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流到瓜洲古渡头(京口瓜洲一水间诗句)

流到瓜洲古渡头(京口瓜洲一水间诗句)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2    点击:  138 次


流到瓜洲古渡头

网上有关“流到瓜洲古渡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京口瓜洲一水间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瓜洲古渡头,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瓜埠镇境内,是扬州市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这里是扬州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历史长河的足迹。

步行探寻历史足迹

从瓜洲古渡头的入口处开始,沿着石板路一路向前,可以看到一座古老的牌坊——“瓜渡牌坊”,这是清代乾隆年间所建,是扬州市现存的最大的牌坊之一。

继续向前走,可以看到一座古老的石桥——“瓜洲古桥”,这座桥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可以看到一座古老的亭子——“瓜渡亭”,这座亭子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瓜洲古渡头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走过亭子,可以看到一座古老的城门——“瓜渡城门”,这座城门建于明朝,是瓜洲古渡头的另一标志性建筑。

乘船游览瓜洲古渡头

瓜洲古渡头的另一种游览方式是乘船游览。在瓜洲古渡头的码头处,可以租到游船,价格约为50元/人。

乘船游览瓜洲古渡头,可以欣赏到瓜洲古桥、瓜渡城门等标志性建筑的全景,还可以欣赏到瓜洲河两岸的美景。

在游船上,还可以听到导游讲解瓜洲古渡头的历史和文化,了解这里的传说和故事。

京口瓜洲一水间诗句

1.关于瓜州的诗句

唐·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唐·张祜:“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唐·高蟾《瓜洲夜泊》:“偶为芳草无情客,况是青山有事身。

一夕瓜洲渡头宿,天风吹尽广陵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张缉《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2.与瓜州有关的诗句

1,《长相思·汴水流》唐代:白居易

原文: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话文释义:汴水长流,泗水长流,流到瓜州古老的渡口,遥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点头,频频含羞,凝聚着无限哀愁。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2,《题金陵渡》唐代:张祜

原文: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白话文释义: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3,《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唐代:岑参

原文: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白话文释义:片云吹过城头,黄莺飞上了戍楼。塞花飘洒客子的泪水,边柳牵挂行人的乡愁。长了白发对着明镜悲叹,可惜青春只换来了破裘。此次您又承当了远行万里的使命,听说现在已经到了瓜州。

4,《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白话文释义: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5,《送七兄赴扬州帅幕》宋代:陆游

原文: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白话文释义:刚刚报传边地的烽火,已照亮了建康城头;不久又闻说金人的兵马,已集结在瓜州渡口。当权的衮衮诸公,有谁肯听听百姓的意见?我们在野的人呵,只能白白地为时局担忧。

大风急雪扑打着窗棂,心儿和雪珠一起破碎,登上高楼向远处眺望,你我都不禁热泪横流。又哪里想到呵,今日里、柳絮轻飘、乱红飞舞,送你的客船去往那,淮南东路的古城扬州!

3.驳船瓜州古诗的资料

《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从字面上看,该诗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 (宋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创作背景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

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也有争议,虽然都认为写于王安石晚期,但具体的说法主要有三种意见:①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②神宗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③神宗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作品赏析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佑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

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

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因为: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

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二、本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

“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

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

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三、“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

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重里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

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王维《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都是把草绿与思归联系在一起的。本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

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毋庸讳言,用绿字描写春风,唐人不乏其例。

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晴听新莺百啭歌》:“春风已绿瀛洲草,紫段红楼觉春好。”丘为《题农父庐舍》:“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温庭筠《敬答李先生》:“绿昏晴气春风岸,红漾轻轮野水天”,常建的《闲斋卧雨行药至山管稍次湖庭》:“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等,都为王安石提供了借鉴,但从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来说,上述数例,而“山门”“山”“草”皆可绿,而江南岸的绿却是颇有动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

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4]作品评价“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本诗曾获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彦周诗话》)的赞誉。

这正是“频改”所致。但这首诗的佳处,并不限于一字之工,当玩赏其全篇的精神所在,方能得其体要。

作者简介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

封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宋徽宗时追封为舒王。故世人又称王荆公、舒王。

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

4.关于瓜洲的诗词

1、《长相思·铁瓮城高》——宋代:秦观

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

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

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

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

译文我估量着,自分别以后,你一定每每弹着凄凉的曲调,思念着我;而我呢,也每每吟哦着哀怨的词句,思念着你;山山相隔,我们相望了多少次都看不见,只能把愁恨凝聚在乐曲里和词章里。

