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诗人戚继光简介(戚继光故里的人物介绍)

诗人戚继光简介(戚继光故里的人物介绍)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5    点击:  409 次


诗人戚继光简介

网上有关“诗人戚继光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戚继光故里的人物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戚继光简介,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介绍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年—万历十五年1587年),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其祖为明朝开国将领戚祥,曾任朱元璋亲兵,洪武十四年(1381)最终病逝,授世袭明威将军。

戚继光从小受其父戚景通严格教育,戚景通一发现其缺点,会严厉批评。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兵部主事计士元,推荐戚继光“留心韬略,奋迹武闱。管屯而俗弊悉除,奉职而操持不荀。”更获得张居正信任。戚继光从浙江义乌募集矿工和农民,编练戚家军。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受到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唐顺之的启发,从其所编“六编”中《武》获得灵感,戚继光创立“鸳鸯阵”,此阵法以十一人为一队,居首一人为队长,旁二人夹长盾,又次二从持狼筅,复次四从夹长矛、长枪,再次二人夹短兵。阵法可随机应变,变纵队为横队即称两仪阵,两仪阵又可变为三才阵,三才阵攻防兼宜,适合于山林、道路、田埂等狭窄地形。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家军大破倭寇于浙江临海,九战九捷。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创平海卫大捷。从此倭患终被荡平。戚继光曾为:“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居正死后,被杨四畏排斥戚继光简介,被调到广东任镇守,郁郁以终,晚年家徒四壁、医药不备,且被妻子遗弃。

万历十五年(1588年)十二月初八日,逝世于蓬莱故里。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生平时代背景

戚继光出生于明朝中叶嘉靖年间,当时东南沿海的倭患十分严重,北部也经常受到蒙古的侵扰。明朝建立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代(1336-1392),南、北朝廷及守护大名除互相争战外,还不时侵扰中国沿海。北朝统一日本后,失败的南朝武士流落海上,对中国沿海的侵扰更趋严重。到嘉靖时期(1522-1566),由于明 *** 停止对日贸易,倭患的严重达到顶峰。蒙古族是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元、明以来,散居内地的蒙古族已逐渐和 *** 融合,但居于漠北的蒙古族仍然过着游牧生活。元朝灭亡后,他们多次南下掳掠,对明朝构成巨大的威胁。但是在当时,朝廷比较重视北虏(蒙古),认为蒙古骑兵比东南倭寇的威胁更大。

倭寇

日本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倭,来自日本的海盗因此被称为倭寇。四出抢掠时,常分成几队、十几队甚至几十队,以当地奸民为向导,用海螺号互相联络。刀枪磨得雪亮,且大多用武士刀,杀伤力极强。擅长近身格斗、火枪射击,惯于设伏偷袭,常用川字或一字长蛇阵。由于当时明朝军队腐败,明军时常吃败仗。

蒙古

元朝灭亡后,居于漠北的蒙古族分为三部,自东向西分别为兀良哈、鞑靼、瓦剌。三部除互相攻杀外,还经常掠夺明朝边境。明成祖朱棣在位(1403-1424),先后五次率兵亲征,大败鞑靼、瓦剌,保障了边境的安宁。后瓦剌征服鞑靼,势力迅速扩张,常常南下侵扰。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首领也先大举内犯,在土木堡(河北怀来县)俘获英宗,明朝几至覆亡。也先及后被部下杀死,蒙古重新陷入分裂状态。成化、弘治年间,达延汗逐渐强盛,一度统一全蒙古。达延汗死后,蒙古又分裂成数十个独立的领地,其中以土默特部俺答汗最为大,多次举兵内犯。其中以俺答、小王子最为出名。

戚继光故里的人物介绍

提到戚继光,很多人都听说过他抗击日寇的英雄事迹。祖籍山东蓬莱,也有人说是安徽人,生于济宁。明朝时期,日本人不断进攻,他成功地带领士兵进行了多次抗战,是当时非常伟大的军事家。

