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上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全诗及赏析整理)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上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全诗及赏析整理)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3-27    点击:  221 次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上一句

网上有关“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上一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全诗及赏析整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来改名柳永。因为他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进京参加科举,但是数次都名落孙山,于是他便一心放在填词上,也赫赫有名。

柳永他乡漂泊写下一首词,最后乃是宋词名句。这首宋词就是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这最后的两句也被称为是柳永所写宋词当中最经典的词句之一,流传最广。那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著名诗句深刻形象地写出了柳永在他乡漂泊的时候,深思曾经相爱之,以至于所发出的感慨让人叹惋。

这两句所描述的是对爱情的相思。从诗句对的字面意思来看。衣带渐宽说明诗人的身形因为想念而消瘦;消得人憔悴憔也更加说明他心中深深的牵挂以至于面容憔悴。由此可以看出词人对这份感情的看重。所谓想死,茶饭不想,日思夜想。词人因为是其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的深切想念,所描写细腻的情感,真挚的抒情更增添了诗句的真实和画面感。从答题出发,这首词写出了词人对心爱之人的思念之执着之深,所写曲折缠绵。词的下片写出了词人为消愁忘痛决定借酒消愁,高歌一曲。但也是强颜为欢,杯水车薪。最后词人决定用词抒写,抒发,就有了词上所述的甘愿为思念心爱之人而消瘦憔悴。

柳永的词对情感的细腻抒情却是当时极其出彩的。他所描写的相思之苦、离别之痛极其真挚,深切,让人为之一振。也充分表现了词人坚毅的性格,表达了其执着的态度。?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全诗及赏析整理

意思是: 人消瘦了,衣带越来越宽松,我始终不曾懊悔,为了思念她,我宁可自己容颜憔悴。

出自柳永所做的《蝶恋花》

蝶恋花(全文)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思?

出自宋代诗人柳永的《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篇一: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赏析篇二:

本篇亦是一首离别相思之作,词人写春夜怀人,描绘了一幅迷蒙凄楚的黄昏高楼望远图,景中含情,表现了怀念的深情。

上片写登楼远望所引起的无尽愁思,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气氛。伫倚危楼风细细词人登高望远,离别愁恨油然而生。伫倚二字足见主人公凭栏之久、怀想之深。然极目远望,看到的却是黯然销魂的春愁,词人不说春愁由心而发,却说生之于天际,一方面是为了将无形变成有形,以具象说明抽象,增加了词的画面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愁怨是景物所触发。草色烟光即是词人极目天涯的所见之景,面对此情此景,词人一声感叹无言谁会凭栏意,又有谁能知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这是对独自倚栏、希望成空的慨叹,也是不见心上人、难诉情怀的凄凉感喟。

下片直抒胸臆,抒写了为心上人死而无悔的坚贞执著的心怀。词人为了排遣内心深沉的离愁之情,决意借酒浇愁,拟把疏狂图一醉,打算任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而且还要对酒当歌放声高歌抒发自己的愁怀,但强颜欢笑,却是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末句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道破:春愁缘起相思,如此一波三折,激情回荡,颇具感染力。结尾二句是柳词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曾得到王国维的高度评价。王用以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的第二境界,即献身精神,并说此等语非大词人不能道。

全词抒情写景,构思巧妙,感情真挚,荡气回肠,颇具柳词的抒情特色。

赏析篇三:

记得少时,初次看到《蝶恋花》词牌名,便被她蕴含的旖旎情致所吸引,心里涌起隐隐的喜欢,面前浮现出一幅曼妙的图画:江南三月,和风怡人,草长莺飞,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雕梁画栋的园子里,两只美丽的彩蝶围绕着花丛翩翩起舞.......一位妙龄少女,眼波流转、美目盼兮,凭息敛神,悄悄躲在花木掩映的亭台后,偷偷打量着从前面走来的衣袂飘飘的少年......

于是便联想到了爱情,联想到那千古流传的一对璧人化蝶,的神话,耳边便响起了那幽怨、缠绵的绝世名曲......

