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边塞诗人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哪些(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是谁 有哪些作品)

边塞诗人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哪些(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是谁 有哪些作品)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6    点击:  111 次


边塞诗人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哪些

网上有关“边塞诗人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是谁 有哪些作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北宋的晏殊、唐代的王维、唐代的岑参、唐代的王昌龄、唐代的高适等都是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

边塞诗人有哪些

1、北宋的晏殊

晏殊是北宋边塞诗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晏殊的文章,内容丰富,词藻华丽,他能写各类文章,尤其善于写诗,有闲雅的意趣和多情的思绪,晚年仍专心孜孜地学习,不知疲倦。

2、唐代的王维

王维是唐朝边塞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还是唐朝著名的画家。

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

3、唐代的岑参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

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4、唐代的王昌龄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王昌龄的诗歌从语象选择、句式运用到语句组合三方面都体现了诗人对典雅劲健的语言艺术风格的追求。在语象选择方面,王昌龄多选用大的数词、有力度的动词、准确的形容词来表现有气势的大场景或有气魄的大胸怀,体现出了语言的力量美、气势美。

在艺术风格上,王昌龄的七绝以委婉含蓄为主要特色,表现曲折,意境深远。其中不少是用比兴、寄托手法,抒写了诗人对现实的揭露和幽怨。

5、唐代的高适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四大唐朝边塞诗人分别是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高适: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的三篇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是谁 有哪些作品

1王昌龄

芙 蓉 楼 送 辛 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 军 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 东门送 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锺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王翰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4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王维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6高适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 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从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上,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想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编辑于 2017-05-28

沉香鉴定专家 晓芙 提示您

沉香怎么鉴别真假,沉香怎么辨别,沉香的纹路,色泽,沉香木手串 怎么鉴别真假,一开始接触沉香木手串的朋友对市场行情的不了解,很容易就陷进黑心商家的圈套

山西尚珍珠宝销售有限公司广告

美容店取名字大全_大气独特的名字

值得一看的美容店取名字相关信息推荐

公司管理美容店取名字字大全系统,免费在线起公司名字,海量优质公司名字可选,公司管理公司取名字大全就上起名网给公司起一个好名字,快速知道公司名字能不能通过

本月1006人已申请相关服务

咨询

合肥益信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更多专家

中国古代边塞诗人是谁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高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店铺起名_大气独特的名字_免费起名字

专业给店铺起名,有创意吉祥大气公司名字,注册通过,满意为止,店铺起名,快速公司取名公司注册,满意为止!

边塞诗人 边塞诗人有哪些呢

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有:北宋的晏殊、唐代的王维、唐代的岑参、唐代的王昌龄、唐代的高适。代表的诗篇有高之《燕歌行》、岑参《白雪歌》、 《走马川行》等七言。

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

1、晏殊是北宋边塞诗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

2、王维是唐朝边塞诗人,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

3、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边塞诗,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 、 《古意》 、 《塞下曲》等。

4、唐代的高适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边塞诗人的作品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代表的诗篇有高之《燕歌行》、岑参《白雪歌》、 《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的三篇代表作.

四大边塞诗人分别是谁

1、边塞诗人有高适、王昌龄、 岑参 、李贺、李益、杨炯、陈子昂、杜审言、陆游等等。边塞诗又被称为出塞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的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所创作,一些身在边塞或者体验过的诗人,会以自身的经历见闻来写作。

2、通常人们认为,早在汉魏六朝时代时,边塞诗就开始初步发展,唐代则是边塞诗发展的黄金时代。据数据统计,唐代以前的边塞诗,仅不到二百余首,而在《全唐诗》中,所收录的边塞诗就多达两千余首。其中的某些篇章不仅是古代文学的宝贵财富,更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

3、边塞诗的风格是唐诗中最独特的,他不但有着深刻的思想,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有着很强的艺术性。这些诗通常以边塞军旅的生活为主要内容,比如塞外奇异独特的风光,或着反映了戍边的艰辛,表达了戍边将士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

四大边塞诗人分别是: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边塞诗人,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人,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其中以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于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史学其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高适(700-765),字达夫。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世称“高常侍”。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二十二年中宏词科。初补秘书郎,调犯水尉,谪岭南。后任江宁丞,又因事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乱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岑参(715—770),南阳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

王之涣(688—742),是一个年辈较老的盛唐边塞诗人,可惜诗篇遗留下来的较少。



着名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有哪些

着名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有哪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王昌龄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着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着,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代表作品

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七首)(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_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代表作品:《塞下曲四首》(即“和张仆射塞下曲”)

