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古诗归园田居全诗(归园田居原文)

古诗归园田居全诗(归园田居原文)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04    点击:  171 次


古诗归园田居全诗

网上有关“古诗归园田居全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归园田居原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归园田居·其三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评分:86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其一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评分:84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归园田居 其二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评分:72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

归园田居·其四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评分:68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

归园田居·其五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评分:67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年代:宋代 作者:苏轼 评分:55

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年代:宋代 作者:苏轼 评分:55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年代:宋代 作者:苏轼 评分:55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提壶...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年代:宋代 作者:苏轼 评分:55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教我同光尘,月固不胜烛。霜飙...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年代:宋代 作者:苏轼 评分:55

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莫言...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年代:宋代 作者:苏轼 评分:55

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当时已放浪,朝坐夕不夕。矧今长闲人,一劫展过隙。江山...

归园田(三首)

年代:明代 作者:童冀 评分:55

我昔在田野,东阡与南陌。时有素心人,浊酒聊共适。既醉各归卧,不如牛羊夕。醒来视西牖,残月在窗隙。宁知...

归园田(三首)

年代:明代 作者:童冀 评分:55

我家南山下,茅屋枕溪曲。白头每思归,此愿何时足。败壁悬素琴,荒庭暗棋局。天道恒好还,世事如转烛。宁知...

归园田(三首)

年代:明代 作者:童冀 评分:55

少小乐闲旷,被褐守空山。白头赋远游,倏已二十年。箪瓢陋巷居,安得如颜渊。昨宵偶不寐,忆我南山田。平生...

下第归蒲城墅居

年代:唐代 作者:许浑 评分:55

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

送州人孙沅自本州却归句章新营所居

年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评分:55

故里归成客,新家去未安。诗书满蜗舍,征税及渔竿。火种山田薄,星居海岛寒。怜君不得已,步步别离难。

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一作郎士元诗)

年代:唐代 作者:皇甫冉 评分:55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柴扉度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还应有姓名。

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一作郎士元诗)

年代:唐代 作者:皇甫冉 评分:55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柴扉度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还应有姓名。

减字木兰花(尚学林己丑寿旦,适归庐陵。其先世相州人居永和今家临川)

年代:宋代 作者:刘辰翁 评分:55

相州锦好。待到相州人已老。颍水归田。白鹭惊猜已十年。太师尚父。晚遇明时方用武。大笑相逢。把酒家乡是客...

酬苗员外仲夏归郊居遇雨见寄

年代:唐代 作者:卢纶 评分:55

雷响风仍急,人归鸟亦还。乱云方至水,骤雨已喧山。田鼠依林上,池鱼戏草间。因兹屏埃雾,一咏一开颜。

送元晟归潜山所居(一作送王山人归别业)

年代:唐代 作者:皇甫冉 评分:55

深山秋事早,君去复何如。裛露收新稼,迎寒葺旧庐。题诗即招隐,作赋是闲居。别后空相忆,嵇康懒寄书。

送元晟归潜山所居(一作送王山人归别业)

年代:唐代 作者:皇甫冉 评分:55

深山秋事早,君去复何如。裛露收新稼,迎寒葺旧庐。题诗即招隐,作赋是闲居。别后空相忆,嵇康懒寄书。

寄郑二侍御归新郑无碍寺所居

年代:唐代 作者:皇甫冉 评分:55

何事休官早,归来作郑人。云山随伴侣,伏腊见乡亲。南亩无三径,东林寄一身。谁当便静者,莫使甑生尘。

寄郑二侍御归新郑无碍寺所居

年代:唐代 作者:皇甫冉 评分:55

何事休官早,归来作郑人。云山随伴侣,伏腊见乡亲。南亩无三径,东林寄一身。谁当便静者,莫使甑生尘。

初冬归襄城弊居

年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评分:55

日落原野晦,天寒闾市闲。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凭高植藜杖,旷目瞻前山。垅麦风际绿,霜鸦村外还。禾黍...

