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圆明园景点详细介绍(蓬岛瑶台出自哪首诗)
-
北京圆明园景点详细介绍
网上有关“北京圆明园景点详细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蓬岛瑶台出自哪首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北京圆明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规模宏伟,有一百五十余景,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有“万园之园”之称,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圆明园现时仅存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明园推荐看点
1、蓬岛瑶台遗址
用嶙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岛,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方丈三座“仙山”。福海为圆明园最大水面,四岸建有十余处园林佳境。
2、别有洞天遗址
别有洞天遗址,是一处崖秀溪清、亭台错落、环境幽雅的园中之园。雍正帝曾在此景内命道士炼丹,乾隆、嘉庆二帝也均喜在此景内游憩。现已成为一处难得的山水园林佳境。
3、海晏堂
海晏堂是西洋楼各组建筑中最大的宫殿,主建筑正门向西。殿门前台阶下有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坐像,按我国古代计时法十二时辰由相应的动物依时喷水,正午时刻,十二只铜兽同时齐喷,俗称“水力钟”。
4、远瀛观
远瀛观是建在高台上的一座非常漂亮的欧式大殿,全部用汉白玉建造,石质和雕花都十分精致。这座楼阁式大殿为乾隆四十八年添建而成,共有十七间,香妃曾在这里园居。
5、观水法
大水法对面就是观水法,观水法坐南朝北,是清朝皇帝观赏大水法喷泉的地方。观水法正中石台上设宝座,其后是由五件石雕并列而成的大型石屏风,分别雕刻有西洋军旗、甲胄、刀剑、枪炮图案。
蓬岛瑶台出自哪首诗
圆明园景点的资料 圆明园有哪些景点
1、圆明园作为我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此后经过雍正乾隆起,历代清朝统治者的扩建和装饰,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万园之园。
2、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一座圆明园,原名就是雍正的法号,所以康熙给制作园林取名为圆明园,而在雍正继位之后他又新建了,另外两座园林形成了基础的圆明三园的景观。
3、而圆明园最鼎盛的当属乾隆时期,据说在乾隆时期圆明园之内,仅仅有匾额的建筑就有多达600座。有著名景色多达100多处,而其中乾隆最喜欢的有40处,后来宫廷画师所绘制的40景图咏就是对圆明园这40景色的一个描写,只是很可惜,40景图咏现在被法国国家图书馆所收藏,而我们手中仅仅只有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赠送的一套彩色底版。
4、而圆明园之中最著名的景色当属大水法。乾隆皇帝对于西洋的景色很是喜欢,所谓的大水法,就是由法国传教士蒋友仁所设计修建的一套喷泉。
5、而著名的12兽首就是12个喷泉嘴。目前12射手已经有8座在我国国内,但是很遗憾,另外4座依然没有回来。
6、据说大水法全部开放的时候,声音犹如山洪爆发,其声音之大在十里之外都能够听到。整个大水法的喷泉组群,不但设计精巧结论,而且建筑全部采用的石龛式。
7、只是很可惜,我们现在仅仅能够通过一些复原图去了解当年圆明园的盛况了,即便是著名的40景图咏,也不在我们的手中,实在是令人遗憾。目前圆明园流落在国外的宝物大约有150万件,而我们手中仅仅只有当年对圆明园进行考古挖掘时所整理出来的5万件。
圆明园有哪些景点?