其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其四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3、岑参

岑参(715-769)是盛唐边塞诗的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向往从军立功,把它当作求取功名的一条主要途径。从军前,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终日不得意,出门何所之。从人觅颜色,自叹是男儿。”(《江上春叹》);“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玉门关盖将军歌》);“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从天宝八年(749)开始,岑参两度出塞,先赴安西任掌书记,后赴北庭任节度判官,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边塞生活,历练成为一个边塞诗人。

代表作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

《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4、高适

高适(702-765)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边塞经历有密切的关系。高适在人生的早年,就渴望从军,建立边功。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自天宝十二年(753)开始,高适长期从军,三度出塞,军旅生活体验丰富。高适每次出塞都写了大量的诗或纪行,或抒怀。

代表作品:

《燕歌行》: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王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_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万里不惜死,一朝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蓟中作》: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蓟门行五首》:其一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其二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5、李益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被判,仕途失意后开始隐于山水。

代表作品: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听晓角》: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度破讷沙二首》: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破讷沙头雁正飞,_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边塞诗人有哪些

边塞诗人主要有四个名人: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边塞诗人,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人,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其中以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于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史学其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其中高适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

且四人的边塞风格表现侧重点不同

请问边塞诗人有哪些?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二十二年中宏词科。初补秘书郎,调犯水尉,谪岭南。后任江宁丞,又因事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乱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结局很悲惨。

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易于入乐的七绝。和高、岑多用七言古诗不同。

他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的名作。其中有的诗写出了战士爱国的壮志豪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前诗借雪山、孤城作背景,有力地显示出身经百战,金甲磨穿的战士们誓扫楼兰的决心。后诗极力刻画战士们将上战场时听到前军捷报的情景,透露了他们更加振奋的心情。有的诗则抒写了战士们长期戍边难免要产生的“边愁”: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两诗都是写听乐曲引起愁思,善于融合情景。前诗由高楼黄昏的海风,烘托出乐曲引起的万里相思的情感,是融景入情;后诗借长城月夜的苍凉景色来衬托乐曲的离别之思,是融情入景。这些诗写的虽是“边愁”,但意境雄浑开扩,情调激越悲凉,绝不是寻常温柔缱绻的儿女之情。

他的《出塞》诗曾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人准确而真实地表达了士兵们共同的愿望:希望国家将帅任用得人,边防巩固,使他们能够获得和平的生活。“秦时明月汉时关”两句,不仅意境高远,而且以自秦汉以来边塞战争连续不断、无数兵士不得生还的历史,引起人们无限的沉思。因此三、四两句所表示的愿望也就显得深沉含蓄,耐人反复吟味。

除上举七绝外,他的五古《代扶风主人答》写一个战士垂老还家的痛苦,情节颇似鲍照的《代东武吟》。其中“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尤其为殷番所称道。

他描写宫女、思妇的一些小诗,也很出色,如《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这里寒鸦背上带来的昭阳日影,梦后西宫夜宴的灯火,都交织着宫女们的希望和失望的心情。他正是从这些日常生活的细微感觉中,揭示了宫女们悠长而深刻的内心痛苦。《闺怨》诗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从当前的感受引起往事,以矛盾的心情表达怨思,更觉深刻宛转,体贴入微。此外如《芙蓉楼送辛渐》、《听流人水调子》等也是他的七绝名篇。

七言绝句亦源于民歌,魏晋之《行者歌》、《豫州歌》都是句句用韵的七言小诗。宋汤惠休的《秋思引》是最早的文人七言小诗,第三句已不用韵。梁陈北朝,作者渐多,萧纲的《夜望单飞雁》、魏收的《挟琴歌》、庾信的《代人伤往》都比较着名。隋无名氏《送别诗》,平仄已暗合规格。初唐偶作者颇多,但成就不高。盛唐作者辈出,乐府唱词,也主要用绝句。而王昌龄对七绝用力最专,成就最高,后代称为“七绝圣手”。由于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善于概括和想象,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和谐宛转,民歌气息很浓。所以他写传统的主题,能令读者感到意味深长,光景常新。