阮郎归·月桥风槛水边居

年代:宋代 作者:廖刚 评分:55

月桥风槛水边居。画楼三鼓初。草堂收拾读闲书。起看清夜徂。闲想像,尽踌躇。玉牌金字铺。梦昏纵有也成虚。...

题寿居仁远浦归帆

年代:宋代 作者:释宝昙 评分:55

筑室江南欲尽头,故将沙尾击行舟。如何落日苍茫外,一幅西风去不收。

述怀(是岁弟之燕,妹归商,亲在华下,余居

年代:明代 作者:屈氏 评分:55

淅淅北风起,萧萧木叶稀。寒花愁更发,鸿雁独南飞。秋老商山里,天长渭水西。思归归未得,怅望泪沾衣。

归越中所居

年代:宋代 作者:苏泂 评分:55

闲居寡人事,栖迟倦所务。雅志归去来,青山越中住。爻辞玩往圣,门荫资先祖。虽云隐遁情,尚眷诸亲故。岁时...

雨中自丁家山康庐还饮苍虬湖居被酒夜归同闲

年代:近代 作者:陈三立 评分:55

下窥湖水狭如盆,细雨灯窗笑颊存。暝曳虚无孤岛气,坐祲明灭万花痕。歌呼自寄神州痛,酩酊方知恶客尊。径黑...

闻诸君不裹粮游山暮归清坐静林僧居相与乐以

年代:宋代 作者:毛滂 评分:55

禅房何许最清深,庚岭梅边晋竹林。饷客好山胜挈榼,遗予病骨任支琴。应餐秀色嚥溪茗,想待暗香来水沉。何似...

题画雪景送炤师归黄山喝石居(去年除夕,师

年代:明代 作者:程嘉燧 评分:55

莲花峰腰三丈雪,飞鸟无声人迹绝。山僧冒寒晨出山,触踏层冰跗圻裂。远来问疾刚一笑,寒缸结花如吐屑。纸窗...

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

年代:宋代 作者:文同 评分:55

霜风舞征袂,有客去符离。斜谷雪晴后,曲滩水满时。乱山谁对酒,孤驿独吟诗。不得陪清绝,怅然空所思。

送王深道归黄岩云霞居并简李微之周子靖吴毅

年代:宋代 作者:刘宰 评分:55

之子云霞居,地隔千万山。三年三过我,一见一开颜。袖出西游编,字字破天悭。可怜东门享,不及海上闲。后会...

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

年代:宋代 作者:文同 评分:55

汉中为会失兼程,雨雪曾无一日晴。拗项桥头聊立马,使车应已过褒城。

久客倦游归憩僧坊有怀蓬居梵竺卿寂光常不轻

年代:宋代 作者:杨冠卿 评分:55

志士长肮脏,曲钩封公侯。得丧亦何有,贤愚同一丘。日月如跳丸,少年今白头。胡为浪自苦,九折不停辀。庞眉...

乐庵李先生居南床论张同知不行挂冠而归赋二

年代:宋代 作者:马先觉 评分:55

闻健即收身,归耕躬馌饷。诗中句堂堂,床头春盎盎。寒花晚更香,霜节老益壮。相对无俗情,端的羲皇上。

送元功居土归温陵

年代:宋代 作者:释宗演 评分:55

湖山相见笑颜开,知道仁从佛国来。败阙尽情都纳了,莫言无物送君回。

乐庵李先生居南床论张同知不行挂冠而归赋二

年代:宋代 作者:马先觉 评分:55

高人摆尘鞿,厉俗非小补。朝来漉酒巾,谈笑易珪组。百年全始终,一节照今古。回首声利场,车轮正旁午。

园田叹四绝

年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评分:55

台家水利有科条,膏润千年废一朝。安得能言两黄鹄,为君重唱复陂谣。

园田叹四绝

年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评分:55

山边百亩古民田,田外新围截半川。六七月间天不雨,若为车水到山边。

园田叹四绝

年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评分:55

万夫陻水水乾源,障断江湖极目天。秋潦灌河无泄处,眼看漂尽小家田。

园田叹四绝

年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评分:55

壑邻罔利一家优,水旱无妨众户愁。浪说新收若干税,不知逋失万新收。

村居

年代:清代 作者:高鼎 评分:88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归园田居原文

《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歌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陶渊明像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几十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诗歌注释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暗淡的样子。