查询双流高中和低风险区
查看双流高中低风险区域,提前做好出行准备。
截至2022年9月5日21时,双流有1个低风险区、28个中风险区和28个高风险区,具体如下
城市层面的具体位置
充满危险的
成都-双流
双流区西航港街道星月花园三期4号楼
充满危险的
成都-双流
双流区西航港街道和航家园南苑16号楼
充满危险的
成都-双流
双流区东升街道龙桥社区盛丰园社区2号楼(含殇帝)
充满危险的
成都-双流
双流区西航港街道京贸涌水岸里府8栋(含底层商业)
充满危险的
成都-双流
双流区西航港街16号机场22号楼(含底层商业)
圆明园景点资料 圆明园有什么景点
1、第一个景点是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值得一提的是,颐和园开放时间是6:30—18:00。
2、第二个景点是北京植物园。北京植物园位于京西香山脚下,隶属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植物园距市中心23公里,有多条公交可达。北京植物园是一个集科普、科研、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植物园之一。北京植物园是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中国林业科普基地、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首批精品公园。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植物园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北京植物园(简称南园)截至2014年拥有各类植物3000多种,主要参观点是温室展览区,内有13个展区,植物1500多种。
3、第三个景点是百望山森林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颐和园北3公里处,当地人称望儿山,是距市区最近的森林公园。百望山占地200余公顷,京密引水渠绕山而过,乔木、灌木交错,空气格外清新,没有人为的污染,百望山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达95%以上,素有北京城市氧源之称。1999年,百望山森林公园被评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并将逐步成为大中小学生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基地。2001年,百望山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2018年,百望山森林公园又被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评选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
4、第四个景点是海淀公园。海淀公园位于北京西北四环万泉河立交桥的西北角,面积约34公顷,是历史上北京三山五园之一—畅春园的遗址,也是百度与海淀区共建的全球首个AI公园。海淀公园不仅有淀园花谷、仙人承露等景点,也有百度阿波龙无人车、智能步道、小度智能语音亭等AI景点。海淀公园始建于2003年,是一座集自然气息、人文底蕴和时尚感于一体的园林。
北京圆明园景点详细介绍
北京圆明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规模宏伟,有一百五十余景,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有“万园之园”之称,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圆明园现时仅存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明园推荐看点
1、蓬岛瑶台遗址
用嶙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岛,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方丈三座“仙山”。福海为圆明园最大水面,四岸建有十余处园林佳境。
2、别有洞天遗址
别有洞天遗址,是一处崖秀溪清、亭台错落、环境幽雅的园中之园。雍正帝曾在此景内命道士炼丹,乾隆、嘉庆二帝也均喜在此景内游憩。现已成为一处难得的山水园林佳境。
3、海晏堂
海晏堂是西洋楼各组建筑中最大的宫殿,主建筑正门向西。殿门前台阶下有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坐像,按我国古代计时法十二时辰由相应的动物依时喷水,正午时刻,十二只铜兽同时齐喷,俗称“水力钟”。
4、远瀛观
远瀛观是建在高台上的一座非常漂亮的欧式大殿,全部用汉白玉建造,石质和雕花都十分精致。这座楼阁式大殿为乾隆四十八年添建而成,共有十七间,香妃曾在这里园居。
5、观水法
大水法对面就是观水法,观水法坐南朝北,是清朝皇帝观赏大水法喷泉的地方。观水法正中石台上设宝座,其后是由五件石雕并列而成的大型石屏风,分别雕刻有西洋军旗、甲胄、刀剑、枪炮图案。
圆明园主要景点有哪些
导语:如果你想去圆明园看美丽的风景,那么我建议你换个地方,圆明园是历史,不要拿世俗的眼光来看。圆明园是记住历史的。这里,我给您介绍一下圆明园的主要景点,帮您更好地了解圆明园。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此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页屈辱史。
圆明园主要景点: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至雍正末年,园林风景群已遍及全园三千亩范围。乾隆年间,在园内相继又有多处增建和改建。该园的主要园林风景群,有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字、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以及紫碧山房、藻园、若帆之阁、文源阁等处。当时悬挂匾额的主要园林建筑约达600座,实为右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
