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母亲节的诗歌有哪些?(关于母亲节的诗歌有哪些?)

母亲节的诗歌有哪些?(关于母亲节的诗歌有哪些?)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1    点击:  128 次


母亲节的诗歌有哪些?

网上有关“母亲节的诗歌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母亲节的诗歌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2、矛盾世界

快乐的世界啊,当初我们见面,你迎我以微笑。, 而我答你以大哭,惊天,动地,悲哀的世界啊。

最后我们分手,我送你以大哭,而你答我以无言。, 关天,闭地,矛盾的世界啊,不论初见或永别。

我总是对你以大哭,哭世界始于你一笑,而幸福终于你闭目。

3、天国地府

每年到母难日,总握着电话筒,很想拨一个电话。给久别的母亲,只为了再听一次,一次也好。

催眠的磁性母音,但是她住的地方,不知是什么号码。何况她已经睡了,不能接我的电话,这里是长途台。

究竟你要,接哪一个国家?我该怎么回答呢?天国,是什么字头?, 地府,有多少区号?那不耐的接线生,卡挞把线路切断。

留给我手里一截,算是电线呢还是若断若连的脐带。 就算真的接通了,又能够说些什么,这世界从你走后。

变得已不能指认,唯一不变的只有,对你永久的感恩。

扩展资料

母难日三首赏析:

诗人余光中为纪念六十四岁的母亲而写的。一九五八年, 他的母亲孙秀君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同年七月四日故于台北,时年五十三岁。

余光忠和母亲的感情相当深厚,年幼时随母四处避难,兵荒马乱的逃难在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今年六月,余光中大女儿山山出生了,这个身体虚弱多病的外婆最希望的是看到家里增添了活泼可爱的孙女,于是取名字“姗姗来迟”之意。

而母亲再也没有看到过。亲情是伟大的,也因为如此,才留下了这永远的思念!

这是一组赞颂母亲的诗,通篇文笔细腻地刻录着思念,未提及“母亲”二字却让人心领神会。回看余光中先生的逃难岁月,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会作《今生今世》这首诗了。1937年,他的母亲孙秀君单独带着年仅9岁的余光中为躲避战乱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

他们曾躲进庙里的神龛内两天不吃不喝来躲避日军的魔爪,这段记忆给余光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曾回忆“火光中,凹凸分明,阴影深深,庄严中透出狞怒的佛像。火光抖动,每次牵动眉间和鼻沟的黑影,于是他的下颚向母亲臂间陷得更深。”

母子相依为命的逃难生涯使余光中对母爱有更深刻的理解。“她领着我逃难,母子共难,这也增加了母子的感情。所以我有可能是新诗人里面写母亲写得最多的一位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对母亲、对大陆有着不可磨灭的依恋。这世上母子的缘分,都是自哭声中始,从哭声中灭。这两次忘情的哭声,便注定了母子二人今生今世血浓于水的牵绊……

写作背景:

母难日三首是诗人余光中在64岁时为了纪念母亲写的。1958年其母孙秀君积劳成疾,同年7月4日故于台北,时年53岁。余光中对母亲的感情相当深厚,幼年随母四处逃难。

兵荒马乱的逃难岁月中在小小的心灵烙上很深的印。这一年6月,余光中长女姗姗出生。其实这孱弱病重的祖母最希望的是看到家中添个活泼可爱的孙女,遂取“姗姗来迟”之意。

而母亲却再也看不到。亲情是伟大的,可这期间更伟大的是母亲的爱!《母难日》在平淡的语言中,渐渐激起心中的波澜,然后这波澜充盈你的肺腑,深深的感叹母爱的伟大。

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

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

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兼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二年。1985年,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

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等。

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2017年8月,宝玉陈杯·百年新诗贡献奖颁奖典礼,余光中获得百年新诗贡献奖——创作成就奖。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有哪些?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有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清代黄仲则的《别老母》和宋朝王安石的《十五》。

1、《游子吟》唐孟郊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许久许久

圣洁的康乃馨

不在梦中铺满我的双臂

母亲坟前

斜阳残照里

桑葚又落

鹧鸪又啼

许久许久

温暖的摇篮曲

不在梦中晕染我的耳轮

母亲坟前

萱草疏影里

织机不响

炊烟不起

许久许久

宁静的烛光

不在梦中叩击我的眸子

母亲坟前

纸钱轻飏里

蟋蟀停歌

蝴蝶停翼

许久许久

滚烫的叮咛

不在梦中吻别我的前额

母亲坟前

泪水颤动里

西风更细

寒雨更密

许久许久

盼归的眼神

不在梦中牵引我的血脉

母亲坟前

黄土隔绝里

泪滴无痕

孤月无语

许久许久

粗砺的手掌

不在梦中矫直我的脊骨

母亲坟前

未来泥泞里

王冠何求

荆冠何惧



关于母亲节的诗句古诗有哪些

1、《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即将去往河梁,掀起门帘依依不舍的与母亲告别,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感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思母》

元·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译文:看到寒霜把芦花摧残,不禁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着柴门盼望我、看望我了。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只好典袈裟籴米回家,奉养母亲。

3、《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译文:将车子停下来,茫然的回顾周边,感觉自己就像楚囚一般困顿窘迫。忧愁伤感从中蓦然升起,悲伤的眼泪如鲠在喉。慈母刚刚得了重病,我就想要送她去拜访名医。可是就在当车子急迫接送时,苍天就无情地带走了我的慈母!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人生在世还能追求其他的东西吗?

关于母亲节的诗有哪些

1、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墨萱图》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译文:萱草生在老母亲的高堂前,颜色鲜艳而美好。对着这幅墨萱图时,杯中常有残余的酒,背着它时还能怎么说呢?作为子女的孝顺心存在,并不在于你富贵与贫贱。昨天夜里下了寒霜,今晨看到的是江水空濛,可叹人的年岁老了呀!漂泊在外的我没能回家,这种感慨之心情就像被棍棒锤砸一样难受啊。

3、别老母

清 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4、岁暮到家/岁末到家

清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文: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

关于“母亲节的诗歌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655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