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洪亮吉(黄景仁古诗《绮怀》原文及赏析)

洪亮吉(黄景仁古诗《绮怀》原文及赏析)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2    点击:  376 次


洪亮吉

网上有关“洪亮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黄景仁古诗《绮怀》原文及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又字雅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的汉学家、诗人。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及高宗实录馆纂修官等职。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因上书陈弊政,被发配伊犁,次年释放回籍。主要著作有《洪北江遗书》二百二十二卷。他在《意言》的《治平篇》和《生计篇》两篇文章中,集中阐述了他对清代前期人口问题的观点。

在清代前期,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和绝对量都远远超过了前代。据估计,顺治八年至十八年(公元1651—1661年)人口不过一亿左右,到乾隆五十年至五十六年(公元1785—1791年)却猛增至三亿。同一时期,耕地虽然有所扩大,但远远低于人口的增长,平均每人占有耕地从原来的五亩多,下降为两亩多。洪亮吉针对当时人口增长大大超过耕地和一般生活资料增长的情况,首先认为,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而田地、房屋“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治平篇》)在几十年到一百多年中,人口会增加五倍、十倍、二十倍,田地与房屋仅增加一倍、三倍、五倍,尽管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但他的这一看法,除与五年后马尔萨斯的人口按等比数列增加、生活资料按等差数列增加的观点很相类似外,与马尔萨斯把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口规律看成是超社会、超历史、超地域的自然规律有着根本不同。

洪亮吉认为,人口的增长既然远远超过了田地与房屋的增长,就不但使得“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治平篇》),“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还产生了“终岁勤动,毕生皇皇而自好者居然有沟壑之忧”和为非作歹之徒,生“攘夺之患”(《生计篇》)的严重情况,这里洪亮吉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固然认识不到造成当时人民贫困和社会动乱不安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的剥削制度,但他既敏锐地看到了人口增长太快、生活资料增长太慢,会影响封建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又看到了土地的大肆兼并,对这一矛盾的加剧。“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冰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治平篇》)比起马尔萨斯故意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劳动人民失业、贫穷、困苦以及战争的根源的真象,又有很大不同。

为了解决人口过剩,洪亮吉认为不外乎有“天地调剂法”和“君相调剂法”两种。前者,借助自然灾害和疫病流行来减少人口;后者,由政府通过发展生产,移民开荒,减轻赋税,反对奢侈浪费,抑制兼并和赈济贫困等来减轻人口增长过快的压力。但他也认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有很大局限性,这一矛盾是无法解决的。”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而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同上)洪亮吉从维护封建统治的利益出发,虽然不可能找到真正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但是比马尔萨斯美化资本主义制度,认定贫民自身是贫困的原因,贬低发展生产的作用,反对救济贫民,指望战争、疾疫以及自然灾害发挥最大的抑制人口增长的作用等敌视劳动人民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

黄景仁古诗《绮怀》原文及赏析

我国最早提出人口论的学者是洪亮吉,出自清代学者洪亮吉的《治平篇》,《治平篇》讨论的是与人口有关的问题。他认为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稳定会造成负面影响,对经济发展也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向当时的统治阶层提出,应适当调剂人口规模。

洪亮吉(1746~1809年),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市)人,清代经学家、文学家,毗陵七子之一。祖籍安徽歙县,生于常州。乾隆五十五年,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守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家中,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治平篇》一开始即摆出了这人口一矛盾现象,接着以房屋田地为例加以说明:随着人口增长,必然使得粮食消费与住房条件出现困难,并且日益尖锐。即使往时闲地尽行开辟,空房尽行居住,也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趋势。更何况不少的房屋田地为少数人所占据,人口遽增,贫富不均,这就势所难免地造成死亡相继的惨象。

退一步说,虽然人口在灾难中大量地死亡,国家统治者也尽可能地进行调剂,但毕竟都有限,不足以缓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困难。最后,作者指出,人口的增长超过了自然条件与人为补救措施的限度,天地与君相都无能为力,这就隐伏着危机。

百度百科——治平篇

谁知道“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极地来。马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这首诗的题目及作者?

