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思乡诗:杜甫《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春望》 杜甫)

思乡诗:杜甫《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春望》 杜甫)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07    点击:  373 次


思乡诗:杜甫《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网上有关“思乡诗:杜甫《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春望》 杜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诗词鉴赏# 导语思乡,即对家乡,以及亲人的思念之情。思乡一般都是在外地对自己家乡的思念。思乡实际是思念家,思念家人,就是思念家乡亲人, 睹物思人。在“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思想哲学、民风民俗,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会在故乡情结中良久徘徊,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下面是 为大家带来的:思乡诗:杜甫《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经受,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春望》 杜甫

《春望》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都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赏析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

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的春望古诗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最有名的大诗人之一,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最擅长古体诗和律诗。 字句浅释 题解:此诗表现了诗人爱国念家的深厚感情,是唐诗中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篇。春望:春天所望之所见。国破:指安史乱军攻下唐都长安。惊心:心神为之震撼。烽火:战争中的警报信号。家书:家信。白头:头上白发。浑:简直。不胜:禁不起。簪:即簪子,古人用来束发或作装饰。 全诗串讲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不改。城郭春景,遍地树长草深。 感伤时势,花儿也都落泪;怅恨别离,鸟儿也会惊心。 春来三月,战火仍然未断;消息阻隔,家信价值万金。 发愁搔头,白发越搔越短。稀疏寥落,簪子都难别紧。 言外之意 公元756年六月叛军攻下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只身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获,带到长安,但因官职卑微而未被囚禁,次年三月写下此诗。 春望所见何物?大好河山未改而国破家离,都城残败、遍地乱草、树木空自凄青。首联寄情于物、托感于景,诗情曲折、工巧自然,出手不凡。次联进一步把感时恨别而堕泪惊心的感情寄托于本来是喜心悦目的花鸟身上,更显出作者心中情感之强烈。战争连续到次年三月,造成音信不通、消息断绝,此情人人能解,因此“家书抵万金”极易引起读者共鸣,宜其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心中愁闷便频频搔首,乃至发落稀疏、新发短浅,连簪子都几乎要别不住了,足见忧愁之深长不断。且于家国之恨外,又见白发衰落、老之将至,更增一层垂暮之哀。 杜甫留下的诗作中,为后人推崇、传诵的有许多是感时伤乱的作品,特别是那些表现作者仁爱之心和真挚之情的名篇。仁爱与真情永远是产生优秀诗歌的源泉,也是历史用以造就圣贤和明哲的两大元素。 2012-01-11 21:42:32 补充: 这是一首感伤时局的诗! 春天本是个鸟语花香

