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诗词鉴赏100例(100首绝美古诗词欣赏)

诗词鉴赏100例(100首绝美古诗词欣赏)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5-02-24    点击:  131 次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诗词鉴赏100例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诗词鉴赏100例以及100首绝美古诗词欣赏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古诗词赏析,100字以上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赏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②。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④。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⑤。

【注解】: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①诗当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诗人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诗人在政

治上仍然是沉沦下僚。原题共两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之句,可知诗人怀想

的当是席间的一位贵家女子。清代查为仁以为是指“王茂元家妓”(《莲坡诗话》),赵臣瑗以为是指“其闺人”(《山满楼

笺释唐人七言律》),可供参考。

②画楼、桂堂,指贵家华丽的楼宇居室。

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相传犀角上有一道白纹,由角端直通大脑,感应异常灵敏,此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与暗通。

④送钩,古代宴席间的游戏,又称藏钩,以猜中此钩藏于何人手中为胜。分曹,分组。射覆,亦宴席间的游戏,将物品放

在巾盂等的下面让人猜,猜不中者罚酒。

⑤听鼓,唐时五更二点则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响天明,即须上班应差。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

唐高宗时曾改秘书省为兰台。转蓬,蓬草无根,随风飘转,喻身不由己的处境。

这是一首恋情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全诗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二、100首绝美古诗词欣赏

100首绝美古诗词欣赏:

总有一首能唤醒您心底深处的诗意和远方

(001)无语相思淡做愁,琵琶弦断斥肠柔。吾欲将心寄明月,露浓花瘦荡扁舟。

(002)暗香盈秀月下柔,泛黄孤灯映清楼。嫣然回眸倚斜栏,无语相思淡做愁。

(003)几年风雨叹流年,红颜知己渺如烟。倾城一笑梦里醉,咫尺已成天涯间。

(004)无语相思淡做愁,轻迈莲步登西楼。独望星空飘雨色,素衣青岚面容瘦。

(005)与君分离终日忧,无语相思淡做愁。不求朝夕常相伴,只愿人间幻梦留。

(006)缘来缘去缘逝水,浮生若梦天地空;烟雨红尘醉一场,回首轻叹月明中。

(007)岁月沧桑染指醉,曾几何时花妩媚;落尽繁华烟花冷,春秋几度难回味。

(008)一曲琵琶清泪挥,西风吹落桃花飞;心随落花飘何处?玉手轻拨曲儿追。

(009)夜下横笛对花吹,花能解语花亦悲,愁入流水水轻泣,胭脂和泪冷清辉。

(010)月照寒窗泪轻挥,轻叹花残春已归;水载落花悠悠逝,琵琶凝愁暗伤悲。

(011)来年花可发新枝,明年花前知是谁?谁念西风吹絮冷,几人忆此红泪垂。

(012)玉杯千盏醉心愁,迎月起舞泪噎喉,一江秋寒无颜色,欲待春归雪覆头。

(013)灯深影浅夜难眠,菊摇玉影秋水寒;更深煮酒杯中味,月透窗纱梦难圆。

(014)指弹飞花胭脂冷,燕子绕梁爱恨空;手捧诗卷心无恋,回眸一笑付清风。

(015)玉面清颜笑春风,纤手轻拨古琴铮;弦音漫过三江水,红尘深处许来生。

(016)秋风瑟瑟凄苦常,行云漠漠暗泪伤;遥望九曲江河水,悲意与之谁短长?

