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古诗的意思翻译200字(《稚子弄冰》古诗的意思翻译是什么)
-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稚子弄冰古诗的意思翻译200字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稚子弄冰》古诗的意思翻译是什么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稚子弄冰古诗意思翻译和注释
稚子弄冰古诗翻译: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注释:
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3、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4、磬(qìng):四声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5、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稚子弄冰》原文稚子弄冰
南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稚子弄冰》赏析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钲”,圆形;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稚子弄冰》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杨万里在常州任上。
《稚子弄冰》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谥文节。《宋史》有传。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其诗自成一体,称“诚斋体”。有《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彊村丛书》辑为《诚斋乐府》一卷。
参考文献:
1、张鸣等选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徐晓莉主编,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文赋选讲,天津古籍出版社
3、(宋)杨万里著,杨万里集,三晋出版社
4、[宋]杨万里著,杨万里集,三晋出版社
二、稚子弄冰的古诗意思
《稚子弄冰》古诗的翻译:
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古诗原文: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赏析
: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剜出。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璃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三、稚子弄冰古诗的诗意简短200字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宋杨万里《稚子弄冰》诗解读

朱达新
拾荒,古诗词
来自专栏唐宋元明清诗词赏析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1、金盆:铜盆。
2、脱:诗中指把冰从铜盆里脱取出来。
3、钲(zhēng):锣一类打击乐器,形如圆盘,穿孔,系绳,悬于木架上击之。
4、玉磬(qìng):以玉石制成的一种乐器。
简析
这是一首记述小娃儿耍弄冰块的游戏诗,我们来看一下:
“稚子金盆脱晓冰。”
每每在评书中,听到“金盆洗手”这个词。所谓“金盆”,就是铜盆,因其颜色金黄,故称。今天诗中的主人公,一个稚气呆萌的小娃儿,一大早,便好像发现了宝贝一般,看到一个铜盆中结满了冰,也不知他用的什么方法,竟然从铜盆里脱取了一块出来,根据后面的诗句,我们还知道,这块冰相对完整,且比较大,只要孩子们的玩心上来了,他们总会想到各种各样的方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就不再赘言了。
“彩丝穿取当银钲。”
我其实蛮好奇的,因为作者在接下来的诗句中,用了一个“穿”字,既然是“穿”,必然在冰上有个洞,这样才好穿过来一根彩绳,系上去,手提着当“银钲”用,而“银钲”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打击乐器,形状似圆盘,那么这冰上的洞又是怎么凿出来的?莫非他用铁制的尖形锐器锲出来的?又或者他在脱取的过程中恰好就留了这么一个洞?反正不管采用什么办法,那冰上确实有个洞,这小娃儿就手提着它,当一面银锣耍弄起来,接下去又发生了什么,继续往下看: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小娃子,便好像古代科场的得意者,需要跨马游街三日,才好释放内心的喜悦一般,他也不甘于只是在自家的庭院,把那银锣敲得如同钟磬咣咣作响,于是走出院子,走到树林,那咣咣的声响,便在清晨的晓气中传出老远,然而不是有那么句话吗?“乐极生悲”,人类往往在快乐得忘乎所以的时候,忽然悲从中来,这小娃子碰到的正是这类事,只是我们还不能完全确定,他手提着的那面银锣,到底是什么缘故,忽然哗啦的一声,就如清脆的玻璃,碎落了一地,是那穿取于冰上的彩绳因为不堪重负而忽然折断了吗?或是那冰上的洞离边缘太近在彩绳的来回摩擦下忽然破断了?又或者这孩子敲打银锣的动作过于大咧咧而有力乃至直接被打碎?总之各种可能性都有,而其难逃的结果都是银锣碎了一地,伴随着碎了一地的,还有孩子那一颗玩心,以及在眼眶中滚了几滚最后还是忍不住滚了下来的那些眼泪,作者虽没有明言,但童年时期有过类似经历的我们都知道,是的,我们很清楚。
四、《稚子弄冰》古诗的意思翻译是什么
1、原文:
《稚子弄冰》
作者: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瓈)碎地声。
2、译文:
清晨,儿童将铜盆里冻的冰剜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当铮。敲的响声穿过树林,突然听见一声清脆的水玉落地的响声,原来是孩子们把它给敲碎了。
关于稚子弄冰古诗的意思翻译200字,《稚子弄冰》古诗的意思翻译是什么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981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
-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 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