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八年级下册后面的古诗十首有哪些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
现在的八年级下册后面的古诗十首有哪些语文
网上有关“现在的八年级下册后面的古诗十首有哪些语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现在的八年级下册后面的古诗十首有哪些语文
赠从弟 刘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终南别业 王维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登飞来峰 王安石
苏幕遮 范仲淹
语文八年级下册的十首古诗词请问是什么版本的? 人教版;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课外古诗词: 赠从弟(其二)(刘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无题(李商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八年级下册语文附录古诗十首1 赠从弟(汉 刘桢)
亭亭②山上松,瑟瑟③谷中风。
风声一何④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
注释
①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刘桢(?--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从(zòng)弟,堂弟。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②亭亭:高耸的样子。
③瑟瑟:形容风声。
④一何:多么。
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凝寒,严寒。
韵译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韵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3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2、悠悠:渺远的样子。
3、怆然:悲伤凄凉。
4、泪:眼泪。
韵译: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
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
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4 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①元二:作者的友人。古人常以兄弟排行称呼,类似现在的“元老二”。
②使:出使。
③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④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
⑤浥:润湿。
⑥客舍:这里指为客人设宴送别的地方。
⑦更:再。
⑧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⑨故人:老朋友。
5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解:
1、秋雁:喻李云。
2、蓬莱文章:这里指李云供职的秘书省。
韵译:
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日多叫人烦忧。
长风万里吹送秋雁南来时候,
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
你校书蓬莱宫,文有建安风骨,
我好比谢?,诗歌亦清发隽秀。
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
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
抽刀吹断江水,江水更猛奔流,
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
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
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
6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首) ( 唐 韩愈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1、呈:恭敬地送给。
2、天街:京城的街道。
3、酥:酥油。
4、绝胜:大大超过。
5、皇都:指京城长安。
韵译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
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7 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韵译:
相见的时候难,分离的时候一样难舍难离.
早春分别,就像东风力尽百花凋残一样.
春蚕直到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吐尽.
红烛燃烧殆尽,满腔热泪才会流干.
早起对镜梳妆,惟恐如云双鬓改变颜色.
夜晚吟诗,也会觉得月光比较寒冷.
蓬莱仙境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鸟信使啊,麻烦您为我探看道路。
8 相见欢 (唐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
韵译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9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1. 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2. 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
3. 缘:因为。
4.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韵译
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见朝阳升起。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只因为身体站在山的最高峰。
10 苏幕遮 (宋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②,追旅思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释
①此调为西域传入的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②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③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韵译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泪。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十首(语文版)1.采薇《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诉衷情 辛弃疾: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4.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5.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8.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9.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行路难三首·其一》(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10、《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1、《赠从弟》(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3、《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4、《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7、《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8、《相见欢》(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9、《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0、《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八年级下册语文有哪些古诗要背?人教版的有(光是古诗,不算文言文)
《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无题》《相见欢》《登飞来峰》《苏幕遮》
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后十首古诗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chuí)。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sǒu),谈笑无还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zhāo)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古文有哪些,在线等急用人教版八年级上21桃花源记22短文两篇23核舟记24大道之行也25杜甫诗三首26三峡27短文两篇28*观潮29*湖心亭看雪30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古诗词背诵长歌行野望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送友人秋词鲁山山行浣溪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八年级语文下册21与朱元思书22五柳先生传23马说24送东阳马生序25诗词曲五首26小石潭记27岳阳楼记28醉翁亭记29满井游记30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课外古诗词诵读 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相见欢登飞来峰清平乐村居
八年级下册的古诗有哪些?八年级下册
(一)课内部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杜牧 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 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苏轼 北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饮酒(其五)(陶渊明 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李白 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龚自珍 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课外部分
赠从弟(刘桢 东汉)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李商隐 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李煜 五代南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王安石 北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南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十首古诗有哪些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十首古诗加解释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附录里的10首古诗
1.《赠从弟》(其二) 刘桢 汉末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刮得是多么强大,松枝是多么的劲挺!