(017)农家小院唠家常,夜风清扬过短墙;村姑秀发飘飘起,少妇衣袂舞月光。

(018)霜舞红枫染斜晖,池冷秋凉落叶堆;篱影摇曳炊烟起,牧笛声声牛郎归。

(019)牧笛声声牛郎归,炊烟袅袅玉人回;暖意融融灯照影,深情款款相思谁。

(020)深情款款相思谁,月影柔柔映紫薇;诗笺字字传情意,愁丝淡淡把笛吹。

(021)忘川河畔舞寒烟,忧愁尽抛绿水间;草繁花盛春光好,鸟衔清风艳阳天。

(022)紫衣霓裳舞霜月,陌指轻弹秋水寒;红枫片片残阳血,尘沙吹断杨柳腰。

(023)桃红柳绿三月天,花绽枝头燕翩翩;岛中题诗花月夜,主人挥毫舞银川。

(024)凝桃为蕊点朱唇,眸闪玉影舞乾坤;远观红白枝上绽,方知寒梅傲霜魂。

(0二十5)凝碧碾冰玉为魂,眸珠泪下腮边痕;远闻桃林嘤嘤泣,方觉千古葬花人。

(026)若将妾心比桃魂,水载落花空无痕;三生石上谁之泪,千古殇情诉冰轮。

(027)莫道群芳无花首,洛阳牡丹天下走;宁折不弯遭君贬,千古传奇洁自守。

(028)爱如美酒醉心田,有缘尽折花枝前;来不相惜空落泪,生离难忘伊人颜。

(029)舞龙炫魅胜飞天,影似闪电羞紫燕;众人瞩目风流数,衣袂翩翩嫦娥羡。

(030)清荷残雨拭娇颜,风抚碧叶奏琴弦;绿波粼粼微浪起,馨香阵阵沁芳园。

(031)紫笛悠扬云水间,陌柳轻摇舞蹁跹;丁香花酿相思酒,霜透枫丹赋诗篇。

(032)春残春去春无踪,寒来暑往苦匆匆;惜取光阴莫虚度,黄金皆在书香中。

(033)今生欠我说不清,来生还我一世情,凄风冷雨无人晓,呤叮洋里叹呤叮。

(034)花开花谢花凋零,我流清泪葬花吟,谁道柔情烟云过,清花池边泪盈盈。

(035)子夜墨黑染愁情,君入梦境我清醒,相思漫天遥寄出,飘飘绕绕绕君心。

(036)真心莫让心伤痛,痴情莫让情无踪,一朝好梦与君同,一别如梦太匆匆。

(037)红尘倦倦念念回,寒月如霜流清晖,谁心温暖伊人泪?一梦决绝无语归。

(038)杨花柳絮漫天扬,又是一季好时光,若无彩蝶双飞翼,空把相思阁楼藏。

(039)相思无语淡做愁,浮尘伴世眼泪流。青春已逝红颜老,镜花水月何时休。

(040)无语相思淡做愁,叹断清江上小楼。伤情暂许人惆怅,忍看平湖塞外秋.

(041)漫抚琴弦情难收,静观落花付水流。悲歌一曲随风寄,相思无语淡做愁。

(042)风心邀月醉西楼,闲看流云对联忧。弱柳扶风翩然舞,相思无语浅作愁。

(043)月夜蟋鸣情幽幽,几许冰心扰君忧。枫林深处孤星隐,无语相思淡做愁。

(044)孤灯伴月清泪流,无语相思淡做愁。独卧香榻人难寐,芳心凄凄怨幽幽。

(045)与君惜别泪双流,音容笑貌梦里头。南柯梦醒芳心怨,无语相思淡做愁。

(046)小月流辉风弄影,花间闲渡我听琴,谁人怨曲摧心醉,瘦尽相思化作音。

(047)风中雁唳染长空,游子他乡思念浓。寻梦一生谁作伴,红尘路上几人同。

(048)风中雁唳染长空,山涧溪流穿谷中。荡漾心田愁绪起,举杯遥望满苍穹。

(049)小月流辉风弄影,秋蝉轻唱蛰虫鸣。小楼独坐情丝远,梦里檀郎谁又逢?

(050)风中雁唳染长空,秋水载花依旧东。多少尘缘成往事,春来秋去韶华匆。

(051)青丝染白绽诗花,备课深更烛影斜。扰断肝肠生世梦,成才赤子走天涯。

(052)白露山前彩色妆,伊人留守念情郎。楼栏望月天涯共,欲语邀杯一梦香。

(053)笔恋诗词快意多,浓情似蜜莫蹉跎。挥毫记下人生路,梦回百年来世约。

(054)海阔天高日月长,丹心如火走四方。淡看红尘如烟落,一花独放也清香。

(055)十月秋高日影正,漫步出门仍觉冷。不如蜗居床上眠,看看有谁来入梦。

(056)桃花人面几度红?谁人独立晚风中?莫非崔护灵魂现?流水缘何总向东?