戚继光雕像

戚继光的简介介绍,他生于1582年,字景源,少年时名南唐,晚年改为朱蒙。他终于在1588年去世。同时,他还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武器,并改革和发明了许多用于火力攻击的武器。除此之外,戚继光还创造了一些不同的战船和战车,使明军的装备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戚继光创造的长城也做了一些空心堡垒,既方便了进攻,也在他处于劣势的时候做了很好的防御。可以说,他也是一位能力出众的武器专家和工程师。

此外,戚继光的简介也介绍了他的一些成就。那段时间在东南沿海地区,总是有很多狡猾的日本敌人。在与日本敌人的十年战斗中,他成功地赢得了许多战争,沿海地区的人民及其财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之后又捍卫了北方地区的和平,留下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重要著作。

戚继光名言引论

戚继光是众所周知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一生致力于抗击日本侵略者。他常年驻守东南沿海,为维护明朝海上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戚继光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也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在文学上,戚继光留下了很多名言警句,后来成为激励世界前进的座右铭。

戚继光画像

戚继光的一句名言是“修心无欲,乐如读书”。从这句话可以知道戚继光对读书学习的见解。戚继光认为,修身养性最好的方法就是淡泊私欲,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读书带来的快乐。这句话是戚继光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就像佛教所提倡的精神思想,一个人要想拥有健康快乐的身心,那么就应该忘记对名利的追求。只有当个体没有欲望的时候,心里的负担才会变轻,也会导致身体的轻盈。古语有云,“颜如玉在书中,金屋藏娇在书中。”在戚继光看来,读书是一件很享受很享受的事情。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的确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这句名言也是戚继光的座右铭。他时刻提醒自己对知识要有孜孜不倦的追求。

另外,“一个人的志向是石头,永远报效国家”也是戚继光的名言之一。同时,这句话也是戚继光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戚继光看来,作为一个优秀的球员,应该有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志向。戚继光也看到了他对这句名言的践行。

戚继光书法欣赏

戚继光不仅是一个军事统帅,还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他写兵书、泼墨、骑马、射箭,都很有成就。至于戚继光,你知道戚继光的书法怎么样吗?

戚继光书法作品

戚继光小时候家境不错,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与文远***王世贞有着非凡的友谊。戚继光虽出身武举,但能言中引经,闲时作诗。戚继光书法作品《送李小山归蓬莱诗》现珍藏于山西博物院。戚继光虽不以书法闻名,但他的将军英气,使他的书法结构发展舒展,气势雄浑,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一种英雄豪情。

这幅书法作品,整幅作品,潇洒大气,线条粗犷,表现了戚继光昂扬的精神,突出了他内心的平静和坚毅。

戚继光的《孙子兵法》,《送李小山归蓬莱诗》和《纪效新书》,这两部作品书法流畅。通过个性,突出艺术,果断,潇洒,颇有酣畅淋漓的感觉。他的书法受皇姑书法风格的影响,棱角分明的线条勾勒出的人物挥洒自如,体现了戚继光无拘无束的豪气。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戚继光的书法作品不太受欢迎,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为数不多的书法作品中看到戚继光将军的影子,一个伟大、无私、潇洒、豪迈的英雄形象。我们从中得到了很多东西,比如他的精神,他的文化,感受到了他人生的酸甜苦辣。

戚继光是怎么死的

说到戚继光,没有多少人不熟悉他的名字。没有两个原因,只因为他不仅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还建立了明朝最强大的军队——齐家军。那么明朝举足轻重的戚继光是怎么死的呢?