而柳永笔下的《蝶恋花》更是将这种男女之间缠绵悱恻、刻骨铭心、荡气回肠的相思之情引申、延展到极致。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解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醉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古城郊外,凉风习习,落日余晖。城外芳草萋萋,一望无际,烟色迷离。一位身材修长、郁郁寡欢的白衣书生默默扶靠着栏杆,久久凝望着远方微蹙的眉头,落寞的神情,痴痴的目光。向晚的凉风吹乱了他的长发,掀起了他宽松的衣袂,而他却浑然不觉。暮色四合,林中鸟儿啁啾着渐次归巢,而他仍像木桩一样站在那里,痴痴地凝望......这份情,比山重;这份情,似海深。可茫茫暮色中,有谁能知?有谁会意?漫漫的相思如海水般扑面而来,压迫的他无法呼吸

唉,空缱绻,说风流。黑夜完全包围了他,寂静的林中,传来了子规的哀鸣。他无奈地转身,还是把这份痴缠消磨在酒里吧,学那魏武曹操,对酒当歌,快意几何?可谁知,抽刀断水水更流,酒入愁肠愁更愁!这如鬼魅般的情思又缠绕过来,锁柱了他的心。伊人的影子,伊人的笑貌,伊人的泪眼,又频频浮现在眼前。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罢,罢,索性就敞开心怀,痛痛快快、酣畅淋漓地想你吧!为了你,我宁愿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岂管面容消瘦如霜打,岂管衣带渐松人憔悴!

读着这样摄人魂魄、扣人心弦的句子,面对如此重情重义、情深似海的男子,试想,那个女子能不为之心旌神摇、泪洒衣衫,恨不得马上妾拟将身嫁予一生休呢?哪个男子不侧目而视、嫉恨交加、新潮难平呢?怪不得当时凡有流水出,皆能歌柳词。

20句伤感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3、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催人泪下的诗句。——陆游钗头凤

4、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5、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陆游蝶恋花

6、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元好问迈陂塘

7、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辛弃疾祝英台近

8、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9、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10、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催人泪下的诗句。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1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12、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钱惟演玉楼春

13、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

14、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诉衷情

15、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1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经典爱情诗句大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经典表达爱意的句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在你的脑海有没有一寄扁舟的恻隐,那是我用前世五百年的祈求换来的等待,有风有雨的时候他不回随意的离开,风平浪静的时候他只会慢慢开来。

2、我发誓五十年后我还是像现在一样爱你

3、只有穿着真实衣服的谎言,却很难接受赤裸裸的真实。

4、因为爱,所以爱,因为爱,我无法停止对你的思念。表达爱意的经典句子。

5、你就是我的蜜汁梅肉,你就是我的鱼香肉丝,你就是马家馆里的溜双段,你就是食乐锅里的美味锅底儿。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8、雨滴会变成咖啡,种子会开出玫瑰,旅行是一种约会,离别是为体会寂寞的滋味,不是没人陪,只怪咖啡喝不醉,一路走就累,雨一碰就碎,只有你依然完美。

9、幽默点的,你就在他跟你倾诉的时候,问他要女朋友吗?如果说要你就说帮她介绍个,然后说你自己的名字。

10、新时代女性的特点:把岁男人的思想搞乱,将岁男人的财产霸占;令岁的男人妻离子散,让岁的男人腰杆扭断。

11、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家人,一帮可以信赖的朋友。感恩为幸福之首,是因为不知道感恩的人,永远就不会幸福。中华民族更具有优良的感恩传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词句,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12、一世的容颜,过路的风景

13、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14、若,我只是你茫茫人海的过客,可不可以不让我痴迷?若,我只是你如花年华的点缀,可不可以不让我沉醉?若,我只是你半世流离的起点,可不可以不让我离开?若,我只是你可有可无的烟火,可不可以不让我破碎?看不到故事的结局,烟雨古城,有谁为我等?花无声,落满地,可知伤了谁的情?碎了谁的心?

15、在每一个有你相伴的夜,不再寂寥冷清。

16、表达爱意的句子我终于发现,这世界上有丰厚的爱,我不能辜负。于是我想对你说,我爱你,请你倾听。

17、每次看到你我的心脏都会跳的好快。

18、XX我爱你,也知道你爱我。我全然信赖上帝拣选你做我的丈夫。这是我的祷告,你将发现,我就是上帝特别安排来帮助你的,因着对你的信赖,我愿意顺服你,就如同我顺服主一般。因此,我承诺成为对你忠实并且爱你的妻子。

19、相爱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与你相识、相知、相爱成就了这种美好,我深爱你和感谢你!愿与你携手一生,相恋、相伴、相守一辈子!