(057)风花雪月自当歌,遍览诗文满江河。更赏豪气冲霄汉,但看群峰也巍峨。

(058)情洒蓝天志未酬,半腔忧怨总难收。满湖一片伤心碧,啼血杜鹃唱枝头。

(059)夜色阑珊伊人梦,伊人梦里起春风。春风吹绿池边柳,天各一方也相逢。

(060)抬眼可见半弯弓,映我心中一朵红。三更独赏唐时月,无须梦里觅芳踪。

(061)一花独放也清香,红尘陌海浪自扬。他年天高望日远,总有丹心照四方。

(062)十月身高影身长,窗寒冷浸半帘霜。蜗居难寐凄风苦,恍然入梦又秋殇。

(063)几缕相思几缕柔,无边秋水月光收。残钩焉能渡心海,惟有千古一梦愁。

(064)云水山乡梦路长,无边秋水也含霜。谁言佛前三生许,轻烟缭绕一注翔。

(065)流水潺涓总向东,为有冬风映日红。人面桃花两相妩,鸿雁锦书寄深宫。

(066)远看群山也巍峨,闲情逸致总是歌。心有凌云壮志舞,气冲霄汉爽豪博。

(067)啼血杜鹃唱枝头,心忧社稷无处收。甘洒一腔丹心血,情系碧空一日柔。

(068)天各一方也相逢,缘来处处是春风。阑珊难洗月色美,桃花香扇两温柔。

(069)青山绿水随心描,水墨丹青任意飘。胸有竹节高峰瞩,眼有千山碧云霄。

(070)无须梦里觅仙踪,人生何处不相逢。上弦眉弓半弯启,不日即可见仙容。

(071)梨花带雨桃花落,片片相思染离愁,谁把红尘都读透,莫让年华随风走。

(072)红尘有梦为谁痴,片片痴心总相疑,心慕紫燕双飞翼,唯恐花落蝶恋迟。

(073)夜半孤梦绕窗台,梦醒不知今何在?欲疑冷霜雪未尽,却是春暖百花开。

(074)情丝如藤爬满墙,春色满园百花香,人隔天涯心惆怅,一恋相思空痴狂。

(075)化蝶双飞凭空忆,冬雪渐融草又碧,指间时光转瞬逝,花落怎怨蝶恋迟。

(076)唯忆流年感怀殇,相思无语泪满堂,紫燕为情归来早,彩蝶恋花诉衷肠。

(077)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只晓今日能自悔,为何当初去为之?