长春园: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前后,于1751年正式设置管园总领时,园中路和西路各主要景群已基本建成,诸如澹怀堂、含经堂、玉玲珑馆、思永斋、海岳开襟、得全阁、流香渚、法慧寺、宝相寺、爱山楼、转湘帆、丛芳榭等。其后又相继建成茜园和小有天园。而该园东部诸景(映清斋、如园、鉴园、狮子林),是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大规模增建的.,包括西洋楼景区,长春园共占地一干亩。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约为200座。
绮春园:早先原是恰亲王允祥的赐邸,约于康熙末年始建,后曾改赐大学士傅恒,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归入御园,定名绮春园。那时的范围尚不包括其西北部。嘉庆四年和十六年,该园的西部又先后并进来两处赐园,一是成亲王永_的西爽村,一是庄敬和硕公主的含晖园,经大规模修缮和改建、增建之后,该园始具千亩规模,成为清帝园居的主要园林之一。至此,圆明三园处于全盛时期。嘉庆先有"绮春园三十景"诗,后又陆续新成20多景,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四宜书屋、春泽斋、凤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烟雨楼、含晖楼、澄心堂、畅和堂、湛清轩、招凉榭、凌虚亭等近30处。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有百余座。绮春园宫门,建成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因它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半个多世纪,亦称"新宫门",一直沿用至今。自道光初年起,该园东路的敷春堂一带经改建后,作为奉养皇太后的地方;但园西路诸景,仍一直是道光、咸丰皇帝的园居范围。该园1860年被毁后,在同治年间试图重修时,改称万春园。
不过现在这些几乎都被摧毁了,现在过去只能看看废墟,记住历史。
带孩子去圆明园 ,有什么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这道题目你可算是问对人了,之前我正好带孩子去过这个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北京圆明园旅游做过详细的攻略。个人认为去圆明园游玩最不容错过的宝藏景点就是绮春园、圆明园,长春园了。下面我就详细介绍一下这几个景点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1、不容错过的景点
绮春园
绮春园也称“万春园”,由竹园、含晖园、西爽村、以及春和苑的北半部组成,曾是清嘉庆帝长年园居的主要处所之一,道光之后,主要是作为太后太妃们的园居之地。园内各处小景点众多,是一个小型水景园的大集合。
如今它是圆明园每年一届的荷花节主场地。园内水面上种植有大片的荷花,盛夏时节,荷花怒放,整个绮春园一片姹紫嫣红。划着游船,在荷叶间穿行,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圆明园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以水景取胜,既有广阔平静的湖面,又有狭窄湍急的溪流。圆明园主要由两大区域构成:福海景区、后湖景区。
福海是园中最大的水面,取“福如东海”之意,是当时皇家御园的水上游乐中心。海的中央有三个以桥梁连在一起的大小不同的方形岛。沿福海四周是众多的小水面回环萦绕,配以叠石堆山、聚土成岗,形成近百处层层叠叠、山复水转的自然空间,宛若天成。
后湖景区在福海西部,环绕后湖构筑有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九州”之象征。各岛的园景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
长春园
长春园以大型水景为主体。当年的核心建筑含经堂建筑群规模宏大,其布局参照紫禁城宁寿宫,是乾隆皇帝退位后常居的住所。园区东北角建有狮子林,是仿照苏州狮子林而建。园区西北部建了一系列欧式园林建筑,即俗称的“西洋楼”,大家耳熟能详的“大水法”,即位于此。此外还有谐奇趣、线法桥、海晏堂、远瀛观、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只不过现在仅剩一片残垣断壁,只能在废墟中遥想当年的盛况。
2、推荐游览路线
(1)南门——鉴碧亭——涵秋馆——仙人承露——三孔桥——银杏大道——遗址西口——西洋楼遗址——遗址东口——全景沙盘——狮子林——东门出
(2)正觉寺——春泽斋三园交界——银杏大道——遗址西口——西洋楼遗址——遗址东口——全景沙盘——狮子林——东门出
(3)二宫门——澹怀堂——含经堂——全景沙盘——遗址东口——西洋楼遗址——遗址西口——银杏大道——三园交界——三孔桥——仙人承露——涵秋馆——鉴碧亭——南门
(4)东门——西洋楼遗址——长春园——西洋楼景区——大水法——黄花阵——谐奇趣——方外观——远瀛观——圆明园逛圈——绮春园——南门——正觉寺
3、圆明园集印章活动
特别适合亲子游玩的活动
正觉寺——鉴碧亭——敷春堂商铺——御水房商铺——三孔桥商铺——三孔桥文创店——流香渚商铺——明春门商铺——荷花基地商铺——黄花阵商铺
小贴士
①景区有餐厅,附近也有商业街,但是游玩时间不长,建议自己带水和食物。
②景区提供轮椅、爱心伞租赁。
③黄花阵需要单独买门票。
蓬莱瑶台是什么意思五年级上册21课圆明园的毁灭
蓬岛瑶台出自《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于乾隆九年(1744年)由宫廷画师唐岱等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