我屡屡想给你写情书,无奈山高路远,到不了你那边。清晨临镜,白发日渐见多,老态堪羞。有幸的是,你尚未见老,不应像我这样,为衰老而悲伤。秋,寓有衰老意。

2、《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3、《水仙子·渡瓜洲》——元代:赵善庆

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减长条瘦。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译文小洲边的野荷,花瓣脱落,粲绿的荷叶也已委靡。风中的秋蓼不再青葱,暗红色的穗花一派凄凄。堤岸的杨柳减了翠色,只留下几乎光秃的长条细细。这一切,同渡江行人的旅愁系结在一起。古往今来,离情别恨最是难以摆脱和忘记。镇江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一路上我都惆怅不已。

4、《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宋代: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译文江头又到了一年的秋天,又带来了几多新愁。塞草连天,神州到底在何处?古往今来多少英雄泪,都随江水东流去。眼前只有瓜洲明月,江上拿着鱼竿。

5、《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5.泊船瓜州是思念家乡的古诗

《泊船瓜洲》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

其古诗全文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前言 《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从字面上看,该诗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注释 泊船:停船。

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àn四声。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吹绿,拂绿。

还:回。 翻译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 “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佑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 泊船瓜洲。

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

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因为: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

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二、本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

“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

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

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三、“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

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重里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

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王维《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都是把草绿与思归联系在一起的。本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

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 毋庸讳言,用绿字描写春风,唐人不乏其例。

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晴听新莺百啭歌》:“春风已绿瀛洲草,紫段红楼觉春好。”丘为《题农父庐舍》:“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温庭筠《敬答李先生》:“绿昏晴气春风岸,红漾轻轮野水天”,常建的《闲斋卧雨行药至山管稍次湖庭》:“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等,都为王安石提供了借鉴,但从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来说,上述数例,而“山门”“山”“草”皆可绿,而江南岸的绿却是颇有动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

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6.迫船瓜州诗中的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诗词

古诗《泊船瓜州》表达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诗歌原文:

泊船瓜州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中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呵,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表达的思想感情:希望早日辞官回家的愿望 。

赏析

这首诗写于1075年初,当时王安石接到皇帝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他即乘船从京口渡江到达瓜洲。此诗抒发的是他上京赴任途中到达瓜洲时的心情。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1. 关于瓜洲的诗句

关于瓜洲的诗句 1. 关于瓜洲的诗词

1、《长相思·铁瓮城高》——宋代:秦观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

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

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译文我估量着,自分别以后,你一定每每弹着凄凉的曲调,思念着我;而我呢,也每每吟哦着哀怨的词句,思念着你;山山相隔,我们相望了多少次都看不见,只能把愁恨凝聚在乐曲里和词章里。

我屡屡想给你写情书,无奈山高路远,到不了你那边。清晨临镜,白发日渐见多,老态堪羞。

有幸的是,你尚未见老,不应像我这样,为衰老而悲伤。秋,寓有衰老意。

2、《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3、《水仙子·渡瓜洲》——元代:赵善庆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减长条瘦。

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译文小洲边的野荷,花瓣脱落,粲绿的荷叶也已委靡。风中的秋蓼不再青葱,暗红色的穗花一派凄凄。

堤岸的杨柳减了翠色,只留下几乎光秃的长条细细。这一切,同渡江行人的旅愁系结在一起。

古往今来,离情别恨最是难以摆脱和忘记。镇江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一路上我都惆怅不已。

4、《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宋代:张辑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译文江头又到了一年的秋天,又带来了几多新愁。

塞草连天,神州到底在何处?古往今来多少英雄泪,都随江水东流去。眼前只有瓜洲明月,江上拿着鱼竿。

5、《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2. 有关瓜洲的诗句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夕瓜洲渡头宿,天风吹尽广陵尘。---高蟾《瓜洲夜泊》

邗沟仆射戎政闲,试渡瓜洲吐伊郁。---罗隐《薛阳陶觱篥歌》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张祜《题金陵渡》

日暮瓜洲江北岸,两行清泪滴西风。---徐铉《回至瓜洲献侍中》

3. 关于瓜洲的诗词

1、《长相思·铁瓮城高》——宋代:秦观

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

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

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

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

译文我估量着,自分别以后,你一定每每弹着凄凉的曲调,思念着我;而我呢,也每每吟哦着哀怨的词句,思念着你;山山相隔,我们相望了多少次都看不见,只能把愁恨凝聚在乐曲里和词章里。