(078)雪花飘飘心忧伤,相思随雪漫天扬,雪伴寒风轻飘荡,千愁万念乱华章。

(079)花容羞涩夜呢喃,水天一色梦阑珊,临风觅影已走远,凭水空思生幽怨。

(080)秋雨翩谴夜闲暇,举步庭前看落花,秋风不知游子怨,一梦潇湘在天涯。

(081)纤眉轻挑潸然泪,回眸玉凝月下垂。红颜今生为谁醉,空留柔情徒伤悲。

(082)中秋月夜登楼台,月满西楼人分开,无心赏花观月夜,笔墨素笺寄情怀。

(083)又是一季桂花开,桂花败了梦伤怀。怎堪柔情不入梦,唯有冷月入梦来。

(084)思绪漫天愁牵挂,一人独行赏晚霞。怎堪不忆昨日事,独倚楼栏遥想他。

(085)七夕星空放光芒,七夕织女会牛郎。七夕编织鸳鸯梦,七夕思念最难忘。

(086)秋雨撩人心很乱,落叶飘零独自寒,夜幕降临倚楼栏,凭空远眺生哀怨。

(087)寂舍孤灯笼柳烟,琉璃夜色不成眠。兰亭淡影青衫逸,独步清愁瘦作绵。

(088)西楼携手满庭芳,平仄诗词绕曲廊。遥寄彩笺心曲路,墨香点点共彷徨。

(089)花开一季心中藏,摇落残红凝月光。催发寒梢冰冻蕊,天长地久是离殇。

(090)霜叶霞红报早寒,倚窗望月梦阑珊。风飞孤影伊消瘦,情意无限苦爱怜。

(091)细雨晓风泣梧桐,凄凉断雁叫西风。相思错付胭脂泪,一曲离殇苦海中。

(092)尘缘落梦伤情怨,纵泪残花逝俏颜。院洒红英烟雾远,绮疏玉女盼君还。

(093)纵泪残花逝俏颜,娇袭百病夜愁眠。空怀对镜娇颜瘦,怎奈情丝落尽闲。

(094)院洒红英烟雾远,秋寒翠影锁幽帘。孤灯寂语声声叹,浅醉凄然入梦圆。

(095)绮疏玉女盼君还,任此孤心断梦前。纵使离别难再聚,今生不悔爱相连。

(096)自入红尘百感伤,魂迷至极梦生凉。长将永夜呼风月,总抱绮情遇冷霜。

(097)安得芳踪空作赋,堪怜寄意枉吟章。一怀坦荡凭心论,不与他人道短长。

(098)斜阳半落起寒烟,几度凭栏望大川。万里旌帆摇月影,一江流水渡归船。

(099)漫托鸿雁长传信,时掬青云好寄篇。暗诺东君重许愿,相知何惧苦心煎!

(100)一秋一别叶舞伤,落尽枝骨迎寒霜;风风雨雨轮回渡,雨雨风风接丰年。

三、急!!!求8篇古典诗词赏析 100-200字左右 不要太多 急!!!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春山外。

欧阳修词作鉴赏

这首词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从游子和思妇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全词以优美的想象、贴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含蓄蕴藉地制造出一种“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情思,一种情深意远的境界。

上片写游子旅途中所见所感。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时令正当仲春。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的景象,都具有多重含义和功能。廖廖数语,便写出了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事件和人物的举动、神情。

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而三、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象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此二句即景设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

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过片两对句,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柔肠”而说“寸寸”,“粉泪”而说“盈盈”,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从“迢迢春水”到“寸寸肠”、“盈盈泪”,其间又有一种自然的联系。接下来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

最后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

此词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由实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层层递进,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长。这种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带来了强烈的美感效果。

●诉衷情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

∽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欧阳修词作鉴赏

这首词以形传神,从人物的外貌转而深入其内心世界,通过描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展现了歌女们痛苦的内心世界。

上片首二句写歌女清晨梳妆:“帘幕卷”,暗示她已起床;轻霜,气候只微寒;因微寒而呵手,可想见她的娇怯;梅妆,是一种美妆,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试梅妆,谓试着描画梅花妆。后二句写她本有离愁别恨,所以把眉画得很长。眉黛之长,象征水阔山长。用远山比美人之眉,由来已久。此处肉于汉伶玄《飞燕外传》:“女弟合德入宫,为薄眉,号远山黛。”又肉于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以上,读者从歌女一番对镜梳妆、顾影自怜的举动中,尤其是从她描眉作“远山长”当中,可以窥见她内心的凄苦和对爱情的渴望。

下片写歌女内心的愁苦。首三句写她追忆往事,哀叹芳年易逝,内心伤感不已。此三句,廖廖数语便道出了女主人公对于自身命运不能自主而只得让美好年华虚度陪人欢笑上的痛楚。结尾三句,以女主人公“拟歌先敛”(刚想开口唱歌又蹙起双眉)、强颜欢笑、寸肠欲断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歌女无法获得幸福生活而为生计被迫卖唱的痛苦心情。

此词写人眉目传神,入木三分,将歌妓的怨嗟和悲苦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足见词人生活体验和艺术功力之深。

●望江南

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

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欧阳修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以蝴蝶为吟诵对象的咏物词。

开头两句写双双对对的江南蝴蝶傍晚的阳光下翩翩飞舞。“身似何郎全傅粉”,何郎,何晏。《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此句以人拟蝶,以何郎傅粉喻蝶的外形美。蝶翅和体表生有各色鳞片和丛毛,形成各种花斑,表面长着一层蝶粉,仿佛是经过精心涂粉装扮的美男子。“心如韩寿爱偷香”,据《世说新语。惑溺》与《晋书。贾充传》载,“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为司空掾。充少女贾午见而悦之,使侍婢潜通音问,厚相赠结,寿逾垣与之通。午窃充御赐西域奇香赠寿。充僚属闻其香气,告于充。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充秘之,遂以女妻寿。”此处也是以人拟蝶,以韩寿偷香喻指蝴蝶依恋花丛、吸吮花蜜的特性。典故随意拈来,妙笔天成,运用得极其生动、贴切。“傅粉”、“偷香”,从外形与内质两方面概写了蝴蝶的美貌与特性,这两句为整首词的词眼。

