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什么(时代)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什么是古体诗 什么是近体诗)

什么(时代)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什么是古体诗 什么是近体诗)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3-30    点击:  298 次


什么(时代)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

网上有关“什么(时代)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是古体诗 什么是近体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古体诗也称古风,是相对于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或今体诗)而言的一种古典诗体。因为格律诗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诗体,所以唐代人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而古体诗在唐以前就有,虽然唐代人予以了一定的规范,但基本上保留了唐以前的诗体风格,故唐代人称这种诗体为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因此这种诗体是不必讲究平仄的(也有讲究平仄的,但为数很少)。为了使这种诗体更加容易朗朗上口,唐代人加上了押韵的概念,但其要求也是很宽松的。在一首古体诗诗中,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转韵(就是开始押一个韵部的韵脚,以后随着自己的需要,可以转押其他韵部的韵脚),因此一首古体诗可能会押很多的韵(一韵到底的诗也有,为数也不多)。另外,古体诗的句数是不限的,也根据作者自己的需要而定。

古体诗的特点

也许有人会说古体诗比格律诗好写,其实不然;诗歌(无论是中外古今哪一种诗体)都讲究立意要新。就格律诗而言,如果立意稍逊,而句子对仗工整新颖,尚有看点(当然格律诗也很追求立意,这只是退一步而言);如果一首古体诗立意不新,整篇就索然无味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写好现代诗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古体诗的分类

前面曾经讲过,从诗体的形式上,古体诗大致可以分为五言古体,七言古体,乐府体(也称杂体)。五言古体的特点是通篇以五言为主(一句五个字),七言古体的特点是通篇以七言为主(一句七个字),乐府体的每一句的字数长短不一。

古体诗的用韵特点

古体诗是不必讲究平仄的。用韵虽然也没有限制,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以作为参考的(当然这些规律不是一定要遵循的,也是根据作者的需要来定)。

一是在意思转折处转韵;当叙述的意思一变的时候,往往应该转为其他韵部来押韵,这样一来,语气得到了加强,通篇的层次也分明,而且显得错落有致。

二是在叙述高兴,使人兴奋的意思时,往往使用平声韵;当叙述悲怨,愤怒的意思时,往往使用仄声韵。

三是除了偶数句押韵以外,奇数句也可以押韵(格律诗除了首句入韵的以外,奇数句是不能押韵的)。

琵琶行是古体诗

什么是古体诗 什么是近体诗

古体诗概述 作者:景慧颖

古体诗又被称为“古风”,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

首先,它在句数上是没有约束的,长短有时也是参差不齐的。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再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其次,古体诗每一句到底使用几个字是没有特殊规定的。有用两个字的,例如上古时期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春秋时期的《诗经》又以四言为主。例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后来魏晋时期,五、七言诗 成为主流。《古诗十九首》和“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人的诗歌作品大多如此。例如曹植的《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 再次,古体诗用韵较宽,这样可以增加诗歌创作的自由度,对于词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选择。并且转韵方式也是多样化的。例如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这首诗除了开头的两句一韵之外,剩下的都是三句一韵。

最后,古体诗一般不使用对仗艺术手法。例如杜甫的《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种随意运用字词的古体诗在近体诗出现之前,是较为普遍的 。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是什么?

本文中,我为大家整理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相关内容,有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风。在中国唐朝之前的诗,往往都称为古体诗,唐朝之后,就称为近体诗。它们的区别在于:古体诗是一种较少拘束的诗体,多半是字数不拘的偶数句,不严格讲究平仄与对仗,也不讲究韵脚。

还有相当一部分唐朝或之后的诗作故意依古体而不依今体,也属于古体诗。古体诗最基本的体裁是五言古诗,以及七言古诗。全部体裁则可分为七种:四言、五言、七言、五七杂言、三七杂言、三五七杂言、错综杂言。此外,乐府通常也归类为古体诗。

目前,中国最广为人知的古体诗多为五言诗或七言诗,代表作有《古诗十九首》、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白的诸多古风、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琵琶行》等。四言诗有曹操的《观沧海》/杂言诗有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等。

什么是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近体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有很多讲究。从字数上看,可以分成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六言诗很少见的)。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成五言和七言两类。

律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的特点: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

绝句比律诗字数少一半。五绝只有二十字,七绝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可以分成律绝和古绝两类。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用平韵,也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这一类。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相当于半首律诗,所以可以归入近体诗。

以上是我为大家整理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古体诗(或“古风”):该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杂言(如李白《蜀道难》)等。?古体诗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近体诗有两种,一种是“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一种则是“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扩展资料

1、古体诗的特点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

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2、近体诗的特点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百度百科-古体诗

百度百科-近体诗



古体诗跟乐府诗之差别?

