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绝句古诗配图(关于秋天的诗句配图画(关于秋天的古诗并配画))

绝句古诗配图(关于秋天的诗句配图画(关于秋天的古诗并配画))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5-02-24    点击:  227 次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绝句古诗配图,以及关于秋天的诗句配图画(关于秋天的古诗并配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一、乡春古诗的插画-村晚的诗配画怎么画

关于乡村的诗句和插画

1.有哪些描写乡村的古诗还要插画

1、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2、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有约》4、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5、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6、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乡村四月》7、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8、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10、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11、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1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3、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1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15、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采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16、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1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8、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19、茅檐细雨湿炊烟,江路清寒欲雪天。不爱相公金络马,羡他亭长白篷船。

——陆游《小舟白竹篷盖保长所乘也偶借至近村戏作》20、鸡唱三声天欲明,安排饭碗与茶瓶。良人犹恐催耕早,自扯蓬窗看晓星。

——--华岳《田家》21、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22、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23、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2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2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26、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徐矶《新凉》27、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28、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9、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归嵩山作》30、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31、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青溪》32、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

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

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许浑《村舍》33、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

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苏轼《山村五绝》34、木杪田家出,城阴野迳分。

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

夕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王安石《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35、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王建《雨过山村》36、茅舍槿篱溪曲。

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开,门外春波荡绿。

听织,声促。轧轧鸣梭。

2.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词和它的插画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3.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词和它的插画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你在课外积累了哪些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词,选择其中一首写下来,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关于乡村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白朴《天净沙·秋》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6.清平乐村居插图诗句

平乐·村居①辛弃疾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⑤溪东,中儿正织⑥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⑦,溪头卧剥莲蓬。注释①村居:选自《稼轩长短句》。

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

②茅檐:指茅屋。③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④相媚好:互相说喜爱要好的话。⑤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⑥织:编织。⑦无赖:这里是顽皮的意思。

古词大意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青草相映,更显得碧清可爱。不知是谁家的两位斑斑白发的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语对话,互相取悦,语调柔媚亲昵。

村晚的诗配画怎么画

村晚的诗配画的画法如下:

1、首先画一个边框,在底部画一些小草,左下角画一头牛,牛背上画一个小朋友。

2、然后在右上角画一个月亮,顶部画一个方形的边框,中间画上草地和河流,背景画一些大山。

3、接着开始上色,右上角的月亮用黄色涂,左下角的牛用棕色涂,小朋友用黄色、红色和蓝色涂,草地用绿色涂,河流用蓝色涂,大山用灰色涂,中间的边框用橘色涂。

4、最后在边框内写上古诗,整理一下画面,村晚古诗配画就画好啦!

插画的目的以及意义:

插画的目的是起到艺术欣赏作用或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意义是使文字意念变得更明确清晰。插画是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真实的生活感、直观的形象性、美的感染力,已广泛用于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手绘插画需要美术功底要求最高、应用广、展现内容丰富。

古诗的插图怎么画

古诗的插图画法如下:

1、先在画纸的左侧画出来一个诗人的形象,可以是背影。

2、画出诗人脚下的石头,代表瀑布旁边。

3、接着画出来天空的云朵,三四朵云彩即可,飘散在画纸的右边。

4、在右侧画出来瀑布的样子,并将瀑布周围补充完整。

5、最后开始上色,诗人用棕色、绿色和黄色涂,瀑布用湖蓝色涂,山石用深蓝色和浅蓝色涂。这样一幅古诗配图简笔画就完成了。

插图也称为插画,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插图是运用图案表现的形象,本着审美与实用相统一的原则,尽量使线条,形态清晰明快,制作方便。插图是世界都能通用的语言,其设计在商业应用上通常分为人物,动物,商品形象。

人物形象:插图以人物为题材,容易与消费者相投合,因为人物形象最能表现出可爱感与亲切感,人物形象的想象性创造空间是非常大的,人物的脸部表情是整体的焦点,因此描绘眼睛非常重要。运用夸张变形不会给人不自然不舒服的感觉,反而能够使人发笑,让人产生好感,整体形象更明朗,给人印象更深。

插画作用

1、用图示的方法展示正文的内容,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2、作文字部分的补充。

3、能表述复杂的科技问题,减少文字叙述。

4、文图并茂,美化版面。

二、古诗配画 |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一生坎坷,忧国忧民,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懂得欣赏美、可以用诗歌描绘美的人。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山水画。

古诗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

多么秀丽,

春风一吹,飘来了花草的香气

泥土融化后,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诗句注释

(1)迟日:指春天。“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2)泥融:冬天的时候,因为寒冷,土地都被冻住了。到了春天,气温升高,暖和起来,冻住的泥土都融化了,变得又湿又软。

(3)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的叫鸳,雌的叫鸯,它们一般都是成双成对的生活在一起的,所以,在咱们中国的文化里,常常用鸳鸯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

看图学诗

本诗配图版权归《天马诗绘》所有

赏析

这首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调清新,意境明丽,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春风花草香”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阳光、山河、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泥融飞燕子”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沙暖睡鸳鸯”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知人论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创作背景:当由于“安史之乱”,杜甫生活在盛唐政风日下、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的时代,空有远大的抱负也无法得以实现。公元759年,杜甫毅然辞官,一路西下,来到四川成都,居于浣花溪畔。并在那里建立草堂一座,在成都生活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得以平定,杜甫的心情甚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名家点评

