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殷尧藩原文_翻译及赏析)
-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网上有关“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殷尧藩原文_翻译及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同州端午》——唐代: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释义: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
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2、《和端午》——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释义: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3、乙卯重五诗作者陆游朝代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译文: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4、《午日观竞渡》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译文:
端午节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5、《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译文:
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
殷尧藩原文_翻译及赏析
诗句: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浣溪沙·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贝琼《已酉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碧艾香蒲处处忙。 —— 舒頔《小重山·端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端午节诗歌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3、竞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4、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5、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6、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7、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8、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
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殷尧藩 文学成就 著有《忆江南》30首,被白居易赞为“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现在这组诗已不存。殷尧藩早年贫困失意,后来为官又做隐士,其诗既有个人遭际的牢骚,也有从军建功立业的企望。其中写羁旅生活较为深切。《全唐诗》存其诗1卷。 殷尧藩的诗文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唐代·殷尧藩《端午日》
端午日
唐代 :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节 , 感叹 , 人生 窗户尽萧森,空阶凝碧阴。不缘冰雪里,为识岁寒心。——唐代·殷尧藩《竹》
竹
唐代 : 殷尧藩
窗户尽萧森,空阶凝碧阴。不缘冰雪里,为识岁寒心。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唐代·殷尧藩《同州端午》同州端午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端午节归乡 查看更多殷尧藩的诗文>>
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一一李隆基《端午》
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一一苏轼《浣溪沙:端午》
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一一陆游《乙卯重五诗》
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一一殷尧藩《端午日》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一一边贡《午日观竞渡》
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一一苏轼《浣溪沙端午》
7、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一一贝琼《已酉端午》
8、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一-文天祥《端午即事》
9、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一一杜甫《端午日赐衣》
10、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一一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1、碧艾香蒲处处忙。一一舒顿《小重山端午》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一一赵蕃《端午三首》
1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一一权德舆《端午日》
14、菖蒲酒美清尊共。一一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
1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6、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17、空惆怅,谁复吊沅湘。一一舒顿《小重山端午》
18、五色新丝缠角粽。一一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9、正是浴兰时节动。一一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0、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一一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2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一一殷尧藩《同州端午》
23、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一一范成大《鹧鸪天》
24、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一一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5、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一赵蕃《端午三首》
26、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一一储光义《大脯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27、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一一杜甫《惜别行》
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是什么?
1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2 《端午即事》 唐: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3《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4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5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八句古诗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代苏轼《浣溪沙端午》翻译: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
2、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唐代殷尧藩《同州端午》翻译: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
3、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唐代杜甫《端午日赐衣》翻译: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4、《端午》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5、《同州端午》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6、《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7、《清》
樱桃桑椹与营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8、《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关于“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236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 远雁下平沙,嘹亮遗凄唳
- 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
-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