冰与霜正下的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初
城阙(què)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能望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坚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天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渭城早晨的细雨,湿润了路上轻微的浮尘,
客舍旁边一片青翠,嫩柳色绿清新。
劝您再喝完一杯酒,
向西出了阳关,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7.《无题》 李商隐 晚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 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8.《相见欢》 李煜 五代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9.《登飞来峰》 王安石 北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10.《苏幕遮》 范仲淹 北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
高气爽,在晴空万里的天幕上飘荡着虚无缥缈的云彩,那云彩被碧蓝的天色映衬着,看上去也是淡淡的翡翠颜色;金风习习,玉露冷冷,大地铺满了金**的树叶。远处无边的秋色与浩淼的水波相连,碧翠的秋水,在金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的涟漪,远远望去不甚清晰,似有烟雾笼罩,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
天色将晚,落日的余晖映得万山红遍,天水相连之处水天一色。只有岸边的芳草,全不顾深秋已经来临,依然芳菲烂漫,一直开放到夕阳照不到的地方。看到了这深秋景色,客居他乡的词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那乡愁,好象随着这落日的余晖一直来到斜阳之外的芳草凄凄的故乡。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古诗有哪些1.山中杂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原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逢入京使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州西涧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
朝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原文: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9.约客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秀
原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论诗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原文: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
七年级下册课后推荐古诗计八首:
1.《竹里馆》(王维)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3.《逢入京使》(岑参)4.《晚春》(韩愈)
5.《泊秦淮》(杜牧)6.《贾生》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8.《约客》(赵师秀)。
:
1.诗歌原文:
竹里馆
唐代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
唐代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
唐代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
唐代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
唐代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
6.贾生
唐代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宋代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8.约客
宋代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后十首古诗有哪些?《赠从弟(其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终南别业》、《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登飞来峰》、《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后古诗十首是哪些[gǔ shī]
古诗
编辑
[1]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人教版:
1、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4、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5、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9、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0、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有哪些第一单元
1 藤野先生
2 我的母亲
3 我的第一本书
4 列夫·托尔斯泰
5 再塑生命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
6 雪
7 雷电颂
8 短文两篇
9 海燕
10 组歌(节选)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第三单元
11 敬畏自然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3 旅鼠之谜
14 大雁归来
15 喂--出来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
第四单元
16 云南的歌会
17 端午的鸭蛋
18 吆喝
19 春酒
20 俗世奇人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第五单元
21 与朱元思书
22 五柳先生传
23 马说
24 送东阳马生序
25 诗词曲五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第六单元
26 小石潭记
27 岳阳楼记
28 醉翁亭记
29 满井游记
30 诗五首
人教版的
八年级 学生学习语文古诗词时,要注意其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特点,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我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赠从弟》(其二) 刘桢 汉末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初