20、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21、好事是你的粉丝,所以他天天追着你,开心是你的保姆,所以他会替我照顾你,你是我的心上人,所以我会天天用心为你服务。情人节,祝心中的你永远开心快乐!

22、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23、七是一个奇数,需要一个你凑成偶数;夕是一天的末尾,需要一个你,与我相约黄昏后。七夕节这一天,我在鹊桥的另一边等你,不见不散!

24、感动天,感动地,你可知道我的情意。郎有情,妾有意,我俩一起拜天地。你织布,我耕地,今后的日子甜如蜜!

25、抬头望天,你会看到我关心你的脸;低头品茶,你会感受到是对你滚烫的情感;把手放在心间,你会体验到我无限的爱恋;知道吗?给你幸福,是我一生期盼!

26、幸福的时刻,一半是同你在一起,一半是在梦里;痛苦的时刻,一半是分离,一半是默默地想着你。

27、都说流星有求必应,我愿在星空下等待,等到一颗星被我感动,载着我的思念和祝福,落在你熟睡的枕边。

这句词的意思是: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出处: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原词: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词作赏析

这首词表现主人公伫立高楼远望恋人,甘愿为恋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的恋情。词中“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以借酒消愁而终不得,为相思而憔悴始终不悔,愈见其恋情之真挚。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词所表现的刻骨的爱情,来比喻“三种之境界”的第二境,即锲而不舍、甘愿献身的精神,并说此等语“非大词人不能道”。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什么意思

蝶恋花 ·柳永

你这几句是诗的下文,意思应该是:

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醉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觉得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给你个更详细的,助你更好学习: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简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回答者:pp_piggy - 高级经理 七级 3-7 19:39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黯黯然地升起从遥远无边的天际。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

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醉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觉得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②危楼:高楼。 ③黯黯:迷蒙不明。④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⑤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⑥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⑦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品评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一

这首词采用“ 曲径通幽 ”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伫倚危楼风细细”。说登楼引起了“春愁”。

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在形象象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联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呢?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了。“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在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在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萋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 春愁 ”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

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 。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 。词人说得很清楚 ,目的是“图一醉 ”。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 ”,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 ”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这首词妙在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 ,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 ,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了。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黯黯然地升起从遥远无边的天际。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

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醉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觉得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赏析一

这首词采用“ 曲径通幽 ”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伫倚危楼风细细”。说登楼引起了“春愁”。

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在形象象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联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呢?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了。“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在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在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萋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 春愁 ”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

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 。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 。词人说得很清楚 ,目的是“图一醉 ”。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 ”,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 ”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这首词妙在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 ,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 ,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了。

赏析二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宋词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篇《宋词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 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衣带逐渐宽松,人也显得憔悴。为了她呀!即使身体消瘦下去,也不翻悔。

 [出典]柳永《凤栖梧》

 注:

 1、《凤栖梧》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

 《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②危楼:高楼。

 ③黯黯:迷蒙不明。

 ④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⑤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⑥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⑦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3、译文:

 我倚着高楼独自伫立,轻风拂面而去,极目远望,心中交织着伤春的愁绪,这份伤感仿佛来自天际。斜阳下草色笼着烟霭,默默无言,有谁能把我凭栏时我心情领会?

 真想无所顾忌地大醉一回,但饮酒听歌,勉强地行乐,实在是觉得没有滋味。眼看着衣带渐宽,我也绝不后悔,情愿天天想她,哪怕就这样消瘦下去。

 4、柳永(约公元987—约1053年),字耆卿,初名柳三变,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曾做过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永生于儒宦世家,祖上大多是为官之人。他从小就才华过人,刻苦好学,接受着正统的教育,也像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将入仕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希望在官场做出一番大作为。然而,他屡试不中。

 落榜对柳永的打击很大,他闭门数日,突然仰天大笑摔门而去。从此,他转向市井深入,出入歌馆妓楼,吟唱着:“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婉约。

 柳永是真诚而伟大的。在一个鄙视歌妓的时代,他与许多青楼女子成了朋友,把她们看成是可以托付的知音。他真心爱她们,理解她们,尊重她们,作词歌颂与她们真挚的爱情。柳永的才情和坦诚得到的是歌妓们的一片真心,她们用心苛护他,用温情抚慰着柳永那颗受伤的心灵。妓院流行起一句顺口溜:“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的旷世才华居然在花街柳巷找到了用武之地!