接着一句“天赋与轻狂”,挽住上片,又启迪下片。“轻狂”者,情爱不专一、恣情放浪也。下片就“轻狂”二字生发,先写傍晚下了一场小雨,雨一停,浪蝶便度翠穿红地忙乎起来。“薄翅腻烟光”一句体物入微,状写精妙,选词用字准确、熨贴。蝴蝶的粉翅是薄而有些透明的,当它沾上雨水之后,翅上的“粉”便变“腻”了。“烟光”指的是雨后的晚晴夕照。斜阳透过沾水发腻的粉翅,显得朦朦胧胧,宛似笼罩一片缥缈的烟雾之中了。轻狂的蝴蝶自有轻狂的朋侣“游蜂”、“飞絮”相伴。蝴蝶伴随狂蜂、飞絮到处宿粉栖香,“长是为花忙”。结句回应了上片的“天赋与轻狂”,以“为花忙”的具体意象点出“轻狂”。“花”字意蕴双关,亦物亦人。全词一纵一收,上下关合,联密而自然。

欧阳修这首咏蝴蝶词,既切合蝶的外形与内质,又不单单滞留蝶的本身,而是以拟人化手法,将蝶加以人格化,亦蝶亦人,借蝶咏人,通过何郎傅粉与韩寿偷香的故事,维妙维肖地把蝶与人的“天赋与轻狂”、“长是为花忙”的特点巧妙地绾合起来,将何郎、韩寿的禀赋一古脑儿倾注专以粉翅搧情、以恋花吮蜜为营生的浪蝶身上,把自然的动物性与社会的人性融合为一体,蝴蝶的形象中集中了风流浪子眠花卧柳、寻欢作乐的种种属性,蝶就成为活脱脱的轻狂男子的化身。反过来,作者又含蓄地讽刺了那些轻狂男子身上过多的动物属性。

●生查子

欧阳修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欧阳修词作鉴赏

此词以男子的口吻,写一女子弹筝的情景,并其中渗入爱情与离愁。

上片描写从前女子与情郎相聚时弹筝的情景。

起首一句好似一个特写镜头,先画出这位女子的娇容美态。此时她仿佛坐筝前,旁边站着一位英俊少年。弹筝之前,她娇羞怯怯,理了理头发。“整翠鬟”三字把她内心深处一股难名状的激动感情恰当地反映出来。下面“得意频相顾”一句,是写这女子弹筝弹到高潮,她的感情已和筝声溶为一片,忘记了方才的羞怯,不时地回眸一顾,看看身旁的少年。这是用白描的手法表现演奏者与欣赏者的感情交流。

“雁柱”二句具体地描写筝声。唐宋时筝有十三弦,每弦用一柱支撑,斜列如雁行,故称“雁柱”“一一春莺语”,系以莺语拟筝声。白居易《琵琶行》云:“间关莺语花底滑。”韦庄《菩萨蛮》云:“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似为此句所本。前一句以“雁行”比筝柱,这一句以“莺语”状筝声,无论视觉和听觉上都给人以美感。而“十三”、“一一”两组数字,又使人觉得女子的十指一一按动筝弦,轻拢慢捻,很有节奏。随着十指的滑动,弦上发出悦耳的曲调。这里,词人着一“语”字,又进一步拟人化,好象这弦上发出的声音倾诉女子的心曲。

下片写而今两情隔绝,凄苦难禁。“娇云”二句,语本宋玉《高唐赋》,暗示他们弹筝之后曾有一段幽会。然而好景不长,他们很快分离了。着以“容易”二字,说明他们的分离是那样的轻易、那样的迅速,其中充满了懊恼与怅恨,也充满了怜惜与怀念之情。“梦断知何处”,表明他们的欢会象阳台一梦;然而鸳魂缥缈,旧梦依稀,一觉醒来,仍被冷冷清清的氛围所笼罩。

结尾二句,写男子深院独处,黄昏时刻,谛听着窗外的雨声。阵阵急雨,敲打芭蕉,这是男子回忆中产生的错觉,也是他迫促烦躁心情的写照,同时又表现了孤栖时刻幽寂凄清的况味。雨声即为筝声,这样的筝声,最易触动愁绪。

这首词巧妙地运用了哀乐对比。上片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明快的节奏;下片则情深调苦,表现了孤单寂寞的悲哀。以乐景反跌哀情,故哀情更为动人。词中正面描写弹筝的女子,而以英俊少年作侧面的陪衬;上片中写这男子隐约场,下片中则写女子回忆中出现,虚实相间,错综叙写,词中的感情就不会变得单调。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如以“雁行”比筝柱,以“莺语”拟筝声,以“娇云”状远去的弹筝女子,以雨打芭蕉喻筝中的哀音,或明比,或暗喻,都增加了词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词作鉴赏