城阙(qu?)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 文章 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无题》 李商隐 晚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相见欢》 李煜 五代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9.《登飞来峰》 王安石 北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自)缘身在最高层。
10.《苏幕遮》 范仲淹 北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八年级语文 课外古诗春夜喜雨春夜喜雨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春夜喜雨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春夜喜雨注释
1.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2.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3.发生:萌发生长。
4.潜(qi?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5.润物:使植物受到 雨水 的滋养。
6.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7.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9.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10.重:读作zh?ng(重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重。所以读作第四声。)
11.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春夜喜雨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鉴赏
杜甫这首五言律诗是他在成都第二年所作的著名诗篇之一,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当时,诗人在亲戚和朋友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苦心经营,他寓居的浣花草堂基本建成。经过长期颠沛流离和饱经忧患的杜甫,生活总算暂时得以安定,所以他才有町能对成都自然景物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细致的琢磨,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不少吟咏它们的诗篇。《春夜喜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首。
诗一开头,杜甫就赞美春夜所下的雨是?好雨。?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由于成都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一到春天虽然常常晚上下雨,但次日却又有明媚的阳光。这就正如诗人在另一首诗中所描绘的:?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水槛遣心二首》)在正需要雨水之时,雨就降下来了,它是?知时节?的,所以?当春乃发生?。这种为万物生长所必须的?及时雨?,真是难得的好雨!这两句诗,是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绘的。把无情作有情,把无知当有知,杜甫作诗常常如此。这里把春雨当作有知觉的,故它能根据需要,应时而降。诗中的?知?字和?乃?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诗人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
接着,第三、四两句既描写了春雨的动态,又传出了它的润物之神。因为好雨下在夜里,故诗人着重是从?听觉?上去描绘雨景的。雨细而不能骤,随夜色而逐渐隐没。它悄悄而来,默默无声,不为人们所觉察,故称为?潜入夜?。这样不声不响地下的雨,当然是滋润万物的细雨。?细无声?,正好恰当地表现了它的可贵精神。这里的?潜?字和?细?字都用得准确、贴切,前者透露出风很微,后者说明了雨极小。这恰如仇兆鳌所说:?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杜诗详注》卷十)
第五、六两句是进一步从?视觉?上描绘夜雨景色。?野径?指田野间的小路,是指地上;?云?是指天空。由于晚上正在下雨,所以浓云密布,群星潜藏,月色无光,天空和地上都是一团漆黑,正说明雨意正浓。而一片墨黑的世界里,唯有江边船上放射出一线光芒,并且显得格外明亮。这是一幅极其生动的雨中夜景图。诗人在这里所用的?俱?字和?独?字,都是为了突出这种景象。而在这种景象之中,也包含了诗人自己惊喜的感情。
最后两句是写雨后晓景。是第二天的事。天明雨霁,整个成都城都是耀眼的繁花,花朵沉甸甸地抬不起头来。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至此,诗人对喜雨的感情达到了高潮,于是?花重锦官城?的诗句冲口进发而出,真是?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放王嗣奭说:?束语?重?字妙,他人不能下。?(《杜臆》卷四)
这首诗描写细腻、动人。诗的情节从概括的叙述到形象的描绘,由耳闻到目睹,自当晚到次晨,结构谨严。用词讲究。颇为难写的夜雨景色,却写得十分耀眼突出,使人从字里行间。呼吸到一股令人喜悦的春天气息。这首诗题虽是《春夜喜雨》),但是全诗不露喜字,却又始终充满喜意。显然,诗人这种感情的产生绝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而有其现实基础。据史书记载,在他写作此诗的前一年,京畿一带就有严重灾荒,?米斗至七千钱,人相食?(《资治通鉴?唐纪》)。因此,杜甫一听到雨声,就感到无限喜悦,这喜悦恰好反映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求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十首(语文版)
我是现在上初三的,用的语文版教材。但是我的语文书借出去了。我用的我的学案打的,但是缺了一首,语文出版社官网上是旧版的,找不着,对不起哈!
1采薇《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诉衷情 辛弃疾: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4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5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8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9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十首