 柳永虽然戏称自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但内心还是非常渴望谋个一官半职。为了改变不顺利的仕途,据说柳永还专门写了首词走了次后门。

 当时,柳永正在杭州,两浙转运史孙何是他的布衣之交,柳永希望得到孙何的栽培,便精心构思,根据杭州这座江南名城的繁华景象和秀美风光,创作了这首《望海潮》,然后拜托杭州名妓楚楚到孙府伴宴时,唱给孙何听。果然,孙何在中秋夜听到楚楚唱的这首《望海潮》后,立即派人将柳永接到了孙府。

 可惜的是孙何还没来得及提拔柳永,就突然去世了。柳永自然又是一番郁闷,可这首《望海潮》气象辽阔、声律优美,江南胜景经柳永的妙笔点染,更是美不胜收,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成了家喻户晓、众口传唱的名作。据说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杭州天然秀丽的景色垂涎三尺,这才有了日后率大军南下,扬鞭渡江侵略大宋的举动。

 大约50岁时,柳永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士及第,后来又做了屯田员外郎这样的小官,可惜没多久就因放荡不羁的性格得罪了同僚而遭罢官。

 这次罢官彻底摧毁了柳永的仕途梦,他更加放荡形骸,整天与歌妓们混迹在一起,在红袖脂香中寻得一醉,过着权贵、文人们不齿的生活。

 晚年的柳永落魄潦倒,一贫如洗,在妓院中结束了他孤独寂寥的一生。谢玉英、陈师师等一班名妓集资将他安葬,并为他戴孝守丧。柳永出殡时,满城的妓女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每年清明节,歌妓们都会自发到柳永墓地祭扫,后来竟成了一种习俗,世称“吊柳七”或“吊柳会”。

 历代词人中,如柳永这般落魄的寥寥无几,而落魄到如此精彩的更是只有柳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的冷月催生了词人的灵感,烟花巷的沉沦激发了词人的才情,歌舞场的辛酸铸就了词人的辉煌。才子柳永,生生死死都风流!

 5、“伫倚危楼风细细”。说登楼引起了“春愁”。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象象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6、“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联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呢?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了。

 7、“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萋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

 8、“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

 9、“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10、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11、这首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这首词妙在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大白。词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了。(闲鹤通灵)

 12、“伫依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然生天际。”迎着夕阳下微寒的春风,他登上了可以游目远驰的危楼,望着遥远的天际,她还是没有从夕阳中走出来,倒是春愁,黯然的从天际生出,然后迎着他的目光,毫不客气的扑面而来。“我等的人还没有来,而载我的船却早已离开”。如此,他只有等待,伫倚栏杆,极目远眺,任那一片春愁黯然滋长于天际,然后悄无声息的滋润着自己无边的思念。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他不顾安危,立足危楼,无非是向望的更远。望断天涯,尽收眼底的,却依然是青青芳草,渺渺烟霞。心爱的女子不在身边的孤寂,徒自凭栏的无望,希望成空的感喟,又有谁能领会呢?

 此刻,他的形体是孤单的,灵魂是孤独的,但所有压抑的苦痛,除了她,又能向谁倾诉呢?

 夕阳残照里,余烟袅袅时,附近的人们总会看见一位身着青衫的男子独自倚栏于危楼,但始终没有人知道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待是为了水,也没有人明白他关注春江水暖春草绿是因为思念谁。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登高凭栏观春色,不能解春愁。既然在清醒中不能将她忘却,只好打算放纵自己饮酒,或许此时唯有麻醉自己才能得到暂时的解脱。但它岂不知“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抽更愁”的至理之言?不见伊人,不闻伊言,即便是豪饮高歌,把酒寻欢,强作笑颜,依然无法排遣心中得抑郁。

 又是一个春江水暖春草绿的季节,依然是那位青衫男子倚栏伫立于危楼,弥漫在他身边的,除了满身的酒气,便是外人不可接近的孤寂与冷漠。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可替代的思念,却让他以无怨无悔的执着演绎着,脸庞的瘦削,颧骨的高突,身上的青衫也可以装得下另外一人了,但从没有后悔这一切皆因对她无边的思念而起,心甘情愿为爱受煎熬,心甘情愿痴迷的自我熬煎。因为这无期的守望,皆因为他们真挚的,永恒的,“终不悔”的爱情。在这里,没有金钱,没有权力,没有交易,没有名利,没有世俗,也没有纷争,在他们之间,只有:感情至上,区区四字,不名一文,但对他们来说,却昂贵的无与伦比。