 《绮怀》

 清代|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赏析

 “绮”本意为“有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

 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

 首联“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第二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在黄景仁的诗中,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第三联“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和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

 尾联“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法国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景仁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

 扩展阅读:黄景仁与洪亮吉

 黄景仁和洪亮吉相识于县试,两人被店家安排入住同一间房,从此成为一生挚友。洪亮吉诗与经并重,但并不把诗当饭吃,而黄景仁浪漫气息要重,他对考试科目吊儿郎当,对非圣贤书废寝忘食。常常半夜三更躲在被窝里,每作一首诗或得一句诗,都要把洪亮吉吵醒,与其奇文共赏。

 黄景仁是感性之人,浪漫而又任性;洪亮吉偏理性,行事相对稳重,讲究变通。他俩后来到安徽学道朱筠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两人白天同桌弄材料,晚上同窝赏诗文,然则有时他们观点并不一致。有天,两人为某事争得厉害,黄景仁一气之下,跑到徽州游山玩水。洪黄交恶,影响很大。当时朱筠送了河豚与蒙古酒到其部下武亿家,武亿抱着朱筠大哭,闹得朱筠摸不着头脑,哭完才知道,这武亿是为洪黄失交而哭:“无他,远念古人,近伤洪亮吉、黄景仁不偶耳。”

 后来黄景仁北上京都,混得略有起色,就意气洋洋,夸大口说:“人谓长安居不易,误矣”,叫呆在老家的洪亮吉把其眷属迁来皇城根下。洪亮吉力劝黄景仁,但劝不住,只好垫资,出雇工费,安排人千里送黄家眷。果然,黄在京城活得艰难。两年后,洪亮吉到京城,看到老友狼狈模样,再劝其将家属送回故乡。后来洪亮吉到陕西巡抚毕沅幕僚,又不遗余力荐举黄景仁,使毕沅赠了五百金给黄诗人。黄景仁收到这笔巨款,把钱全投入买官,他打的主意是,卖了主簿一职,买上地方实职。只是按照清朝政策,捐官之前,得除现职,他新官没得到,旧职停了薪,连饭都吃不上了。

 二十多岁时,黄景仁曾与洪亮吉戏言:“予不幸早死,集经君订定,必乖余之旨趣矣。”而洪亮吉确实把黄景仁文集收拢了,一字不删我出来,并请毕沅出钱,印行了《两当轩集》出版。

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

南庭北庭幕已空

阳关玉关门不闭

(洪亮吉诗句摘联)

注:(1)洪亮吉,字雅存,号北江,清阳湖人,乾隆进士。

(2)此联摘录洪亮吉《自乌兰乌素至安济海雪皆盈丈十余日不见寸土因纵笔作》一诗中二句



其卉草亦别,霜霰异色,风霜态歧翻译

其卉草亦别,霜霰异色,风霜态歧翻译:花草也与其他地方的不同,霜的颜色也与其他地方的不同,霜的形态也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

其卉草亦别,霜霰异色,风霜态歧。出自清代洪亮吉《游天台山记》。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洪亮吉游天台山,曾作诗三十首描述天台山各处景致,这篇《游天台山记》则如同一个总括,从整体上描绘了天台山幽奇秀美的风光。

游记脉络清楚。劈首便说“天台山者,山水清深,灵奇栖止之所也”,先让读者有一个总的印象,然后循着这条线再一一具体描摹。好似画一颗大树,先作主干而后添枝加叶,最终展现这颗树的全貌。

天台山者,山水清深,灵奇栖止之所也。其径路迥殊,卉草亦别。霜霰异色,风云态岐。山最幽者为琼台,沈埋沧溟,凌历世宙。金碧之影,见层霄之中;云霞之光,衣九地之表。山花抽蓝,圆叶疑扇。林翼接翠,和声同琴。