(11)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12)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15)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诗歌主旨

首尾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诗歌注释

人事:指与人交结往来。 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 车马稀少。 曲:隐僻之地。墟曲:犹乡野。 披:拨开。

诗歌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诗歌品评

本篇是 《归园田居》 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先是从正面写“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不过,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民披草来往,不是世俗的“人事”; 共话桑麻,也不是 “杂言” 。与充满机巧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别有洞天。 ——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

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乐悲欢。“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 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或从正面说,或从旁说,让读者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衷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歌注解

1.南山:指庐山。

2.兴:起床。

3.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

4.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5.狭:狭窄。

6.草木长:草木丛生。

7. 沾:沾湿。

8足:值得。

9.但:只.

10.愿:指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

11.违:违背。

诗歌译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疏。 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要不违背我归耕的意愿就行了。

诗歌中心思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诗歌注解

1.去:离开。山泽:山川湖泽。浪莽:放纵不拘之意。

2.试:姑且。披:分开。拨开。榛(zhen针):树丛。荒墟:荒废的村落。

3.丘陇:这里指坟墓。依依:隐约可辨的样子。

3.残朽株;指残存的枯木朽株。

5.借问:请问。采薪者:砍柴的人。此人:这些人,指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人。焉:何,哪里。如:往。

6.殁(mo末):死。

7.一世异朝市:意思是说,经过三十年的变迁,朝市已面目全非,变化很大。这是当时的一句成语。一世:三十年。朝市:朝廷和集市,指公众聚集的地方。

8.幻化:指人生变化无常。《列子。周穆王》:“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空无:灭绝。郗超《奉法要》:“一切万有归于无,谓之为空。”

诗歌译文

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于朽株。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三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难免抿灭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诗歌注解

(1)从内容上看,此诗似与上一首相衔接。诗人怀着怅恨的心情游山归来之后,盛情款待村中近邻,欢饮达旦。诗中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处处充满纯朴之情。

(2)怅恨:惆怅烦恼。策:策杖,拄杖,这里作动同用。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历:走过。棒曲:树木丛生的曲折小路。

(3)濯(zhuo浊):洗。

(4)漉(lu鹿)酒:用布过滤酒。滤掉酒糟。近局:近邻。(5)日入:太阳落山。荆薪:烧火用的柴草。

(6)苦:恨,遗憾。天旭:天亮。

诗歌译文

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

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

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

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

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编辑本段]诗人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陶渊明《归园田居》古诗词及翻译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能力训练# 导语陶渊明,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下面是 分享的陶渊明《归园田居》古诗词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翻译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归园田居·其二》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翻译

 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

 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翻译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归园田居·其四》

魏晋: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翻译

 离开山川湖泽而去做官已经很久了,今天有广阔无边的林野乐趣。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丛生的草木寻访废墟。

 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

 房屋的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

 上前向在这里打柴的人打听:这里过去的居民迁往何处了?