我屡屡想给你写情书,无奈山高路远,到不了你那边。清晨临镜,白发日渐见多,老态堪羞。有幸的是,你尚未见老,不应像我这样,为衰老而悲伤。秋,寓有衰老意。

2、《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3、《水仙子·渡瓜洲》——元代:赵善庆

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减长条瘦。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译文小洲边的野荷,花瓣脱落,粲绿的荷叶也已委靡。风中的秋蓼不再青葱,暗红色的穗花一派凄凄。堤岸的杨柳减了翠色,只留下几乎光秃的长条细细。这一切,同渡江行人的旅愁系结在一起。古往今来,离情别恨最是难以摆脱和忘记。镇江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一路上我都惆怅不已。

4、《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宋代: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译文江头又到了一年的秋天,又带来了几多新愁。塞草连天,神州到底在何处?古往今来多少英雄泪,都随江水东流去。眼前只有瓜洲明月,江上拿着鱼竿。

5、《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4. 关于瓜州的诗句

唐·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唐·张祜:“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唐·高蟾《瓜洲夜泊》:“偶为芳草无情客,况是青山有事身。

一夕瓜洲渡头宿,天风吹尽广陵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张缉《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5. 与瓜州有关的诗句

1,《长相思·汴水流》唐代:白居易

原文: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话文释义:汴水长流,泗水长流,流到瓜州古老的渡口,遥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点头,频频含羞,凝聚着无限哀愁。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2,《题金陵渡》唐代:张祜

原文: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白话文释义: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3,《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唐代:岑参

原文: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白话文释义:片云吹过城头,黄莺飞上了戍楼。塞花飘洒客子的泪水,边柳牵挂行人的乡愁。长了白发对着明镜悲叹,可惜青春只换来了破裘。此次您又承当了远行万里的使命,听说现在已经到了瓜州。

4,《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白话文释义: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5,《送七兄赴扬州帅幕》宋代:陆游

原文: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白话文释义:刚刚报传边地的烽火,已照亮了建康城头;不久又闻说金人的兵马,已集结在瓜州渡口。当权的衮衮诸公,有谁肯听听百姓的意见?我们在野的人呵,只能白白地为时局担忧。

大风急雪扑打着窗棂,心儿和雪珠一起破碎,登上高楼向远处眺望,你我都不禁热泪横流。又哪里想到呵,今日里、柳絮轻飘、乱红飞舞,送你的客船去往那,淮南东路的古城扬州!

6. 泊船瓜洲 诗意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从京口到瓜州只是一江之隔。

2.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3.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

4.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

[注释]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

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7. 泊船瓜洲的诗意

古诗原文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编辑本段 诗歌信息 名称: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思想感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 编辑本段 注释译文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泊船瓜洲》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3、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

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

“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

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7、数重:几层。

读shùchóng 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11、隔:间隔。

译文 (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

编辑本段 王安石《泊船瓜洲》赏析 赏析一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

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泊船瓜洲》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

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赏析二 这首七绝即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

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

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

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

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赏析三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这样评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顾,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

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

‘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如此强化政治色彩来解析《泊船瓜洲》诗的诗意,是很有代表性的。

但这样的解析,却存在着无法自圆其说的自相矛盾处:诗人既想早日辞官,就不可能有奉召回京之欣喜,既想急于赴京上任,也就不可能有想早日辞官的想法,这二者犹如水火,是难以相容的。也有论者断言,诗人此次复出还政,可谓春风得意,大喜过望,那所谓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恋乡情绪,不过是虚晃一枪的矫情之词而已,是不可以认真对待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骨子里说的是对皇恩的感激,是对新法实施前景的乐观描绘,是诗人内心的还朝施政喜悦的移情于景,诗的感情基调是欢快的,乐观的。 上述两论,是历来解读《泊船瓜洲》诗的论点中最具代表性的,但把该诗作为政治抒情诗来解读,是既不符合诗人作诗时特定的际遇和心境,也不切合诗作自身建构的艺术形象的内蕴。

8. 泊船瓜洲的诗意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 泊船:船停靠岸。

2. 瓜洲:镇江对面的一个码头,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3. 京口:古城名,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王安石第一次被免除宰相职务后,就居住在这里。