古体诗,是中国诗的一种。又称古风。有下列几种定义

最基本的说法:是指年代古久到作者,诗体等都已不可考的诗词,一般就称之为古体诗。最早的古诗据称为:「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较学术的定义

在中国唐朝之前的诗,往往都称为古体诗,而唐朝之后,就称为近体诗。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古体诗是一种较少拘束的诗体,多半是字数不居的偶数句,不严格讲究平仄与对仗,也不讲究韵脚。

其他定义

有时古体诗又被定义为六朝以前通行的诗体,但这个定义目前比较少用,因读者往往会不知"六朝"以前是否包括六朝。若明确的讲,应是唐朝以前。

唐宋时的诗如果符合学术上定义'多半是字数不拘的偶数句,不讲究平仄与对仗,也不讲究韵脚',是否能叫古体诗,这一点尚有争议。

因此古体诗事实上仍有诗体与作者的基本资料,最基本的体裁是五言古诗,以及七言古诗。全部体裁则可分为七种:四言、五言、七言、五七杂言、三七杂言、三五七杂言、错综杂言。此外,乐府通常也归类为古体诗。

我们现在说的古体诗又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包含所有不合律的诗,狭义指不合律又不入乐的(入乐的古体诗叫乐府诗),而我们现在说的「古体诗」大多时候是指「狭义古体诗」。正因为古体诗中包括了古诗与乐府诗,所以两者很容易混淆。一般说来,乐府和古诗在形式与内容上是略有差别,古诗的作者多为士大夫,格律多为五言七言,内容多抒情,风格温雅;乐府的作者多来自民间,格律多长短句,内容叙述,风格遒劲。「乐府」原为秦汉时代所设立的主管音乐之机构,后世沿用此名把入乐(配乐歌唱)的诗称为乐府诗,到了更后期诗人往往拟古代的乐府诗按题作诗,虽不入乐但仍具乐府诗的风格,因此也称为乐府(新乐府继承旧乐府的社会写实风格但不继承音乐性)。原本我们可以是否入乐作为简单的区别,但乐府演变到后来,也有不入乐了,因此,两者已经不易区隔,不过,后世仿作者,题目仍会多以「行」、「歌」 、「吟」、「弄」、「曲」、「辞」、「谣」、「怨」等为题,故大抵一看即知。

乐府的名称,起源于西汉,汉惠帝时设乐府令,汉武帝时立乐府署,当时是音乐的官府。由于该官署是采集赵国、秦国、楚国各地的歌谣,后人便以乐府或乐府诗作为民歌的代称。汉以前的民歌,称风、辞,如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九歌, 乐府最早称「歌诗」,也就是可以歌唱的诗。其后文人也大量仿制民歌来写诗,于是有民间无名氏的乐府和文人乐府的区别。唐朝新定诗格(唐崔融):乐府者,选其清调合律,唱入管弦,所奏即入之乐府聚之。如《塘上行》

、《怨诗行》、《长歌行》、《短歌行》之类是也。

由于乐府是合乐的声诗,以后凡是可传唱的诗歌,都可称为乐府,因此乐府不仅是齐言的诗,连长短句的词、曲,也称为乐府,如苏轼的东坡乐府、张可久的小山乐府等便是。

古代乐府是合乐的诗,如今曲谱的部分已失传,惟歌词流传下来,今从标题上,依然可以看出合乐的痕迹,如标题上有歌、行、吟、曲、乐、弄、操、引等字眼的,便是合乐的乐府诗。两汉乐府诗的特色,在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故多长篇的叙事诗,如陌上桑、孤儿行、孔雀东南飞等;六朝乐府大都是「缘情而绮靡」的小诗,故大半为抒情诗,如子夜歌、华山畿、襄阳乐等;唐朝以后又有「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但那是不合乐的乐府诗。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首在"唐诗三百首"中归类为七言古诗。虽不入韵,但《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写诗在于传意起兴,得意可以忘形,得意自然也可以忘韵。

重点是:既未入韵则不合律,且归为古诗,则表示未入乐。但因是"歌"所以是可说是狭义乐府。

说错是"虽然是歌,但只可说是狭义的古体诗" 而非乐府。

唐诗就是近体诗,绝不可押仄声韵,除了34首五言绝句是仄声韵外,其余皆为平声韵。这34首也有人称之为"五言古绝",总之,只能押平声。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是什么?

1、古体诗(或“古风”):该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杂言(如李白《蜀道难》)等。古体诗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近体诗有两种,一种是“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一种则是“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扩展资料

1、古体诗的特点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

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2、近体诗的特点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体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近体诗

关于“什么(时代)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113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