戚继光雕像

明朝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学而不重视军事的朝代。明朝高度重视文官,而武官在朝鲜无论是地位还是比例都远不如文官。作为武将,戚继光一开始自然不受重视,但这些抗击日寇的战争让他发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而戚继光自己也深知武将的软肋,于是和一个在朝鲜有实权的文官扯上了关系。这个人就是皇帝的老师张。在张的支持下,戚继光得以牢牢掌握朝鲜的军权,积极投入战斗。所以他能够实现全面抗击日寇,北上抗击蒙古。然而,随着张的去世,这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一直欺负武官的张的文官势力被迫认同武官。这无疑是自明太祖时代以来一直在朝鲜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务员的耻辱。因此,张死后,戚继光受到了文官们的严厉镇压。就连皇帝也不再认可英雄过去的功勋,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降级。就连戚继光的辞呈也被皇帝驳回,作为对他的惩罚。最终,这位成名时间不长的英雄只能在晚年回到家乡。

戚继光回到家乡没几年,就被朝廷弄得心灰意冷,贫病交加而死。

说到戚继光是怎么死的,让全世界都感到惋惜。可惜男主角生错了时代,所以才会死的落魄。

戚继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戚继光是明朝一位战功卓著的军事人物。他在抗击“南日寇、北日寇”的战争中做出了很多努力,稳定了当时的明朝政府。他是明朝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那么,戚继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戚继光雕像

戚继光是个什么样的人?其实真要评价他的话,可以说他是一个很有军事天赋的人。戚继光出生于河南省。他的父亲是一名战略家。他的父亲非常了解战斗,并且非常擅长武术。同时,戚继光的父亲也把自己的军事知识传授给了戚继光,戚继光从小就懂得很多战争的知识。戚继光在随后的战争中确实表现出色,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

戚继光的性格说明他还是一个执着的人。戚继光与侵华日军的战争持续了十几年。这十年间,戚继光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即使是这么多困难也没有击垮戚继光。他还是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的领土,可见他是一个坚忍不拔的人。

多年来,戚继光在与日军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正是在戚继光的努力下,敌人的叛乱最终被平息了。戚继光以忠诚和爱国的精神与敌人战斗,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从这里可以看出,戚继光是一个忠诚爱国的人。

戚继光的妻管严声明

提起戚继光,脑海里可能浮现的都是民族英雄、著名侵华日军等等,但你可能不知道将军的家庭生活。戚继光在战场上杀敌无敌,但戚继光害怕的是真的吗?

说起戚继光的妻子,由于古代妇女的地位,我们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姓王,后人都称她为王夫人或戚夫人。相传这位王夫人出身官宦之家,父亲也是武将。所以小时候的王太太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样。她喜欢舞刀弄剑,她拜访名师,得到一本传记。

她18岁嫁给了戚继光。戚继光当时只是个穷小子,但王夫人很有眼光。嫁到戚家后,没事就爱和戚继光比试。她是个将军,但她打不过他的妻子。再加上妻子性格泼辣,做事特别有主见,戚继光也就慢慢落下了怕老婆的“好名声”。

因为职业原因,王夫人平时都在部队呆着,所以部队里的士兵都知道戚继光什么叫妻管严。据说有一次,戚继光被老婆打了,逃到军营。士兵们看将军这样,就给他出主意,约定把他的妻子骗到军营,兄弟们跟他的妻子做手势。

王太太被骗去当兵了。戚继光看着王夫人,所有的下属都眨了眨眼睛,所有的大臣都蠢蠢欲动。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戚继光说,王夫人被邀请参加阅兵了。王夫人扫视了一下身边的一群人,然后扬长而去,于是戚继光怕老婆的事情越传越远。从那以后,每次戚继光阅兵,士兵们都会说:“请你带着你的妻子来参加阅兵。”

戚继光歼灭了多少倭寇?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人 ,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往浙江,招募新军进行训练,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隆庆二年(1568年)调往蓟州,加高加厚长城,修建空心敌台,创立步、骑、车、辎 重诸营,边境得以安宁。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往广东,后罢归登州,不久病卒。戚继光以捍为边疆己任,屡克强敌,战功卓著, 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书传世。