5. 数重:几座。

6.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的意思。

7. 何时:什么时候。

韵译

京口到瓜洲仅是遥遥相望,钟山在云雾中只隔几座青山。

春风拂过,又把江南岸的每一个角落吹的翠绿,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

赏析

9. 与瓜州有关的诗句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

清·吴锡麒《临江仙·夜泊瓜洲》:“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打过初更。清游如此太多情。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渐逼疏蓬风淅淅,几家茅屋都扃。茨茹荷叶认零星。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

明·郑成功:“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



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及翻译赏析

泊船瓜洲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翻译及注释

翻译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2绿:吹绿。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4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5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泊船瓜洲赏析六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静结合,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像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泊船瓜洲创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也有争议,虽然都认为写于王安石晚期,但具体的说法主要有三种意见:1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 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2神宗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3神宗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

泊船瓜洲赏析

 这是一首着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

 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瓜洲渡口,也望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非黑白颠倒的官场,离开那丑恶,腐朽的地方体现作者希望重返那没有利益纷争的家乡,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

 情寓于景,情景交融,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在修辞上的锤炼。

 其中「绿」字可以体会到诗人用词的修饰,把吹改为绿,为的是生动,在这之前王安石也有多次斟酌推敲这个字,曾试过满,过等字,但最后还是把这个字改成了「绿」。

泊船瓜洲赏析三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顾,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如此强化政治色彩来解析《泊船瓜洲》诗的诗意,是很有代表性的。

 但这样的解析,却存在着无法自圆其说的自相矛盾处:诗人既想早日辞官,就不可能有奉召回京之欣喜,既想急于赴京上任,也就不可能有想早日辞官的想法,这二者犹如水火,是难以相容的。也有论者断言,诗人此次复出还政,可谓春风得意,大喜过望,那所谓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恋乡情绪,不过是虚晃一枪的矫情之词而已,是不可以认真对待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骨子里说的是对皇恩的感激,是对新法实施前景的乐观描绘,是诗人内心的还朝施政喜悦的移情于景,诗的感情基调是欢快的,乐观的。

 上述两论,是历来解读《泊船瓜洲》诗的论点中最具代表性的,但把该诗作为政治抒情诗来解读,是既不符合诗人作诗时特定的际遇和心境,也不切合诗作自身建构的艺术形象的内蕴的。《泊船瓜洲》应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它的感情基调应是忧郁伤感的,是毫无轻松、喜悦、乐观的色彩可言的。

 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几年来,围绕着新法旧法,朝廷上无休止地争论和攻讦,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艰难。因而本来就有些消极思想的王安石,在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罢相的坎坷遭遇之后,心力交瘁,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罢官期间,他曾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写闲情逸趣的诗作。对于这次的朝廷以「同平章事」的重任重新起用,王安石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这次的上任,从心情上说,是十分勉强的。而在他上任以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重又回到家乡江宁,过起了舒心适意的隐居生活。从这次短暂的复出过程可以看出,重新还朝施政并非王安石所期盼的,所热衷的,相反地他还把复出视为畏途而屡拒屡辞。显而易见,在这样的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不在字里行间注满忧郁、伤感、消沉的感情了,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又怎么可能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喻皇恩浩荡,抒发什么如愿以偿的为复出而欣喜的感情呢? 再从诗作本身看。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以直抒胸臆的形式为全诗定下了忧郁、伤感的感情基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诗人对复出还政并无如愿以偿的喜悦,更无急不可待的热切。相反,诗人还远没有到达京城,家乡还未从视线中消失,内心里就已真诚地发出了回家乡的念头,这思乡之情还不深切真挚吗?今日明月送我而走,他日明月「何时」送我而还?仕途险恶,吉凶难测,那「何时」二字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沉重叹息,蕴含了诗人对险恶仕途的担忧,对施行新法前途的顾虑。诗意忧思深切,格调也十分苍凉,是如闻其声的一声喟然长叹,是诗人抑郁消沉心态的真实自然的流露。

 从结句定下的乡愁沉重忧切的感情基调反观,「京口瓜洲一水间」也不可能是在时间上强调船行之快来写诗人心情的轻松愉快了,它与「钟山只隔数重山」一样,都是从空间上强调家乡的山山水水离此时旅次江北瓜洲的诗人距离之近。此时诗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但空间距离上的近,却反衬了诗人心理距离上的远。因为家乡虽如此之近,但可望而不可及,看近实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还会越来越大,更何况这一去又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这家乡的山山水水,甚至他可能还会更为悲观地想到,将来还能不能再回到自己的家乡。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以近写远、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忧惋深切、无可奈何的伤感心情,展现了诗人心灵深处的巨大的失落感、孤独感。其实,一水长江,数重大山,相间相隔的空间上的距离也是很大的,诗人反以近写之,也是为了强调诗人对家乡的强烈依恋,是恋恋不舍的思乡爱乡眷乡之情的自然流露,又何来轻松愉快的喜悦心情呢?