四十景图为绢本彩绘,各幅分别附有工部尚书汪由敦所书乾隆《四十景对题诗》,字体一律为大臣奏章所用的宫廷管和体。全图咏分为上下两册,奉旨正式安设于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呈览,人称殿本彩图。
圆明园的建筑
蓬莱瑶台意思为: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圆明园的毁灭》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原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扩展资料历史背景:
圆明园的园林艺术成就被普遍认为既体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
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腐败统治的"太平天国"革命。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
他们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
"遇难不恐,奋力直前",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950年,周恩来曾指示:遗址要保护好,地不要拨出去,以后有条件可修复。曾计划将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定址于此。
但1960年园内土地大多被附近生产队改为农田,大量人口迅速涌入,相继拆除了圆明园福海石驳岸、舍卫城残余城墙及地基、万春园三孔桥、运料门、长春园七孔闸等残存建筑,以及残留的全部园墙。
并砍伐了园内残存的唯一一株花神庙古树。特别是1975年以后,各单位在园内大量平毁土山、填平湖泊、砍伐树木,修建工厂、养猪场、养鸡场,圆明园遗址原有山形水系和残存的古树植被彻底消失,尤其以绮春园被占用破坏的最严重。
内容简介: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第五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圆明园的建筑
圆明园的建筑,许多人对于圆明园的建筑都是感到十分的惊叹的,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三块区域组成,历史上无比富丽优美,下面看看圆明园的建筑。
圆明园的建筑11、正大光明殿
是圆明园的正殿,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
2、勤政亲贤殿
即养心殿西暖阁前室,位于正大光明殿东面,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有殿堂5间。北设宝座,南为窗,东有板墙开门,与养心殿明间相通,为皇帝召见大臣之所。
3、九洲清晏
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州清晏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道光出生处;西有“乐安和”,是乾隆的寝宫。
4、镂月开云
原称牡丹亭,位于后湖东南角,建筑木料以楠木为主,殿顶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
5、坦坦荡荡
紧靠后湖西岸,仿杭州“花港观鱼”景,是圆明园中专设的养鱼区,四周建置馆舍,中间开凿大水池。
圆明园建筑主要特色:
1、占地面积
圆明园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
2、水主题元素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州”之象征。
3、建筑风格
圆明园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仿建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乾隆皇帝弘历曾经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东巡岱岳,巡游热河、盛京(即沈阳)和盘山等地。
4、建筑形式
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应有尽有。
5、宗教元素
圆明园的寺庙园林,也是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侧面。安佑宫(鸿慈永祜),是按照景山寿皇殿的'旧例建造的。用来祭奉康熙、雍正皇帝“神御”,是园内的皇家祖祠。
6、稀有动植物
盛时的圆明园,还堪称当时的皇家植物园和珍稀动物园。园内牡丹台、竹子院、梧桐院、杏花村、桃花坞、芰荷香、君子轩、松风萝月,以及深柳读书堂等多处景点,均以植物风景特色成名。
圆明园的建筑2圆明园里面有什么著名的建筑?
圆明园著名的建筑有:江南园林建筑、宗教建筑以及西洋建筑。圆明园中结合了古代化建筑与现代化建筑的风格,使得圆明园看起来更加的高级,也使得圆明园更加具有纪念意义,在圆明园中的旅游景点有很多。
圆明园中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第一、蓬岛瑶台。蓬岛瑶台是圆明园中的一处小岛,建筑周围以红色为主要建筑颜色,房顶以金色为主要建筑颜色,然后以红色和绿色进行点缀,是蓬岛瑶台看起来比较奢华,但又不失风雅。在整座小岛的周围被河流环绕,像是一座被隔离出来的人间仙境,最后用树木进行渲染,为整片景色增添了人情味。
第二、杏花春馆。杏花春馆是圆明园中的一处山庄,更多的美是表现在意境上。在一处空旷且宁静的土地上,布满了所种的田地和树木,树木中最突出的便是杏树,树枝上开满了杏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整片场景中几座房间使得景色更加的贴近于现实生活。
第三、武陵春色。武陵春色讲究的是一种园林艺术,整片景色完美的描述了春天的色彩,在绿茫茫的一片草地中,建设有一条石头小路供游客行走,这一景点的入口处,有一块儿形似圆台的石头上刻上了武陵春色四个字。建筑风格将整个景点分为两个部分,东部多为溪流,西部多为建筑。