 砍柴之人对我说到:全都已经去世了再无后人。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魏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翻译

 我满怀失望的拄杖回家,崎岖的山路上草木丛生。

 山涧小溪清澈见底,可以用来洗去尘世的污垢。

 滤好家中新酿的美酒,杀一只鸡来款待邻里。

 日落西山室内昏暗不明,点燃荆柴来把明烛替代。

 欢乐时总是怨恨夜间太短,不觉中又看到旭日照临。

《归园田居·其六》

魏晋:陶渊明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翻译

 在东边高地上种植禾苗,禾苗生长茂盛遍布田野。

 虽然劳作辛苦有些疲倦,但家酿浊酒还满可解乏。

 傍晚时分驾着车子回来,山路也渐渐地变得幽暗。

 望着前村已是袅袅炊烟,孩子们在家门等我回家。

 要问我这样做是为什么?人的一生总要从事劳作。

 我只希望桑麻农事兴旺,蚕事之月纺绩事务顺遂。

 我不求闻达心愿就这样,望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有关归园田居其一古诗讲解

1、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译文: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3、赏析: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归园田居》的三首古诗(全文)

《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歌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陶渊明像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几十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诗歌注释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暗淡的样子。

(11)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12)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15)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诗歌主旨

首尾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诗歌注释

人事:指与人交结往来。 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 车马稀少。 曲:隐僻之地。墟曲:犹乡野。 披:拨开。

诗歌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诗歌品评

本篇是 《归园田居》 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先是从正面写“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不过,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民披草来往,不是世俗的“人事”; 共话桑麻,也不是 “杂言” 。与充满机巧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别有洞天。 ——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

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乐悲欢。“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 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或从正面说,或从旁说,让读者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衷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歌注解

1南山:指庐山。

2兴:起床。

3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

4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5狭:狭窄。

6草木长:草木丛生。

7 沾:沾湿。

8足:值得。

9但:只

10愿:指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

11违:违背。

诗歌译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疏。 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要不违背我归耕的意愿就行了。

诗歌中心思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诗歌注解

1去:离开。山泽:山川湖泽。浪莽:放纵不拘之意。

2试:姑且。披:分开。拨开。榛(zhen针):树丛。荒墟:荒废的村落。

3丘陇:这里指坟墓。依依:隐约可辨的样子。

3残朽株;指残存的枯木朽株。

5借问:请问。采薪者:砍柴的人。此人:这些人,指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人。焉:何,哪里。如:往。

6殁(mo末):死。

7一世异朝市:意思是说,经过三十年的变迁,朝市已面目全非,变化很大。这是当时的一句成语。一世:三十年。朝市:朝廷和集市,指公众聚集的地方。

8幻化:指人生变化无常。《列子。周穆王》:“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空无:灭绝。郗超《奉法要》:“一切万有归于无,谓之为空。”

诗歌译文

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于朽株。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三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难免抿灭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诗歌注解

(1)从内容上看,此诗似与上一首相衔接。诗人怀着怅恨的心情游山归来之后,盛情款待村中近邻,欢饮达旦。诗中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处处充满纯朴之情。

(2)怅恨:惆怅烦恼。策:策杖,拄杖,这里作动同用。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历:走过。棒曲:树木丛生的曲折小路。

(3)濯(zhuo浊):洗。

(4)漉(lu鹿)酒:用布过滤酒。滤掉酒糟。近局:近邻。(5)日入:太阳落山。荆薪:烧火用的柴草。

(6)苦:恨,遗憾。天旭:天亮。

诗歌译文

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

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

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

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

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古诗归园田居全诗

归园田居·其三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评分:86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其一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评分:84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归园田居 其二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评分:72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

归园田居·其四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评分:68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

归园田居·其五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评分:67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年代:宋代 作者:苏轼 评分:55

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年代:宋代 作者:苏轼 评分:55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着孔丘,西家着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年代:宋代 作者:苏轼 评分:55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提壶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年代:宋代 作者:苏轼 评分:55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教我同光尘,月固不胜烛。霜飙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年代:宋代 作者:苏轼 评分:55

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莫言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年代:宋代 作者:苏轼 评分:55

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当时已放浪,朝坐夕不夕。矧今长闲人,一劫展过隙。江山

归园田(三首)

年代:明代 作者:童冀 评分:55

我昔在田野,东阡与南陌。时有素心人,浊酒聊共适。既醉各归卧,不如牛羊夕。醒来视西牖,残月在窗隙。宁知

归园田(三首)