戚继光出生于明朝中叶嘉靖年间,当时东南沿海的倭患十分严重,北部也经常受到蒙古的侵扰。明朝建立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代(1336-1392),南、北朝廷及守护大名除互相争战外,还不时侵扰中国沿海。北朝统一日本后,失败的南朝武士流落海上,对中国沿海的侵扰更趋严重。到嘉靖时期(1522-1566),由于明政府停止对日贸易,倭患的严重达到顶峰。蒙古族是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元、明以来,散居内地的蒙古族已逐渐和汉人融合,但居于漠北的蒙古族仍然过着游牧生活。元朝灭亡后,他们多次南下掳掠,对明朝构成巨大的威胁。

日本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倭,来自日本的海盗因此被称为寇。每到起东北风的季节,他们便乘坐海船入侵,在岸上建立据点,人数多达几千,甚至高达两万。四出抢掠时,常分成几队、十几队甚至几十队,以当地奸民为向导,用海螺号互相联络。当与明军相遇,往往先采取守势,制造恐怖气氛,在头盔上饰以金银牛角之状,缀满各色长丝,好像鬼神一样。又将刀枪磨得雪亮,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以此威慑对方。擅长双刀、弓箭、枪,惯于设伏偷袭,明军开始时常吃败仗。

历史名人戚继光是哪里人 戚继光故里介绍

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生擒2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数目不详,牺牲陈文清等3人。

白水洋战斗:我敌对比:1500对2000余,全歼2000多名倭寇,斩首344颗,生擒5名倭首,己方牺牲陈四等3人。

戚继光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7月调任浙江,到隆庆二年(1568)2月调任北疆,在东南沿海防倭抗倭13年,其中防守台州(治临海)7年3个月(1556.7-1563.10)。在整个抗倭战争中,戚家军大小百余战,累计歼灭倭寇及勾结倭寇的海盗约8万余人,戚家军阵亡将士约2千余人。

长沙之战总共消灭倭寇3000名。横屿岛渡海之战消灭倭寇1000多名,俘虏29名.牺牲13人。牛田之战击溃数上万倭寇(包括假倭和真倭),己方无一人牺牲。林墩之战烧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俘虏26人。己方阵亡90人。福清葛塘之消灭300多名倭寇,牺牲20人。

平海卫战斗斩首2622颗,己方牺牲金渔等16人。仙游之战击溃10000余名倭寇,杀死倭寇1000余,生擒1名,己方牺牲24人.王仓坪战斗击溃倭寇近万名,己方无一人阵亡.蔡陂岭战斗:击溃倭寇7000余名,杀死1000多名,己方牺牲31人.

倭寇

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倭寇初时仅为九州沿海一带的名主、庄官等阶层及失业人民,14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劫掠中国与朝鲜沿海地区。因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故称倭寇。晚清时期,在光绪皇帝的上谕中,也大量使用“倭寇”指称日军,衍生出倭军、倭兵、倭炮、倭廷等词。

从洪武时起,明朝致力于加强海防,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军于辽东望海埚全歼来侵之倭,此后海防较为平静。嘉靖以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在封建诸侯支持下,日本海盗与中国海盗王直、徐海等勾结一起,在江浙、福建沿海攻掠乡镇城邑,明朝东南倭患大起。明廷多次委派官吏经营海防,但因朝政腐败而难有成效。嘉靖后期将领戚继光,俞大猷等先后平定江浙、福建、广东倭寇海盗,倭患始平。

戚继光是哪里人

戚继光是著名抗倭民主英雄,是南国和北疆备受称颂的英勇人物。在《明史戚继光传》一书中,说到了戚继光出生年月,但没有提到戚继光出生之地。所以,戚继光籍贯问题成为了数百年后世争论的一个焦点。

戚继光塑像

历史学家们对戚继光是哪里人也持有不同意见,1915年出版的《辞源》和1921年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中记载,戚继光是安徽定远人。后来,在1979年出版的《辞源》和《辞海》中记载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所以,戚继光是哪里人,仍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

