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屈原的一首4句诗(纪念屈原的诗句古诗)

屈原的一首4句诗(纪念屈原的诗句古诗)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5-02-24    点击:  228 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屈原的一首4句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纪念屈原的诗句古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纪念屈原的诗句古诗

1、《离骚》作者:陆龟蒙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

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这首诗运用双关、夸张等表现方法,使全诗更具有表现力和战斗力。短短二十个字,抵得上一篇战斗的檄文,矛头直指那些邪曲小人。

2、《端午》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奠,但是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轻而易举地洗刷干净的。

3、《祠南夕望》杜甫

百丈牵江色辩闷,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正判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诗人运用想象、用典等写作手法,对屈原进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报效国家的无奈。

4、《太和初靖恭里感事》许浑

清湘吊屈原,垂泪撷_蘩。

谤起乘轩鹤,机沉在槛猿。

乾坤三事贵,华夏一夫冤。

宁有唐携清弯虞世,心知不为言。

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屈原没有遇到明君的同情和惋惜。

5、《夜泊湘江》于武陵

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

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

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

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

“楚树”、“湘水”、“孤舟”等景物的出现为全诗奠定了悲愁的感情基调。

二、关于屈原的四字诗句

1.屈原的诗

九歌【简介】《楚辞》篇名。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国殇》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

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楚辞》篇名。关于它的来历,王逸认为是屈原仿南楚的民间祭歌创作的。

朱熹认为是屈原对南楚祭歌修改加工,“更定其词”(《楚辞集注》)。胡适则认为《九歌》乃古代“湘江民族的宗教歌舞”,“与屈原传说绝无关系”(《读楚辞》)。

今人多取朱说。《九歌》由于以民间祭歌为基础,所以具有楚国民间祭神巫歌的许多特色,《汉书·地理志》说:“(楚地)信巫鬼,重淫祀。”

《吕氏春秋·侈乐》也说:“楚之衰也,作为巫音。”所谓“巫音”,即巫觋祭神的乐歌,这是《九歌》与屈原其他诗篇的不同之处。

但是,作品中如“载云旗兮委迤”、“九嶷缤兮并迎”、“□吾道兮洞庭”等诗句,“老冉冉”、“纷总总”等习用语,又与屈原其他诗作一脉相通。因此,它应当是屈原诗歌艺术整体中的有机构成部分。

《九歌》图卷宋代李公麟作《九歌》图·东皇太一元代张渥作【作者简介】屈原(前340年-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

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

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 1篇。

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名称由来】“九歌”名称,来源甚古。

除《尚书》、《左传》、《山海经》所称引者外,《离骚》中有“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乐”,《天问》中有“启棘宾商,九辩九歌”诸语。各书所说到的“九歌”内容虽有种种演化,但可证“九歌”乃是传说中很古的乐章。

至于屈原用它作为篇名,似乎不会跟远古“九歌”的章数有关,也不一定跟古代“九歌”的曲调相同。可能是取其“娱神”这一点,再结合《离骚》所说的“康娱”、“□乐”的意思,基本上属于新歌袭旧名的类型。

【内容简介】《九歌》包括11章,前人为了使它们符合“九”的成数,曾作过种种凑合。如清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主张《湘君》、《湘夫人》并为一章,《大司命》、《少司命》并为一章。

《闻一多》《什么是九歌》主张以《东皇太一》为迎神曲,《礼魂》为送神曲,中间九章为“九歌”正文。但多数人的意见,以“九”为虚数,同意汪瑗《楚辞集解》、王夫之《楚辞通释》之说,认为前十章是祭十种神灵,所祭的十种神灵,从古代人类宗教思想的渊源来考察,都跟生产斗争与生存竞争有密切关系。

十种神灵又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天神——东皇太一(天神之贵者)、云中君(云神)、大司命(主寿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东君(太阳神);②地□——湘君与湘夫人(湘水之神)、河伯(河神)、山鬼(。

2.屈原写的四句的古诗有哪些

屈原没有写的四句的古诗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3.有关屈原写的三首只有四句的诗

《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4.形容“屈原”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宁为玉碎[ nìng wéi yù suì ]

宁做玉器被打碎,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2.宁死不屈 [ nìng sǐ bù qū ]

宁愿死也不屈服。

3.视死如归[shì sǐ rú guī]

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4.坚贞不屈[jiān zhēn bù qū]

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5.威武不屈[wēi wǔ bù qū]

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三、屈原写的诗,要四句的!谢了

屈原没有写过四句诗,他所作的都是词,最短的词是这首《九歌·礼魂》。

《九歌·礼魂》

作者:屈原

成礼兮会鼓;

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

长无绝兮终古。

译文:

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

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

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一说此篇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另一说认为屈原写作这篇祭诗的背景是在楚国两次大败于秦之后,内容与《国殇》的联系(魂与殇),所处于《国殇》之后,可以认定它是相当于《国殇》的乱辞的卒章,而非《九歌》“送神曲”。

此诗在《九歌》在最短,几乎接近诗里的“风”诗,但寥寥数语,却把一个盛大集会的场面描写得如此激越和恢宏。随着激烈的鼓点和舞步,传递香草做着游戏上神灵快乐(这就达到了祁神许愿的目的)。

好了,关于屈原的一首4句诗和纪念屈原的诗句古诗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1015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