这首词与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头两句写元霄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满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此词既写出了伊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写法上,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这种文义并列的分片结构,形成回旋咏叹的重叠,读来一咏三叹,令人感慨。

●渔家傲

欧阳修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

酒盏旋将荷叶当。

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

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沙滩上。

欧阳修词作鉴赏

此词以清新可爱而又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描写一群采莲姑娘荡舟采莲时喝酒逗乐的情景,塑造出活泼、大胆、清纯的水乡姑娘形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

首句“花底忽闻敲两桨”,“闻”字、“敲”字,不写人而人自现,“桨”字不写舟而舟自,用“花底”二字映衬出了敲桨之人,是一种烘托的手法,着墨不多而蕴藉有味。第二句“逡巡女伴来寻访”,方才点明了人和人的性别。“逡巡”,顷刻,显示水乡女子荡舟技巧的熟练与急欲并船相见的心情,人物出场写得颇有声势。“酒盏”句,是对姑娘们喝酒逗乐的描写,是一个倒装句,即“旋将荷叶当酒盏”的意思,倒文是为了协调平仄和押韵。这个“旋”二字,与上面的“忽”字、“逡巡”二字,汇成一连串快速的行动节奏,表现了姑娘们青春活泼、动作麻利的情态,惹人喜爱。

“酒盏”句写荷叶作杯。据说是把荷叶连茎摘下,叶心凹处,用针刺破,一手捧荷叶注酒凹处以当酒杯,于茎端吸饮之。隋殷英童《采莲曲》云“荷叶捧成杯”,唐戴叔伦《南野》云“酒吸荷杯绿”,白居易《酒熟忆皇甫十》云“寂寞荷叶杯”等,都是指此。荷香万柄、轻舟荡漾中间,几个天真烂漫的姑娘,用荷叶作杯,大家争着吮吸荷杯中的醇酒,好一幅生动而富有乡士气息的女儿行乐图!接着轻荡莲舟,碧水微波,而荷杯中的酒,也微微摇动起来,映入了荷花的红脸,也映入了姑娘们腮边的酒红,一似红浪时生。

下片第一、二二句“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是从花、酒与人三方面作交错描述。花的清香和酒的清香相互混和,花的红晕和脸的红晕相互辉映。花也好,人也好,酒也好,都沉浸一片“香”与“红”之中了。这就把热闹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然而第三句“醉倚绿阴眠一饷”笔锋一转,热闹转为静止。又拈出一个“绿阴”的“绿”字来,使人视觉和听觉上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和音响的对比,从而构成了非凡的美感。下面两句笔锋又作一层转折,从“眠”到“醒”;由“静”再到“动”,用“惊起”二字作为转折的纽带。特别是这个“惊”字,则又是过渡到下文的纽带。姑娘们喝醉了酒,荷叶的绿阴中睡着了,而船因无人打桨随风飘流起来,结果沙滩上搁浅了。“惊起”是言醒来看到了这个令人尴尬的场面,这样既坐实一个“醉”字,又暗藏一个“醒”字。

这首词妙起、承、转、合脉络清晰;更妙其风格清新、言语含蓄而又设境秾艳,词风健康明朗、生动活泼,是少有的佳作。

●蝶恋花

欧阳修

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露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欧阳修词作鉴赏

此词以通俗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明快的节奏,曲折深婉地表现了越女采莲的动人情景。