 真是一对完美的无可挑剔的,让世人无不嫉妒的恋人。他们高度纯洁的爱情是那些追名逐利之徒可欲而不可求的,虽然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部落中,自诩风流的文人骚客少说也有几百个,但真正能做到超凡脱俗,回归原始真性爱情的,除去此人,能剩几个呢?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雨月。(陈显忠)

 13、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14、春天,滋润了万物,也滋润了人漫无边际的思念,他登上了可以游目远驰的危楼,望着遥远的天际。

 她还是没有从夕阳中走出来,倒是春愁,黯然的从天际生出,他只有等待,伫倚栏杆,极目远眺,任那一片春愁黯然滋长于天际,然后悄无声息的滋润着自己无边的思念。心爱的女子不在身边的孤寂,徒自凭栏的无望,希望成空的感喟,又有谁能领会呢?

 登高凭栏观春色,不能解春愁。既然在清醒中不能将她忘却,只好打算放纵自己饮酒,或许此时唯有麻醉自己才能得到暂时的解脱。把酒寻欢,强作笑颜,依然无法排遣心中得抑郁。

 无可替代的思念,却让他执着的演绎着,衣带日渐宽松,仍然——无怨无悔,为了心爱的人,值得这般形容憔悴!

 15、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分别辑录了北宋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凤栖梧》、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中的名句,并巧妙地赋予这三个名句以新意,构成治学必须的“求学三境界”,真可谓独巨匠心,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殊等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原出自北宋词人晏殊的词《蝶恋花》。此境是“登高远望,绝处求生”之境。西风吹树,风紧木落,一片凄凉。人独上高楼,有一种苦苦寻觅,痴痴求索的孤独和无奈。前路茫茫,天外有天,永无止境,不知道从何处起步,同时又隐隐透着一股殷殷的期盼,希望找到出路。“望断天涯路”进入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境界,路多且远,需作选择。这第一境界使人悟到: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出自北宋词人柳永的词《凤栖梧》。此境是“苦苦追寻,竭尽全力”之境。一但选定了路,就应该不避艰难地走下去。为了心中的追求,甘愿忍受孤寂,即使体弱神伤,也决无悔意。这是何等的执着!此境使人悟到:为了寻求真理或者研究一个问题的答案,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工作,即使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要在事业上有成就,不经过一番寒霜苦,没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志是不行的。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1140——1207)的词《青玉案》。此境是“豁然开朗,一片光明”之境。王国维以这句词比喻为了经过长期钻研,正在难以解脱之际,突然找到了答案时的心情。

 这三句在原词中都各有本意,想必三位前者并没有预见到经王国维辑录在一起,并赋予“求学三境界”的新意后,不但使这三句词得到升华,连原词也是焕然一新了。细细品味,我们会为这三境地而折服而感动。前两个境界是第三个境界的基础与前提,而第三境界又为处在前两个境界中的人带来了希望与信心。“独上高楼”登高远望“天涯路”,幻想着“灯火阑珊处”的美景,必然会增添即使是“为伊憔悴”,纵然是“衣带渐宽”也是永不放弃的信心。学无止境,每当寻到“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除了那种成功后的愉悦感觉之外,更会发现自己实际上是又登上了一层“高楼”,而此时又会发现更新更美好的境界——“无涯之学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并将一如既往地“众里寻他千百度”。

 有些人常常庆幸自己“读遍天下书”,为自己能坚持读书而自满自足,但是在品味了“三境界”之后,他们也许会生出一些惭愧。汗颜之余,他们也许会觉得又到了一个“灯火阑珊处”。这样想来,此三境界哪里只是“读书之三境界”,分明也是“做人做事”之境界啊!可以称其为“人生之三境界”。

 16、以前一直有一种错觉,以为清风明月里,夕阳残照中,古道西风,大漠边关中流淌而出的情思是那些文人墨客闲思而作,并非经历了一次次心潮起伏,一次次思想的沐浴,灵魂的洗礼等种种历练而成,但在读到了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时才得以了然,那思情丝丝绵延得无声无息,令人低回不已。低回过后,便会一个人默默的整理些许遗落的心灵碎片,重温那种种不加雕饰的真实心灵。