八年级 语文下册课外的古诗一般都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音乐节奏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便于感悟、领会语言文字。我整理了关于八年级语文下册的十首课外古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下语文课外古诗十首
1《赠从弟》(其二) 刘桢 汉末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初
城阙(qu)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 文章 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无题》 李商隐 晚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相见欢》 李煜 五代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9《登飞来峰》 王安石 北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自)缘身在最高层
10《苏幕遮》 范仲淹 北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评析
古代送别诗大都情调低沉、忧伤。该诗却一反悲伤的风格,充满昂扬豪迈的精神。特别是颈联,写知心朋友同在四海之内,即使相隔天涯也如同近邻。形象精炼,意气风发。
练习
1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忧伤。
2这首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 说说 它好在哪里。
一洗古诗中悲凉凄怆之感,把儿女情长抛在一边,代以乐观豪迈之情。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 传说 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 典故 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转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汇总
在中学 八年级 阶段学习古诗词,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优秀 文化 传统,为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 八年级语文 下册古诗汇总,感谢欣赏。
八年级语文下古诗汇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g),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踟)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zh),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sǎn)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不暖锦衾(qīn)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课后古诗词背诵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 文章 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八年级语文课外表示感恩感谢的古诗
标题:除官行至昭应闻友人出官因寄
朝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五律
贱子来千里,明公去一麾
可能休涕泪,岂独感恩知
草木穷秋后,山川落照时
如何望故国,驱马却迟迟
标题:逢友人赴阙
朝代:唐
作者:卢延让
体裁:七律
正当天下待雍熙,丹诏征来早为迟
倚马才高犹爱艺,问牛心在肯容私
吏开黄阁排班处,民拥青门看入时
却笑郡人留不得,感恩唯拟立生祠
标题:感春申君
朝代:唐
作者:张祜
体裁:七绝
薄俗何心议感恩,谄容卑迹赖君门
春申还道三千客,寂寞无人杀李园
标题:暗投明珠
朝代:唐
作者:崔藩
体裁:五排
至宝看怀袖,明珠出后收向人光不定,离掌势难留
皎澈虚临夜,孤圆冷莹秋乍来惊月落,疾转怕星流
有泪甘瑕弃,无媒自暗投今朝感恩处,将欲报隋侯
标题:奔避
朝代:唐
作者:郑谷
体裁:五律
奔避投人远,漂离易感恩愁髯霜飒飒,病眼泪昏昏
孤馆秋声树,寒江落照村更闻归路绝,新寨截荆门
标题:病起别主人
朝代:唐
作者:李群玉
益愧千金少,情将一饭殊恨无泉客泪,尽泣感恩珠
标题:浐水席上献座主侍郎
朝代:唐
作者:吴融
体裁:七律
暖泉宫里告虔回,略避红尘小宴开落絮已随流水去,
啼莺还傍夕阳来草能缘岸侵罗荐,花不容枝蘸玉杯
莫讶诸生中独醉,感恩伤别正难裁
标题:城南野居寄知己
朝代:唐
作者:曹邺
体裁:五古
奔走未到我,在城如在村
出门既无意,岂如常闭门
作诗二十载,阙下名不闻
无人为开口,君子独有言
身为苦寒士,一笑亦感恩
殷勤中途上,勿使车无轮
标题:初除户曹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诏授户曹掾,捧认感君恩
感恩非为己,禄养及吾亲
弟兄俱簪笏,新妇俨衣巾
罗列高堂下,拜庆正纷纷
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
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囷
喧喧车马来,贺客满我门
不以我为贪,知我家内贫
置酒延贺客,客容亦欢欣
笑云今日后,不复忧空樽
答云如君言,愿君少逡巡
我有平生志,醉后为君陈
人生百岁期,七十有几人
浮荣及虚位,皆是身之宾
唯有衣与食,此事粗关身
苟免饥寒外,余物尽浮云
标题:感兴
朝代:唐
作者:崔膺
体裁:五古
富贵难义合,困穷易感恩古来忠烈士,多出贫贱门
世上桃李树,但结繁华子白屋抱关人,青云壮心死
本以势利交,势尽交情已如何失情后,始叹门易轨
标题:和李中丞酬万年房署少府过汾州景云观李早
朝代:唐
作者:卢纶
显晦澹无迹,贤哉常晏如如何警孤鹤,忽乃传双鱼
叙以泉石旧,怅然风景馀低回青油幕,梦寐白云居
玉洞桂香满,雪坛松影疏沈思瞩仙侣,纾组正军书
积学早成道,感恩难遂初梅生谅多感,归止岂吾庐
标题:萧资第一百三十一
朝代:南宋
作者:文天祥
主当风云会,谢尔从者劳
感恩义不小,块独委蓬蒿
标题:望永阜陵
朝代:南宋
作者:陆游
龙飞回首尚如新,忽阅人间四十春
圣主已严天上驾,孤臣归作道傍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后的十首古诗词是哪些?
1、赠从弟(其二) 刘桢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4终南别业 王维
5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韩愈
7无题 李商隐
8相见欢 李煜
9登飞来峰 王安石
10苏幕遮 范仲淹,2,
关于“现在的八年级下册后面的古诗十首有哪些语文”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717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
-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
- 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
-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
- 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