李颀(生卒年不详),东川(四川三台)人。开元十三年进士,曾任新乡尉。久未迁调,归东川别业过炼丹求仙的隐居生活。高适、王昌龄、王维、崔颢都是他的朋友。

他的诗内容也比较多方面,边塞诗虽不很多,但成就却最为突出。《古意》一首说: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诗里写少年英勇豪侠,渴望立功的气概,虎虎如生。结尾听歌落泪的描写,在悲伤之中仍不失豪侠浪漫的气息。诗风在豪壮中略带苍凉。《古从军行》一篇,更是他边塞诗中的杰出代表作: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诗题是《古从军行》,诗中“玉门被遮”、“公主琵琶”、“蒲萄入汉”的故事,都出自《史记·大宛列传》,诗人显然是用托古讽今的手法来反映现实。诗中不仅对胡汉双方士兵怨恨战争的心情有真切的描绘,而且还尖锐地提出了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战争对谁有利的问题。结尾两句,尤其写得警辟深刻,动人心弦。这首诗思想的深刻、感情的沉痛、章法的整饬、音韵的宛转,都有近似高适之处。

李颀还有一些赠别朋友的诗,颇能刻画出朋友的独特性格。如写草圣张旭“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的兀傲狂放的形象,和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所写的张旭形象异曲同工。其他如写梁皇,写陈章甫都有一种落魄而又气概轩昂的性格,能给人鲜明的印象。从这些朋友的形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李颀本人性格豪侠热情的一面。

李颀有两首写听音乐的诗,也颇为后人所传诵。特别是《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一诗,在刻画胡笳的情调、意境上,比喻形容极富于变化:

……董夫子,通神明,深林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复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在诗里,真境和幻景缤纷交织,听觉和视觉恍忽难分,弹者和听者的心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使人惊讶音乐家艺术的魅力。另一首《听安万善吹咸篥歌》,其形容比喻的奇妙变化,也和此诗约略相似。正因为李颀很关心和理解边塞生活,所以他描写这些反映边塞生活的音乐也如此动人。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民族文化交流对唐诗发展的积极影响。

盛唐诗中七言律诗数量不多,成功的作品为数更少。但李颀的《送魏万之京》等诗却写得格律谨严,韵味婉厚,颇为后代评论家所赞美。不过他的七律总共不过七首,内容也比较单纯,还看不出他在这方面的创造变化。

盛唐时代还有一些以边塞诗闻名的诗人。

王之涣(688—742)是一个年辈较老的盛唐边塞诗人,可惜诗篇遗留下来的极少。但《凉州词》一首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以塞外荒寒壮阔的背景,以及羌笛所吹的《折杨柳》乐曲,透露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表现了对戍卒的深厚同情。后两句尤其含蓄双关,宛转深刻。他的另一名作是《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寥寥二十字写出落日山河的苍茫壮阔景色,以及登高望远、极目骋怀的一片雄心。诗思高远,很富于启示性。

王翰(生卒年不详)的《凉州词》也很驰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里极写将军正要纵情痛饮却被催走上战场时的复杂心情。诗中流露出了一种深沉的忧郁感伤。

崔颢(704—754),“少年为诗,属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殷番语)。他的边塞诗,题材风格颇有特色。例如《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这首诗和他另一首《古游侠呈军中诸将》,都颇似曹植的《白马篇》、《名都篇》,着力于人物意气风度的描绘。诗中春草射猎,野中割鲜的场面,尤其写得从容闲暇,富有生气。他的《雁门胡人歌》,写秋日出猎,山头野烧的代北景色以及胡人在和平时期从容醉酒的风习,也很新鲜别致。此外,他的名作《黄鹤楼》七律,抒发登临吊古、怀土思乡的心情,颇有豪放不羁的气概。

这里,我们还要提到天宝时期的刘湾和张谓。他们在天宝后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以相当鲜明尖锐的诗笔,写出了和上述边塞诗风格不同的新作。

刘湾的《出塞曲》,写一个应募从军的并州少年,最初幻想“百战争王公”,后来在“去年桑乾北,今年桑乾东”的连年转战过程中,终于认识到封建统治者所设的骗局:“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这样一针见血的大胆揭露,在他以前的边塞诗中的确是罕见的。晚唐曹松的名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已亥岁二首》)正是从他这里脱胎变化的。

张谓的《代北州老翁答》,殷番《河岳英灵集》曾提到,可知是天宝十二载以前的作品:

负薪老翁住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诗中所述战争兵役给人民带来破产流亡,使我们想起杜甫在天宝十一载所作的《兵车行》。这也是前期边塞诗没有接触到的主题。朴质鲜明的自白,没有更多的渲染烘托。也是一种新的风格。

盛唐边塞诗人和山水田园诗人,虽然都没有提出各自的创作主张,但在创作实践上俨然是两个不同的流派。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从题材到诗体,都各有特色,各有专长。对后代的影响也不同。一般说来,山水田园诗人的消极影响是比较大的。

关于“边塞诗人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870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