 你不想因看见夕阳而更显落寞,你举起手想着住它,在指间,看见泻下的落日余晖,依旧灼烧了你的眼眸。于是,你便想起了用文字定格思念,把夕阳的孤独化作灵魂的手指,轻轻写下自己的回忆,永恒的眷恋,把思绪一段一段的燃烧。当你想用酒把思念稀释时,我分明看见你愈陷于深深的心涡,咀嚼着看似破碎而又甜美的梦,情节一马平川,却又心绪淡淡。虽然在爱的路途上有距离,但在坚定和执着的引领下,永远也不会遗忘来时的初衷。

 我不知道什么是思念的永恒,也不大喜欢人们在思念袭来之际哀愁苦叹,但你的离愁别绪却是百读不厌,撩人心弦,让人看到没有幸福之神的眷顾依然可以美丽,看到碧翠氤氲的草木开在了寂寞的高山上。这一切都因为你用真心的字词诠释了“柔情的语言,仍在,展翅的想象中,永远的活着”这句话,你美丽的词句永远氤氲着生命醉人的芳香,并用它在每一对友情之人的心间系上绵长的感应。

 无言的感动是美妙的,但在被凡尘俗世麻醉的现代人心里,这样的执着与感动还有多少?于是,我常常在如水的月色中品读着你的词,让种种的愁绪润湿伤感的眼眸,让时间停留于那样一种淡淡如空的静谧。

 所有的思念沉淀于心底,注目着远方的伊人,让所有流入心间的思念凝结成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个乐章。

 在那个夕阳残照的傍晚,所有的思念都化作了伤怀的羽翼。(思念的翅膀)

 17、春有情,脉脉依依。美人却无情,只肯赐那惊鸿一瞥,决不肯再多。虽不至于断了寸寸肝肠,也把眉蹙。惟有杜康解忧。女儿红是醇,菊花白是清。对酒当歌。对酒当歌。杜工部作诗描世间好饮者,气度惊绝,羡煞旁人。李太白杯不停,舞剑长啸,便是笔下生花,万古愁也销去。这里却少了前人绿蚁新醅的欢喜意境。一个“强乐”,倒使我想不出柳公子长吁短叹的神色。男人若是要以怨夫情状来搏垂青,实在太过可怜。有人要搬出李商隐来辩驳,可惜玉溪生笔下儿女情长重在一个凄字。凄且殇,殇且美。如同群蝶过眼,迷离辉煌。而这时柳永落的是个扰字。饮不毕的前因后缘,索性解了束发以簪击节。可,一阕望海潮是太过激荡,一首迷神引又多幽怨,曲到唇边不得吟。不得吟,惆怅旧欢如梦,心头有浮光掠影,自然是忘不尽。笑已勾在嘴角,收不回,恨不得,恼不起,又自负着坊间传奇的美名,于是把一切都推给“无味”。好一句“强乐还无味”。谩道“无味”,实在是“谁解其中滋味。”

 枉费。笑自己痴得如有意落花,非流水无情,恨岁月无情。教人怎么变做黄土之下白骨枯,随他而去。毕竟太多流连,不敢了断性命。点一盏心灯,捧泛黄书卷神游,不意泪盈于睫。柳卿误我。沉迷至如守活寡。但心中也了然,纵然能穿越了历史相见,不过相误。词人多情,身前身后千万个伊人,哪怕不真心爱过,情路也风光旖旎,留得老时伴声声铜漏怀念。见惯了长袖善舞,胭脂罗裙,今宿左邻,明居右舍。何况词人薄幸,“过尽千帆皆不是”。谁又是真正伊人,不屈于寻常红粉。怕只在画中,在诗里,在心间。

 18、有不凡之士曾言:文学皆是意。话虽粗俗,大半不假。把意二字换成联想解,便是一场精神上丰盛的幻觉。见鸿雁而思锦书,赏霜菊而知秋风。读竹杖芒鞋思苏子,吟灯火阑珊忆稼轩。又譬如寒灯之于孤寂,冷雨相对寡欢。婵娟常表相思,琵琶多显哀怨。(雏菊回忆录的角落)

本文作者(来源):柳永

关于“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上一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93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