰。姚宽云:箭筈岭自在岐山。按地志诸书,并不云华山有箭栝。《韩非子》:秦昭王令工施钩梯而上华山,以松柏之心为博箭,长八尺,棋长八寸,而勒之曰:王与天神博于此。《水经注》:自下庙历列柏南行十一里,东回三里,至中祠。又西南出五里,至南祠。从北南入谷七里,又届一祠。出一里至天井,井才容人行,迂回顿曲而上,可高六丈余。山上有微涓细水,流入井中。上者皆所由涉,更无别路。出井望空视,明如在室窥窗矣。此与通天一门语甚合。所云列柏,岂即箭柏耶?《初学记》事类亦以莲峰对柏箭,则箭括乃柏字之讹。李攀龙《华山记》:?自昭王施钩梯处,西南上三里许,得一峡如栝,曰天门。?岂后人因杜诗附会乎。《仇池记》:石角外向如雉蝶,唯一门可通。⑥陈子昂诗:?高寻白云逸。?《洞天记》:华山,名太极总仙之天,即少吴为白帝,治西岳。梁刘孝仪诗:?降道访真源。?黄生曰:?玉女洗头盆?五字本俗,先用仙人九节杖引起,能化俗为妍,而句法更觉森挺,真有掷米丹砂之巧。

 杜甫诗歌大全(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作品赏析

 注释: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杜甫诗歌大全 (三)

 《石壕吏》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作品赏析

 注释:

 [1]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不宜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史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可见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杜工部集》

代表作三吏三别

代表作品

《谴怀》《昔游》《卜居》《堂成》《蜀相》《为农》《有客》《狂夫》 《舍》《江村》《野老》《遣兴》《南邻》《恨别》《客至》《江亭》 《可惜》《独酌》《石镜》《琴台》《病柏》《枯棕》《不见》《大雨》 《四松》《归雁》《去蜀》《除草》《丈人山》《成都府》《石笋行》 《赠花卿》《少年行》《大麦行》《题桃树》《漫城二诗》《春夜喜雨》 《草堂即事》《绝句二首》《绝句四首》《戏作花卿歌》《望岳四首》 《酬高使君相赠》《春日江村五首》《春水生二绝》《绝句六首》 《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 《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兖州城楼》 《登楼》《月夜》《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旅夜书怀》《水槛遣心二首》《梦李白二首》 《秋兴八首》《又呈吴郎》《登岳阳楼》《咏怀古迹》《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的诗歌有哪些

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

  5、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6、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15、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

  1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

  1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1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2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2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2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2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

  3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31、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

  3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3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

  34、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垂老别》

  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36、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37、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

  3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望采纳。。

杜甫的诗句有哪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杜甫《春夜喜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春夜喜雨》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杜甫《绝句二首》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杜甫《绝句二首》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蜀相》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杜甫《春夜喜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关于“杜甫的诗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632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