圆明园的建筑3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有园林风景一百五十余处。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此事件成为中国近代上的一页屈辱史。
1、圆明园的规模
清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花植木,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园内珍藏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除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西郊诸园再遭劫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控制,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
将圆明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彻底毁灭。圆明园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
2、圆明园的主要建筑
(1)圆明园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在北京大学的北面,清华大学以西。圆明园是清代帝王150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大型皇家宫苑。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长期居住游乐于圆明园,并于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被清帝特称为“御园”,光是悬挂的匾牌就有600余座。主要园林景观风景区群有圆明园四十景、紫碧山房、文渊阁等。
(2)绮春园原是清怡亲王允祥的赐邸,名为“交辉园”,始建于康熙末年。后改赐给大学士傅恒,乾隆三十四年正式归入御园,定名绮春园。嘉庆年间,该园有千亩规模,成为清帝园居的主要园林之一。
嘉庆先有“绮春园三十景”诗,后又陆续新成20多景,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等近30处。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有百余座。该园1860年被毁后,在同治年间试图重修时,改称万春园。
(3)长春园共占地一千亩,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约200座。长春园西洋楼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由谐奇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西洋楼景区整个占地面积不超过圆明三园总占地面积的百分之二,是成片仿建欧式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
3、圆明园的主要景致
(1)大宫门,大宫门共5间,南向,门前有大型月台,东、西朝房各5间;房后另有曲尺型拐角朝房各27间等。
(2)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正殿,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小宴廷臣、欢庆龙舞、散馆乡试复试等活动的地方。
(3)勤政亲贤殿,即养心殿西暖阁前室,位于正大光明殿的东面,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
(4)养心殿西暖阁,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单独接见大臣,批阅殿试考卷的地方。
(5)九州清晏,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
(6)长春仙馆,建于乾隆九年,位于前湖西面,乾隆即位前曾居住于此。
此外,圆明园主要景致还有镂月开云、碧桐书院、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万方安和、山高水长楼、同乐园等。
4、小结
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它集中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因泰山而闻名的泰安,为何在古代却是座真正的鬼城?
有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泰山归来不看岳。可见泰山的重要性!泰安因为泰山而闻名,很多人为了攀登泰山而到泰安旅游。但很多人不知道泰安在古代是座鬼城,主要原因有三个:一个是封建君王的宣传;一个是佛道人士的宣扬;还有一个是文人墨客的传播。
一、封建君王的宣传,强化了这种印象
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封禅泰山,主要原因是因为泰山人的重要地位。泰山与五行有关,在五行理论中,东方属木。在五常中是仁义的意思,在八卦里是震的意思(震者,朕也)。《 周易》中就有“帝出乎震”的描述。 对于帝王而言,泰山真的很重要。
帝王封禅泰山是无上的荣耀,当年齐桓公想封禅,遭到了管仲的反对。 连唐太宗这样的圣明君主都没有封禅,他们认为泰山是神山,不能轻易就前往封禅。 神山治鬼说,流传日久。《后汉书·乌桓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死者魂神归岱山也。也是因此,才会引得君主们敬畏。
一些君主相信泰山是治鬼之所,所以轻易不敢前往。君主们相信,大臣们附和。这种思想,由上往下传播,老百姓也就逐渐相信,泰山是治鬼之所,泰安就是鬼经常去的地方。 这并不是说泰安不好,反而说明泰安这里是魂神相聚之地。