《杜诗详注》:扬慎曰:绝句者,一句一绝,起于《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是也。今按此诗,一章而四时皆备。杜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四句似之。(五言绝句)大约散起散结者,一气流注,自成首尾,此正法也。若四句皆对,似律诗中联,则不见首尾呼应之妙。必如王勃《赠李十四》诗:“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皆语对而意流,四句自成起讫,真佳作也。……莫谓“迟日”一首,但似学堂对句也。

《鹤林玉露》:杜少陵绝句云:“迟日江山丽……沙暖睡鸳鸯。”或谓此与儿童之属对何以异。余曰:不然,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于此而涵泳之,体认之,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大抵古人好诗,在人如何看,在人把做甚么用。

《艺苑卮言》:谢茂榛论诗,五言绝以少陵“日出篱东水”作诗法。又宋人以“迟日江山丽”为法。此皆学究教小儿号嗄者。

《唐诗笺注》:有惜春之意,有感物之情,却含在二十字中,妙甚。

诗词典故-“鸳鸯”

关于鸳鸯,还有很多的故事,比如在《搜神记》里有一则《韩凭夫妇》:

说宋国有个人叫韩凭,他在国王手下做官。韩凭的妻子很漂亮,国王就想占为己有。但是,韩凭夫妻两个相亲相爱,誓死不屈。所以,先是韩凭自杀了,后来韩凭的妻子也自杀了。韩凭的妻子还给国王留下了遗言,希望国王能发个善心,把他们夫妻合葬在一起。可是啊,这个国王很坏,他叫人把韩凭夫妻分开埋,两座坟之间隔了很远的距离,这家伙还说:“你们夫妻不是相亲相爱吗?如果你俩的坟墓能够自动合在一起,我就再也不阻止你们了!”你想啊,这可能吗?不过,神话故事就是神话故事,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在韩凭夫妻的两座坟上分别长出了一棵树,这树生长速度非常快,而且是朝着相对的方向生长,没过几天,树根、树枝就长到了一起。在树上,还出现了一雌一雄两只鸳鸯,整天待在一起,发出哀鸣,也不离开。人们都说,这鸳鸯,就是韩凭夫妻的灵魂变成的。

在被称为“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这首诗里,当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都自杀了之后,也有相似的内容: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配图线稿打印

本诗配图版权归《天马诗绘》所有

备注:本文综合整理自古诗文网等诗词网站,参考资料:

1、马玮.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杜甫: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162-164

2、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33-534

3、傅德岷.唐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183-185

三、关于秋天的诗句配图画(关于秋天的古诗并配画)

1.关于秋天的古诗并配画

《秋晚江上遣怀》唐·杜牧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河西送李十七》唐·高适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立秋日登乐游园》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秋天的古诗有哪些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3、《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8、《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9、《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1、《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2、《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13、《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4、《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5、《秋日》【唐】耿玮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16、《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7、《秋夜曲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8、《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9、《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3.描写秋天的诗并配画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榈庭:榈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唐·杜甫《秋兴八首》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落照:夕阳西下。唐·钱起《题苏公林亭》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绿芜:绿草。合:长满。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唐·白居易《司马宅》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怂恿。刘禹锡《秋词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宫中的台阶。唐·杜牧《秋夕》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

4.描写秋天古诗配画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急,要秋天的配画诗

描写秋天的诗:《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秋天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沪杭车中》徐志摩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一九二八年)《私语》徐志摩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一颗憔悴的秋柳里,一条怯懦的秋枝上,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秋月呀》徐志摩秋月呀!谁禁得起银指尖儿浪漫地搔爬呵!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可不是禁不住它玉指的抚摩,在那里低徊饮泣呢!就是那:无聊的云烟,秋月的美满,熏暖了飘心冷眼,也清冷地穿上了轻缟的衣裳,来参与这美满的婚姻和丧礼。(一九二二年十月六日)《秋月》徐志摩一样是月色,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云堆里升起——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它展开在道路上,它飘闪在水面上,它沉浸在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水底;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中呼吸,它抚摸着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在宿鸟的继续的呼声里,想见新旧的鬼,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眼珠放着光,咀嚼着彻骨的阴凉:银色的缠绵的诗情如同水面的星磷,在露盈盈的空中飞舞。听那四野的吟声——永恒的卑微的谐和,悲哀揉和着欢畅,怨仇与恩爱,晦冥交抱着火电,在这幽绝的秋夜与秋野的苍茫中,“解化”的伟大在一切纤微的深处展开了婴儿的微笑!(一九三0年十月)《秋天的梦》戴望舒迢遥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

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一九三一年一月)《霜花》戴望舒九月的霜花,十月的霜花,雾的娇女,开到我鬓边来。

装点着秋叶,你装点了单调的死,雾的娇女,来替我簪你素艳的花。你还有珍珠的眼泪吗?太阳已不复重燃死灰了。

我静观我鬓丝的零落,于是我迎来你所装点的秋。(一九三五年十月)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杜甫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秋风萧瑟,寒波涌起.-----曹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阴山.------严武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波镜未磨.-----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处,孤客最先闻.-----刘禹锡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含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张说北风吹白。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1014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