 正因为这首诗的主旨是浓浓的乡愁的抒发,所以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重心,也不是像一般论者所说的落在了对江南春天美景的描绘上,它的语言重心不是「绿」字而是「又」字。而人们之所以特别欣赏「绿」的形容词用作动词对春天美景的生动形象、富有色彩感和感染力的描绘,原因就在洪迈的《容斋续笔》所记载的那一段脍炙人口的炼字故事上。其实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由此看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并不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而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

泊船瓜洲赏析二

 这首七绝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泊船瓜洲地名介绍

京口  京口就是今日的江苏镇江市,靠长江边,瓜洲是对岸的一个小岛(现在已无),因为这儿也是大运河的长江出口,所以水上交通很繁忙。

 镇江之名至今已沿用了800多年。镇江名称的演变反映了镇江一直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自1985年以来,镇江已被列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镇江港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具有比较完整的海关、商检等口岸管 理服务机构设施。从此,「镇江」之名更加声誉大振,蜚声四海、五洲。

瓜洲  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an)江区,瓜洲古渡风景区是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扬州市古运河下游与长江交汇处,距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中心15km,润扬公路大桥、镇扬汽渡、扬州港与其毗邻相接,镇江金山寺与园区隔江相对,是历代联系大江南北的咽喉要冲,着名的千年古渡。

 「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千年古渡,胜境犹存, 唐代 高僧鉴真从这里起航东渡日本,康乾二帝及历代诗人墨客途经瓜洲,留下了许多哙炙人口的诗篇。民间传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古渡遗址、御碑亭、沉箱亭已成为中外宾客寻幽探古的佳处。

钟山  南京城内有钟山。

 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以中山陵为中心,包括紫金山、玄武湖两大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古迹文物,有着「金陵毓秀」的称誉。

 钟山为江南茅山余脉,横亘于南京中华门外,古名金陵山、圣游山,三国时东吴曾称它为蒋山。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3公里,周长约20多公里,蜿蜒起伏,抛若游龙,故古人称「钟阜龙蟠」。山上有紫色页岩层,在阳光照映下,远看紫金生耀,故人们又称它为紫金山。山有三峰:主峰北高峰,海拔468米,是金陵最高峰;第二峰偏于东南,名小茅山,海拔360米,中山陵在其南麓;第三峰偏于西南,由于太平天国曾在山上筑天堡城,故称天堡山,海拔250米,着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即建此山顶上。 玄武湖在钟山以西,南京城北,古名桑泊,又称后湖。湖光山色,景色佳丽。现建有玄武湖公园,占地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占37平方公里,绕湖一周长约10公里,湖中有岛,称为洲,有桥相连。湖水碧波荡漾,岛上绿树葱茏,周围青山如黛,美景如画,亦是金陵风光旅游「宝地」。附近还有古台城遗址、鸡鸣寺、北极阁等古迹名胜。

 详细地址: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 。

江南  江南,字面意义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以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 先秦 两汉 时期是以楚国为背景所指的长江中游今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

 狭义的江南现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岸、濒临长江沿线组成的江南地区。江浙为中心的小江南经济更为发达。广义江南涵盖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南岭、武夷山脉以北,即湘赣浙沪全境与鄂皖苏长江以南地区。

泊船瓜洲赏析五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佑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因为: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像,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二、本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三、「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重里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都是把草绿与思归联系在一起的。本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

 毋庸讳言,用绿字描写春风,唐人不乏其例。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晴听新莺百啭歌》:「春风已绿瀛洲草,紫段红楼觉春好。」丘为《题农父庐舍》:「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温庭筠《敬答李先生》:「绿昏晴气春风岸,红漾轻轮野水天」,常建的《闲斋卧雨行药至山管稍次湖庭》:「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等,都为王安石提供了借鉴,但从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来说,上述数例,而「山门」「山」「草」皆可绿,而江南岸的绿却是颇有动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泊船瓜洲赏析四