年代:明代 作者:童冀 评分:55

我家南山下,茅屋枕溪曲。白头每思归,此愿何时足。败壁悬素琴,荒庭暗棋局。天道恒好还,世事如转烛。宁知

归园田(三首)

年代:明代 作者:童冀 评分:55

少小乐闲旷,被褐守空山。白头赋远游,倏已二十年。箪瓢陋巷居,安得如颜渊。昨宵偶不寐,忆我南山田。平生

下第归蒲城墅居

年代:唐代 作者:许浑 评分:55

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

送州人孙沅自本州却归句章新营所居

年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评分:55

故里归成客,新家去未安。诗书满蜗舍,征税及渔竿。火种山田薄,星居海岛寒。怜君不得已,步步别离难。

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一作郎士元诗)

年代:唐代 作者:皇甫冉 评分:55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柴扉度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还应有姓名。

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一作郎士元诗)

年代:唐代 作者:皇甫冉 评分:55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柴扉度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还应有姓名。

减字木兰花(尚学林己丑寿旦,适归庐陵。其先世相州人居永和今家临川)

年代:宋代 作者:刘辰翁 评分:55

相州锦好。待到相州人已老。颍水归田。白鹭惊猜已十年。太师尚父。晚遇明时方用武。大笑相逢。把酒家乡是客

酬苗员外仲夏归郊居遇雨见寄

年代:唐代 作者:卢纶 评分:55

雷响风仍急,人归鸟亦还。乱云方至水,骤雨已喧山。田鼠依林上,池鱼戏草间。因兹屏埃雾,一咏一开颜。

送元晟归潜山所居(一作送王山人归别业)

年代:唐代 作者:皇甫冉 评分:55

深山秋事早,君去复何如。裛露收新稼,迎寒葺旧庐。题诗即招隐,作赋是闲居。别后空相忆,嵇康懒寄书。

送元晟归潜山所居(一作送王山人归别业)

年代:唐代 作者:皇甫冉 评分:55

深山秋事早,君去复何如。裛露收新稼,迎寒葺旧庐。题诗即招隐,作赋是闲居。别后空相忆,嵇康懒寄书。

寄郑二侍御归新郑无碍寺所居

年代:唐代 作者:皇甫冉 评分:55

何事休官早,归来作郑人。云山随伴侣,伏腊见乡亲。南亩无三径,东林寄一身。谁当便静者,莫使甑生尘。

寄郑二侍御归新郑无碍寺所居

年代:唐代 作者:皇甫冉 评分:55

何事休官早,归来作郑人。云山随伴侣,伏腊见乡亲。南亩无三径,东林寄一身。谁当便静者,莫使甑生尘。

初冬归襄城弊居

年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评分:55

日落原野晦,天寒闾市闲。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凭高植藜杖,旷目瞻前山。垅麦风际绿,霜鸦村外还。禾黍