樵踪蛇纡,升降数十,石脊猱奋,回皇半时。岩果润肺,作朝霞之红;灵泉清心,漾夕涧之绿。双阙峙其前,绝壑振其表。霜同剥藓,偶印来踪。云与昔贤,难停去影。登陟既疲,久坐石屋,作华陀五禽戏乃返。

翻译:天台山,山水清幽深远,是灵奇之物栖息停留的地方。那里的山路水道都很特殊,花草也与其他地方的不同,霜的颜色也与其他地方的不同,霜的形态也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

天台山最幽深的山峰是琼台峰,它像是被沉没在大海中那样,经历很长的时间。在阳光的照耀下,山峰金碧的影子出现在层层的云霄中,云霞的光芒覆盖在大地的表面。山花像花篮,叶子圆大似团扇;林深叶茂,青翠掩映,(山风吹过,发出)和谐悦耳的声音像琴声(那样动听)。

山中打柴人踩出像蛇一样的曲折小路,(随着山势)升降几十次; 山崖石脊犹如山猿脊背弓起不定,恐慌之后要半晌才能回过神来。岩果(清香)沁润肺腑,红得像朝霞;灵泉爽澈可以清心, 灵泉爽澈可以清心,夕阳照射下涧水发出清绿的波光。

两座山峰像门一样峙立在前面,(一条)深谷又突出在外面。白霜与剥落的苔藓混同,偶尔留下一点来客的踪迹。据说这是往昔先贤的踪迹,但不知谁在这里停留过,并留下了他的脚印。

干青云而直上 度白雪以方洁 洪亮吉,吴锡麒对联赏析

《干青云而直上 度白雪以方洁 洪亮吉,吴锡麒对联赏析》

作者:梁申威

摘要

正洪亮吉字稚存,号北江,江苏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官贵州学政。有《春秋左传训诂》。集句干青云而直上;度白雪以方洁。联引南齐孔稚硅《北山移文》句:"夫以耿介拔俗之标,潇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

嘉庆帝坚持接班人想法,为何却有人称他错失了改革机遇?

嘉庆皇帝错失改革机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笔者认为不外呼以下两点。

嘉庆

首先来看,乾隆皇帝创造出大清盛世,当时的清朝已经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矛盾也有了全新的变化,以往的固有的管理模式已经大大的不能再适应当时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可是在乾隆多疑的性格面前,多年在乾隆的威严下生活的嘉庆,已经注定了不会“改革”的性格。

乾隆

甚至在乾隆四十八年,嘉庆随父东巡福陵时,还发出“守成继圣王,功德赡巍峨。永怀肇造艰,克勤戒弛惰”这样的感叹。由此也不难看出,嘉庆在没有继位之前,其实就已经显露出了其“守成”的主要思想。继位还是改革?面对这样一个多疑的父亲,很明显,嘉庆不敢有任何冒险。

其次,“洪亮吉事件”也是另一主因。洪亮吉是乾隆时期就以大胆敢言闻名,到了嘉庆时期,洪亮吉更上奏了一个语出惊人的奏折:清王朝现在出现的问题,根子在乾隆时期。洪亮吉称,“风俗则日趋卑下,赏罚则仍不严明,言路则似通而未通,吏治则欲肃而未肃。各省官员,贪者十居其九。”

面对洪亮吉的奏折,嘉庆虽然震动,但也清楚感到,如果承认了洪亮吉奏折所奏之事,那岂不是彻底否定了父皇乾隆,甚至还变相地否定大清列祖列宗?于是,嘉庆虽然“心动”,但还是找了一个罪责将洪亮吉发配边疆。

和珅

可以说,虽然嘉庆皇帝抱负满满,虽然刚一继位就诛杀了其父最大的宠臣和珅,但其还是没能真正的改革,挽救已经病入膏肓的大清。

关于“洪亮吉”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678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