很多文学作品和电视**作品都提及戚继光是山东登州人,登州即为原来的蓬莱。根据资料显示,戚继光的祖先戚祥是山东蓬莱人,而戚祥去世后,他的子孙们都继承了他的职位,即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所以,戚祥的后世子孙们一直居住以此。戚继光于1528年在山东济宁出生,戚继光出生后一直在山东蓬莱生活。后来,戚继光也袭承祖先的职位,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公元1588年,戚继光也在山东蓬莱去世。如今,山东蓬莱仍有戚继光住宅和戚继光纪念建筑等。

戚继光是安徽定远人这一说法,也有相关证据表明此观点。戚继光在江西、浙江一带练兵对抗倭寇时,曾到安徽休宁一带驻兵,戚继光在参观齐云山时,曾写下“定远戚继光”,以此表明自己是定远人。如今,戚继光是哪里人,仍是坊间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戚继光故里

戚继光是人人皆知的民族英雄,由于历史上关于他的故里没有统一的记载,以至于到了今天,有好几个地方都在争英雄,包括山东蓬莱、河南濮阳和安徽定远等地,现在就来探讨一下戚继光故里究竟在何处。

戚继光故里

先说说最常见的说法――山东蓬莱,说蓬莱就要从登州说起,通过查阅登州历史可知道,明朝的登州属于山东省下的莱州府,首府在蓬莱,管辖蓬莱县和文登县等八个县级单位,明朝的登州被认为是现在的山东蓬莱。说戚继光是蓬莱人,是因为他的祖先戚祥是山东蓬莱人,戚氏家族的荣耀都来自这位戚祥,他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他的子孙后代都可以世袭他的职位。戚继光十七岁的时候确实是世袭了父辈的登州卫指挥佥事,他抗击倭寇的第一站也是在山东,其中就包括蓬莱,史书记载他辞官后也是回的蓬莱,蓬莱现如今是保留戚继光遗址最多的地方。

再说说河南濮阳,这要从戚这姓氏开始说,戚姓源于姬姓,是卫国人后代,卫国受封地在河南濮阳,后来卫国灭亡,戚姓才迁往山东蓬莱,认祖归宗就应该是河南濮阳。

最后是安徽定远,和戚继光同时期的李贽在书中记载过:戚景通,定远人,戚景通是戚继光的父亲,父亲是定远人,儿子当然也是定远人。据说戚继光游玩山水时,有两次在石碑上题过:定远戚继光。

戚继光故里到现在还是个谜,不管他的故乡是在哪里,总之是在我们中华土地上,是我们民族的英雄。

戚继光是个怎样的人

戚继光是明代时期的有突出成绩的军事人物,其在抗击“南倭北虏”的战争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稳定了当时的明朝 *** ,是明朝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那么,戚继光是个怎样的人呢?

戚继光雕像

究竟戚继光是个怎样的人?其实,要真的来评价的话,可以说他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戚继光出生于河南地区,他的父亲是一个军事家,父亲对用兵之事很了解,也非常擅长于武艺。同时,戚继光的父亲也将自己所懂的军事知识传授给戚继光了,戚继光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对打战的事情很了解了。戚继光在之后的战争中也的确表现优异,其在军事方面地不断地展现自己的才能,说他是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一点也不为过。

戚继光从他的性格中还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很坚持的人。戚继光和倭寇的战争持续了十多年的时间,在这十多年的时间中,戚继光肯定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即便是如此多的困难也没有打败戚继光,他还是将倭寇赶出了中国的领地,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能坚持的人。

多年来,戚继光在和倭寇的战争中有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戚继光的努力下,倭寇之乱终于被平息了。戚继光就是带着忠君爱国之心去和倭寇进行战斗的,对整个国家都有贡献。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戚继光是一个有忠君爱国之心的人。

戚继光的品质

戚继光是中华民族长河中不会暗淡的星辰,文武双全的戚继光出生在倭寇动乱的明朝,当时中央朝廷重文轻武的现象十分明显,在国家动荡之际,戚继光断然选择弃文从武,在好友的劝阻下,戚继光选择参军入伍,这一步也决定了戚继光一生注定与风餐露宿的军旅生活有关,同时也失去了世俗人渴望的荣华富贵;在荣华富贵面前选择马革裹尸,深知民族大义也是戚继光的品质之一。