起首三句即点明人物身份和活动环境,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少女美丽的荷塘里,用灵巧的双手采撷莲花。她们的衣着颇与文献记载相符——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乐考》云:宋时教坊有采莲舞队,舞女们均“衣红罗生色绰子(套衫),系晕裙,戴云鬟髻,乘彩船,执莲花”。这里词人只是抓住舞女服饰的一部分,便把她们的绰约丰姿、婀娜舞态勾勒出来,笔法至为简练。“暗露双金钏”一句写得更好,富有一种含蓄的美、朦胧的美。玉腕上的金钏时隐时露,闪闪烁烁,便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美感,若是完全显露出来,即毫无意味了。以下两句分别写采莲姑娘的动作和表情,明白晓畅的语言中蕴藏着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感情,语浅意深,以俗为雅。以荷花比女子,唐宋词中屡见不鲜。李珣《临江山》云:“强整娇姿临宝镜,小池一朵芙蓉。”陈师道《菩萨蛮》云:“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开。”但它们都离开了荷塘的特定环境,没有具体的形象作为陪衬,而且格调不高。这里的“照影摘花花似面”,俗中见雅,形象逼真。它的精神实质是较高雅的,可以娱悦和陶冶人们的性情。就意义来讲,这句话写的是采莲女子先是临水照影,接着伸手采莲,然后感到花如人面,不忍去摘。由于层次多,动作性也很强,故很容易揭示人物的内感情。“芳心只共丝争乱”一句,便是表现人物的内心矛盾。芳心,是形容姑娘们美好的心灵。“丝”字指采摘莲花拗断莲梗时从断口中拉出来的丝,即温庭筠《达摩支曲》所云“拗莲作寸丝难绝”的丝。随事生发,信手拈来,以此丝之乱拟彼心之乱,构想绝妙。

下片场面渐渐变得紧张。天晚了,起风了,荷塘上涌起阵阵波涛。采莲船风浪中颠簸、挣扎,有的竟被风浪冲散,似乎只剩下一个采莲姑娘。“鸂鶒滩头风浪晚”七个字渲染出一种紧张气氛。鸂鶒是一种类似鸳鸯的水鸟,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称紫鸳鸯。接着词笔转而写采莲姑娘寻找失散的伙伴。“露重烟轻”,是具体地描绘暮色。此时天幕渐渐暗下来,暮色苍茫,能见度极低,也许失散的伙伴相去不远,但采莲姑娘却找不到她们。其焦急之情,仓皇之状,令人可以想见。

结尾之前,词情有一个跳跃,上面说姑娘寻找伙伴,但到底找到了没有,词人未作具体交代。根据“隐隐歌声归棹远”一句来看,她们已快乐地回家,当然是找到了;而“离愁引著江南岸”,则似若有所失,又象是没有找到。境界迷离惝恍,启人遐想,曲终而味永,正是这首词的妙处。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欧阳修词作鉴赏

欧阳修的这首《玉楼春》是离别词,写得既深婉又层深,既含蓄又充满激情,堪称言尽而意永的佳作。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的满城春色的地方。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秾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送过来的阵阵花香。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空中,随处可见。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丝苦苦地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笔锋转入抒写别离。

下片继续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作者只写旅途一瞥,用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描写旅途中的春山:只见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而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这儿人烟稀少,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感到寂寞,他夜不成眠,望月思人,终于迸发出了“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的叹息,使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喷薄而出。词至此戛然而止。

●临江仙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欧阳修词作鉴赏

此词写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起后楼外楼内的景象,几乎句句写景,而情尽寓其中。

柳何处,词人不曾“交待”,然而无论远近,雷则来自柳的那一边,雷为柳隔,音量减小,故曰“轻雷”,隐隐隆隆之致,反异于当头霹雳。雷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难分彼此。雨来池上,雷已先止,唯闻沙沙飒飒,原来是“雨声滴碎荷声”。奇不两个“声”字叠用。奇雨声之外,又有荷声。荷声乃其叶盖之声。又着“碎”字,盖为轻雷疏雨,雨本一阵,而因荷承,声声清晰。

雨本不猛,旋即放晴故曰“小楼西角断虹明”。断虹一弯,忽现云际,则晚晴之美,无以复加处又加一重至美。又只下一“明”字,而断虹之美,斜阳之美,雨后晚晴的碧空如洗之美,被此一“明”字写尽,因为它表现了极其丰富的光线、色彩、时间,境界深远。断虹现于小楼西角。由此引出上片闻雷听雨之人。其人独倚画阑,领此极美的境界,久久不曾离去,一直到天边又见了一钩新月,宛宛而现。“月华生”三字,继“断虹明”三字,美上增美,其笔致温丽明妙,匪夷所思。

下片继月华生而再进一层,写到阑干罢倚,人归帘下,夜深了。凉波比簟纹,已妙极,又下“不动”字,下“平”字,写透静处生凉之境。水晶枕,加倍渲染画栋玉钩,是以精美华丽之物写理想的人间境界。而结以钗横,则写出夏夜人不寐的情状。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1014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