阮郎归·月桥风槛水边居

年代:宋代 作者:廖刚 评分:55

月桥风槛水边居。画楼三鼓初。草堂收拾读闲书。起看清夜徂。闲想像,尽踌躇。玉牌金字铺。梦昏纵有也成虚。

题寿居仁远浦归帆

年代:宋代 作者:释宝昙 评分:55

筑室江南欲尽头,故将沙尾击行舟。如何落日苍茫外,一幅西风去不收。

述怀(是岁弟之燕,妹归商,亲在华下,余居

年代:明代 作者:屈氏 评分:55

淅淅北风起,萧萧木叶稀。寒花愁更发,鸿雁独南飞。秋老商山里,天长渭水西。思归归未得,怅望泪沾衣。

归越中所居

年代:宋代 作者:苏泂 评分:55

闲居寡人事,栖迟倦所务。雅志归去来,青山越中住。爻辞玩往圣,门荫资先祖。虽云隐遁情,尚眷诸亲故。岁时

雨中自丁家山康庐还饮苍虬湖居被酒夜归同闲

年代:近代 作者:陈三立 评分:55

下窥湖水狭如盆,细雨灯窗笑颊存。暝曳虚无孤岛气,坐祲明灭万花痕。歌呼自寄神州痛,酩酊方知恶客尊。径黑

闻诸君不裹粮游山暮归清坐静林僧居相与乐以

年代:宋代 作者:毛滂 评分:55

禅房何许最清深,庚岭梅边晋竹林。饷客好山胜挈榼,遗予病骨任支琴。应餐秀色嚥溪茗,想待暗香来水沉。何似

题画雪景送炤师归黄山喝石居(去年除夕,师

年代:明代 作者:程嘉燧 评分:55

莲花峰腰三丈雪,飞鸟无声人迹绝。山僧冒寒晨出山,触踏层冰跗圻裂。远来问疾刚一笑,寒缸结花如吐屑。纸窗

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

年代:宋代 作者:文同 评分:55

霜风舞征袂,有客去符离。斜谷雪晴后,曲滩水满时。乱山谁对酒,孤驿独吟诗。不得陪清绝,怅然空所思。

送王深道归黄岩云霞居并简李微之周子靖吴毅

年代:宋代 作者:刘宰 评分:55

之子云霞居,地隔千万山。三年三过我,一见一开颜。袖出西游编,字字破天悭。可怜东门享,不及海上闲。后会

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

年代:宋代 作者:文同 评分:55

汉中为会失兼程,雨雪曾无一日晴。拗项桥头聊立马,使车应已过褒城。

久客倦游归憩僧坊有怀蓬居梵竺卿寂光常不轻

年代:宋代 作者:杨冠卿 评分:55

志士长肮脏,曲钩封公侯。得丧亦何有,贤愚同一丘。日月如跳丸,少年今白头。胡为浪自苦,九折不停辀。庞眉

乐庵李先生居南床论张同知不行挂冠而归赋二

年代:宋代 作者:马先觉 评分:55

闻健即收身,归耕躬馌饷。诗中句堂堂,床头春盎盎。寒花晚更香,霜节老益壮。相对无俗情,端的羲皇上。

送元功居土归温陵

年代:宋代 作者:释宗演 评分:55

湖山相见笑颜开,知道仁从佛国来。败阙尽情都纳了,莫言无物送君回。

乐庵李先生居南床论张同知不行挂冠而归赋二

年代:宋代 作者:马先觉 评分:55

高人摆尘鞿,厉俗非小补。朝来漉酒巾,谈笑易珪组。百年全始终,一节照今古。回首声利场,车轮正旁午。

园田叹四绝

年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评分:55

台家水利有科条,膏润千年废一朝。安得能言两黄鹄,为君重唱复陂谣。

园田叹四绝

年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评分:55

山边百亩古民田,田外新围截半川。六七月间天不雨,若为车水到山边。

园田叹四绝

年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评分:55

万夫陻水水乾源,障断江湖极目天。秋潦灌河无泄处,眼看漂尽小家田。

园田叹四绝

年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评分:55

壑邻罔利一家优,水旱无妨众户愁。浪说新收若干税,不知逋失万新收。

村居

年代:清代 作者:高鼎 评分:88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归园田居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

诗句《归园田居其一》表现作者早出晚归的句子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介绍如下:

一、诗词介绍:

诗词《归园田居》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二、原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三、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四、赏析: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及翻译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 通 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翻译及注释

翻译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注释 1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4羁(ji)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5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6野:一作「亩」。际:间。7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8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9荫(yin):荫蔽。10罗:罗列。11暧暧(ai):昏暗,模糊。12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14虚室:空室。余闲:闲暇。15樊(fa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16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每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这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作者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创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诗词作品: 归园田居·其一 诗词作者: 魏晋 陶渊明 诗词归类: 古诗三百首、田园、生活

关于“古诗归园田居全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330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