戚继光雕像

忠贞不二、为民族誓死而战也是戚继光的品质之一,与很多民族英雄一样,戚继光在军事方面有着不同寻常的天赋,在他的带领下,横行的倭寇屡遭打击,多场战斗中利用自己的排兵布阵击败占有绝对优势的倭寇,戚继光的名字响彻在神州大地;对于戚家军的应用善战,倭寇也是无策,最终想出了诏安计策,给予戚继光用不完的荣华富贵,但是以民族存亡为己任的戚继光断然放弃倭寇开出的一切条件,誓死保卫华夏大地的每一寸领土。

创新、大胆、敢于实践的不屈不挠也是戚继光的品质之一,戚继光的队伍中都是一些没有军事素养的农民,国难当头,戚继光大胆编制农民队伍,戚家军在戚继光的 *** 下,在战场上十分应用,在与倭寇长达十几年的对峙中,戚继光屡次告诫,未尝一败;除此之外,戚继光针对倭寇的武器和排兵布阵改良武器,生产可以克制对手的新武器,阵法也是有着很大的突破。

戚继光阵法

戚继光是很多人熟知的英雄人物,是华夏民族的英雄,作为一代名将,戚继光在军事方面有着很好地才华;自幼饱读兵书的戚继光在排兵布阵方面有着很多过人之处,在其组建戚家军期间,也将其的军事才华展现出来;合理的排兵布阵可以发挥出军队最大的实力,戚继光在与倭寇战斗过程中,多次通过变阵的方式迎敌,戚继光阵法独特,异族侵略者见识到我国阵法之奥秘。

戚继光雕像

戚继光阵法大多是在古人的排兵布阵中加以演变而来的,戚继光根据倭寇的武术套路、排兵布阵的方式以及其他多个方面的因素加以总结,在古书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研发出更加具有实战能力的阵法;一字长蛇阵、落雁阵多种古书记载的阵法在戚继光的改良下充分展现阵法威力,在与外敌交手过程中,戚继光让异族人见识到华夏阵法的强势之处,多次在不利的局面下,利用阵法的变化给予倭寇重创。

戚继光在与倭寇14年的战斗中,研制出很多巧妙的阵法,鸳鸯阵无疑是戚继光阵法中的精髓,该阵法简单实用,大家都知道戚继光组建的军队更多武士来自于民间,对于没有军事素养的农民而言,高深的阵法布置很难在战斗中得以实现;鸳鸯阵的设计构造巧妙,期间含杂着几十种变化,该阵法由11人组成,盾牌在前,长矛在后,除此之外,还有长枪和砍刀分列两侧,多种武器可以在不同地形中发挥优势,阵容千变万化中,主要是以“两才阵”和“三才阵”为主。

戚继光名言

戚继光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一生致力于抗击倭寇,他常年驻扎在东南沿海一带,为保卫明朝海事领域安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戚继光不但是位出色的军事家,他还是位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在文学上,戚继光留有大量的名言警句,后来成为激励世人前进的座右铭。

戚继光画像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是戚继光名言之一。从这句话中可以得知戚继光对读书做学问的真知灼见。戚继光认为,要想修养身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清心寡欲,而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读书带来的欢愉。这句话是戚继光在实践出总结出来的道理,和佛教主张的修行思想一样,如果一个人想要有建康愉悦的身心,那么就要忘却名利追逐。只有个体没有了欲望,心里的负担才会变轻,随之也会带来身体上的畅轻。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戚继光看来,读书是一件无比享受和愉快的事情。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徜徉,的确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这句名言也是戚继光的座右铭,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对知识有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

除此之外,“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也是戚继光名言之一。同时,这句话是戚继光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戚继光看来,身为好儿郎,应该有一颗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在戚继光身上也看到了他对这名言的践行。