泰安这里很着名的山,除了泰山还有一个叫蒿里山。我们常说的魂归蒿里,嵩里指的就是蒿里山。《史记》中曾记载:“十二月甲午朔,上亲禅高里,祠后土”。汉武帝多次到泰山,主要是为了江山永固,但这个行为成为后世的笑话。不管怎么说,汉武帝对这个地方,是非常重视的。
不光汉武帝重视,其他君主也重视,不光君主也重视,除了君王,一些佛道人士也重视这个地方。他们重视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佛道的进一步发展,让更多的人信奉他们的主张。他们知道泰山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所以将泰山跟他们宣扬的观点,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佛道人士的宣传,加深了这种印象
很多人知道,佛教是汉代传到国内的,白马寺就是一个证明,道教是我们土生土长的。佛道在魏晋时期发展得很好,原因是他们的宣扬,符合当时的语境。佛家讲究因果轮回。忍耐当下,来世可以做好人,享受荣华富贵。道家讲究及时行乐,得过且过,适应了一些人的需要,佛道兴盛起来了。
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佛家宣扬泰山。普照寺取的是“佛光普照”之意,为的是宣扬佛法的,位置距离泰山很近。玉泉寺也是如此,因南有谷山、东有玉泉,故名谷山寺,又名玉泉寺。距离泰山很近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佛家在大家心中的位置。有些人无法爬到山顶,在山下住宿,就成为可能,这也是佛家在泰山山脚附近修建的原因。
在佛家看来,蒿里山又名森罗,属于阴间的审判之处(据老人们说在这种地方,还是说实话的好。这种迷信思想,不足为信)。还宣传阴阳界、孟婆汤,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有敬畏之心,相信他们的说法。道家对泰山的宣传就更多了,玉皇阁、三阳观、关帝庙等等,都是道家的建筑。
佛道思想,主要是为了阐述人之生死,客观上加深了泰安的阴森之意,实际上,这些都是不存在的,不要相信,更不要传播。毕竟,我们是受过科学教育的人,自然知道这些事情,是封建迷信,至于有人相信,只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所敬畏,不做坏事而已。从这个角度看,还是有一些积极因素的。
三、文人的宣传,让大家相信了这种说辞
文人墨客闲来无事,也愿意用自己的知识来阐述一些思想。曹操的《蒿里行》说的是蒿里死的人比较多,成为鬼神聚集之所。乐府诗里有“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的说法,三国时期也有“命终灵魂入泰山地狱”之说,加深了大家的印象。让很多人相信,蒿里山是鬼魂所在地,不到万一,不可轻易前往。泰安的鬼城之说,不胫而走。
文人墨客的描述,可能是为了表达新意,也可能是为了售卖恐惧,客观上加深了泰安鬼城的说辞。很多老百姓,没有知识和文化,看到他们这样说,也就这样信了。不管怎样,到泰安,就要看泰山、蒿里山,不到泰山非好汉!泰山是神山,可以治鬼;蒿里山是鬼魂所往之处。那么,泰安就成了鬼神相处之地,其中的神秘,你知道吗?欢迎大家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下!
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期是哪个朝代?
中国古代的版图是不断变化的,无论是汉唐还是明清。那么在中国古代的版图里,哪个朝代是最大的?
有的人说是汉代,尤其是武帝时期,对!汉代的疆域相对于秦朝是非常大的,经过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到武帝末期疆土超过前朝秦朝一倍之多,版图达到极盛,版图面积:约600多万平方公里。
汉武帝末年与昭宣之际,东北及西南边版图稍有减缩,至元帝初元三年弃珠崖即今海南岛,这之后就再也没有变动。
有的人说是唐代。唐朝版图最大时期为唐高宗龙朔年间,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 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一说1076万平方公里。武周时漠北陷落于后突厥,安史之乱后西域被吐蕃攻占,到晚唐时缩水至汉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区。
有的说是清代。清代的版图真的很大,甚至超过了巅峰时期的唐代。盛唐虽然在巅峰时期也将版图扩张至中亚以及整个蒙古高原,但唐代对于这些地区控制的时间并不长,特别对蒙古高原的统治也就仅仅维持了几十年。而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代在西域诸镇大多都被吐蕃攻陷了。所以唐代对于边疆的控制并不稳定,这一点远不及清代。帝国版图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比我们今天的960万平方公里多出大约多1/3。
实际上最大的朝代是元代。现代中国主流史学界都是认为元代的北部边界到达了北冰洋,涵盖了大半个西伯利亚。但实际上元代的对西伯利亚并没有实现控制,因为在那个年代西伯利亚对于元朝统治者没有任何意义。
其版图超过汉、唐盛世,形成为历代王朝中最大的疆域,国土面积有二千多万平方公里。所以中国历史上元朝版图最大,其次是清朝和唐朝。
关于“北京圆明园景点详细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299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 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 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
-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 怅望倚危栏,红日无言西下
-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春朝物候妍,愁妇镜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