 这首诗作于1075年(熙宁八年)二月。当时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奉诏进京,舟次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沙,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1037年(景佑四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数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数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古人云:「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洪迈《多斋续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作者认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这是因为: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像,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二、本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三、『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重里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王维《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都是把草绿与思归联系在一起的。本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

 毋庸讳言,用绿字描写春风,唐人不乏其例。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晴听新莺百啭歌》:「春风已绿瀛洲草,紫段红楼觉春好。」丘为《题农父庐舍》:「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温庭筠《敬答李先生》:「绿昏晴气春风岸,红漾轻轮野水天」,常建的《闲斋卧雨行药至山管稍次湖庭》:「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等,都为王安石提供了借鉴,但从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来说,上述数例,而「山门」「山」「草」皆可绿,而江南岸的绿却是颇有动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本诗曾获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彦周诗话》)的赞誉。这正是「频改」所致。但这首诗的佳处,并不限于一字之工,当玩赏其全篇的精神所在,方能得其体要。

诗词作品: 泊船瓜洲 诗词作者: 宋代 王安石 诗词归类: 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春天、写景、抒怀、思乡

《汴水》古诗如何翻译?

《汴河怀古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组诗作品。

汴河怀古二首

其一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白话译文

其一

成千上万的彩船行驶在运河两岸的翠柳中间,但这支船队载到扬州后再也没有回还。

应该是上天教人们开通汴河,这里一千余里的地面上看不到一座山峦。

其二

人人都说修造汴河导致隋朝灭亡,可是至今南北通行还要依赖此河。

如果没有打造龙舟纵情享乐之事,炀帝赫赫功绩几乎可比治水的大禹。

《咏史诗·汴水》是唐代诗人胡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译文:

自从开凿了这条河,隋朝就一步步走向灭亡。(龙舟的)帆还没有落下战火已经燃起,从此再也没有乘坐龙舟的日子了。

看法:

皮日休在诗中批判隋炀帝的同时,也不抹杀隋朝大运河在客观上所起的积极作用。他在《汴河铭》中曾说:“隋之疏淇、汴,凿太行,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今自九河外,复有淇、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等诗句所表达的也有这样的意思。

胡曾则直接认为开凿大运河是导致隋朝走向灭亡的开端,忽视了大运河产生的文化以及经济作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皮日休是唐后期的诗人,当时唐王朝已进入动乱阶段。文人在仕途上非常困难,平安闲放成为他们生活上的目标,精神上则尽量不受外界干扰,皮日休就是这种避世心态与淡薄的代表。这使得他有更多的空闲思史,写出现实主义的咏史诗。

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再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以达淮水。故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消耗了大量民力物力。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是吟写这个历史题材的,大都指称隋亡于大运河云云。皮日休生活的时代,政治腐败,已走上亡隋的老路,对于历史的鉴戒,一般人的感觉已很迟钝了,而作者却以诗文的形式有意重提这一教训。

泊船瓜洲,长相思的作者和诗句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有关“瓜州”的诗句

以下是有关“瓜州”的诗句

①《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②《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③《瓜洲夜泊》一夕瓜洲渡头宿,天风吹尽广陵尘。

④《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⑤《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⑥元·萨都剌:扬州酒力四十里,睡到瓜洲始渡江。

⑦明·郑成功: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

瓜州基本释义

[ guā zhōu ]

1古地名。即今 甘肃省 敦煌市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 秦 人迫逐乃祖 吾离 于 瓜州 。”一说,在今 秦岭 南北两坡。参阅 顾颉刚 《史林杂识·瓜州》。

2古州名。(1) 北魏 孝明帝 置,治所 敦煌 (今 甘肃省 敦煌市 西)。(2) 唐 武德 五年(公元622年)置,治所 晋昌 (今 甘肃省 安西县 东南)。

3见“ 瓜洲 ”。

详细释义

古地名。即今 甘肃省 敦煌市 。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 秦 人迫逐乃祖 吾离 于 瓜州 。”一说,在今 秦岭 南北两坡。参阅 顾颉刚 《史林杂识·瓜州》。

古州名。(1) 北魏 孝明帝 置,治所 敦煌 (今 甘肃省 敦煌市 西)。(2) 唐 武德 五年(公元622年)置,治所 晋昌 (今 甘肃省 安西县 东南)。

见“ 瓜洲 ”。

关于“流到瓜洲古渡头”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678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