诗人戚继光简介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戚继光简介,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着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介绍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年—万历十五年1587年),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其祖为明朝开国将领戚祥,曾任朱元璋亲兵,洪武十四年(1381)最终病逝,授世袭明威将军。

戚继光从小受其父戚景通严格教育,戚景通一发现其缺点,会严厉批评。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兵部主事计士元,推荐戚继光“留心韬略,奋迹武闱。管屯而俗弊悉除,奉职而操持不荀。”更获得张居正信任。戚继光从浙江义乌募集矿工和农民,编练戚家军。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受到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唐顺之的启发,从其所编“六编”中《武》获得灵感,戚继光创立“鸳鸯阵”,此阵法以十一人为一队,居首一人为队长,旁二人夹长盾,又次二从持狼筅,复次四从夹长矛、长枪,再次二人夹短兵。阵法可随机应变,变纵队为横队即称两仪阵,两仪阵又可变为三才阵,三才阵攻防兼宜,适合于山林、道路、田埂等狭窄地形。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家军大破倭寇于浙江临海,九战九捷。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创平海卫大捷。从此倭患终被荡平。戚继光曾为:“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居正死后,被杨四畏排斥戚继光简介,被调到广东任镇守,郁郁以终,晚年家徒四壁、医药不备,且被妻子遗弃。

万历十五年(1588年)十二月初八日,逝世于蓬莱故里。着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生平时代背景

戚继光出生于明朝中叶嘉靖年间,当时东南沿海的倭患十分严重,北部也经常受到蒙古的侵扰。明朝建立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代(1336-1392),南、北朝廷及守护大名除互相争战外,还不时侵扰中国沿海。北朝统一日本后,失败的南朝武士流落海上,对中国沿海的侵扰更趋严重。到嘉靖时期(1522-1566),由于明 停止对日贸易,倭患的严重达到顶峰。蒙古族是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元、明以来,散居内地的蒙古族已逐渐和 融合,但居于漠北的蒙古族仍然过着游牧生活。元朝灭亡后,他们多次南下掳掠,对明朝构成巨大的威胁。但是在当时,朝廷比较重视北虏(蒙古),认为蒙古骑兵比东南倭寇的威胁更大。

倭寇

日本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倭,来自日本的海盗因此被称为倭寇。四出抢掠时,常分成几队、十几队甚至几十队,以当地奸民为向导,用海螺号互相联络。刀枪磨得雪亮,且大多用武士刀,杀伤力极强。擅长近身格斗、火枪射击,惯于设伏偷袭,常用川字或一字长蛇阵。由于当时明朝军队腐败,明军时常吃败仗。

蒙古

元朝灭亡后,居于漠北的蒙古族分为三部,自东向西分别为兀良哈、鞑靼、瓦剌。三部除互相攻杀外,还经常掠夺明朝边境。明成祖朱棣在位(1403-1424),先后五次率兵亲征,大败鞑靼、瓦剌,保障了边境的安宁。后瓦剌征服鞑靼,势力迅速扩张,常常南下侵扰。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首领也先大举内犯,在土木堡(河北怀来县)俘获英宗,明朝几至覆亡。也先及后被部下杀死,蒙古重新陷入分裂状态。成化、弘治年间,达延汗逐渐强盛,一度统一全蒙古。达延汗死后,蒙古又分裂成数十个独立的领地,其中以土默特部俺答汗最为大,多次举兵内犯。其中以俺答、小王子最为出名。

戚继光简介英雄事迹100字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他平生塞北江南行遍,“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他戎马一生,功勋卓着。

元末明初,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商品贸易兴盛。日本的一些武士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他们所到之处,屠杀居民,洗劫财货,无恶不作。明朝的一些奸商、海盗与倭寇勾结,为虎作伥、趁火打劫,沿海各地深受其害。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遣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侵犯。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他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和矿工1万多人,进行严格训练。

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戚继光还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协同作战。戚继光统领的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万余人,烧毁敌寇船只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关于“诗人戚继光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820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