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

但是在历经战争所带来的各种痛苦------颠沛流离

饥荒

生离死别后

它所代表的意义已经全然不同了! 这首诗是杜甫被贼军掳获

送到长安城的第二年所写的! 2012-01-11 21:43:29 补充: 我们由这首诗中,更能知道当时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对国都残破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挂念,所以这首诗能反映当时的民心,使读者有更深的体会叙述与家人消息隔绝,久盼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感叹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而更添悲哀,也反映杜甫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2012-01-11 21:44:41 补充: 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杜甫感叹时事和深恨离别,当时杜甫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寓情于景,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但因战争的因素使杜甫感叹起时事和深恨离别,因此他把这种感情赋予眼前的景物,用了拟人法,说花朵因伤时而流泪,鸟儿因恨别而惊惶不安。 因为国破家亡,离乱伤痛,年纪老迈,杜甫忧国忧民头上的也因忧心而变白发。烽火遍地,国都残破,家书不通,眼望面前一片荒凉的景物,使杜甫伤痛不已,不禁搔首踌躇。在搔首之际,竟发觉头发稀疏,几乎连簪也插不下了,这便是诗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句中充分地表现出杜甫在国家动乱中的忧虑。 2012-01-11 21:44:47 补充: 放眼所见的景物和春天的花鸟,更令他倍添愁思,加上烽火遍地,家书不通,使他十分想念远方的家乡,所以诗中充满著伤感的情绪。 2012-01-11 21:45:35 补充: 这首诗也是杜甫沦陷长安时所作,在诗中可以轻易察觉杜甫对于家国遭劫的沉痛忧思。首联用简单的描写传神的刻画出唐代在安史之乱后的残破景象,国家衰败了,唯一完好的居然只有江山未改,隐喻著除了江山之外,其他的社稷民生已被破坏殆尽,春日的城应该是人潮如织,熙熙攘攘的热闹景况才是,却只长满了茂盛的杂草灌木,说明了唐代原本丰衣足食的社会遭到了多么沉重的打击。 颔联则藉著原本不知人事的花鸟来强调对于时局的悲恸心境,突显「感时」与「恨别」的怵目惊心,连花鸟尚且如此,身在战祸中的人类感受恐怕更深重了。 2012-01-11 21:47:32 补充: 第一句到第四句,杜甫先写说因为国破亡了,所以只有山河还依存在;而春天虽然已经来到,草木也长得很茂盛,但那却是因为国家破亡了,没有人可以修剪的缘故。再接着写他站在高处看到了美丽的花儿、和轻脆的鸟叫声,可是心里却一点都不觉得愉快,因为这些虽然都是美好的事物,可是以他现在的情况,他反而觉得更加的悲伤。由这四句看来,我们便可以深刻的感觉杜甫心中的感慨,和城市受到战争破坏的景象。 2012-01-11 21:47:39 补充: 最后的四句,杜甫则充分的说出了战乱中人民的心声,和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在战时,一封家书往往要好处个月才能收到,甚至根本就收不到,因此在那样的环境里,要是能收到一封家书的话,真的比得到千万的黄金更令人高兴。最后两句,杜甫说自已白头发已经愈抓愈少,都快要插不上簪子了,这是因为杜甫他对国家非常的忧虑,对亲人非常思念的缘故。 2012-03-14 20:38:34 补充: 三个都好好!加油啊!三位!

参考: minghui-school/school/article/2005/7/31/45886

这首诗,我们大致可以将它分为两部分来看。首先是前面四句,这个部份,杜甫描写的是他站在高处所看到的春天景象;接下来的四句,他便开始叙述当他看到眼前这片景色时,所引发的感触。

这首诗,我们大致可以将它分为两部分来看。首先是前面四句,这个部份,杜甫描写的是他站在高处所看到的春天景象;接下来的四句,他便开始叙述当他看到眼前这片景色时,所引发的感触。

据说,这个诗是说唐朝时的一个战争,令唐朝跌倒起不来,那个战争就是安史之乱

春望 杜甫 (唐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诗虽然山河还在但国家残破,尽管春归京城却草木丛生。可怕的战乱使我无比痛苦,看见美丽花儿会迸出泪水。和妻儿离别叫我万分怨恨,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暗自心惊。如今已是三月,战火依然不停,交通完全隔绝,家信要值万金。愁白了的头发越抓便掉得越快,稀疏短发连簪子都已插不稳。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体裁: 五言律诗朝代: 唐分析作品这首是五言律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七五七年)三月所写的,那时他被安史叛军所俘虏,困居长安。当时长安沦入安史之手,虽然山河依旧,但已物是人非。放眼所见的景物和春天的花鸟,令他倍添愁思,加上烽火遍地,家书不通,使他十分想念远方的家乡,所以诗中充满著伤感的情绪。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作者感叹时事和深恨离别,当时杜甫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寓情于景,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但却使作者感叹起时事和深恨离别,因此他把这种感情赋予眼前的景物,说花朵因伤时而流泪,鸟儿因恨别而惊惶不安。因为国破家亡,离乱伤痛,年纪老迈,杜甫头上的白发也越来越稀少了。烽火遍地,国都残破,家书不通,眼望面前一片荒凉的景物,使杜甫伤痛不已,不禁搔首踌躇。在搔首之际,竟发觉头发稀疏,几乎连簪也插不下了,这便是诗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句中充分地表现出杜甫在国家动乱中的忧虑。此外,我们在看这首诗时,更能知道当时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对国都残破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挂念,所以这首诗能反映当时的民心,使读者有更深的体会。这是一首感伤时局的诗! 春天本是个鸟语花香

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

但是在历经战争所带来的各种痛苦------颠沛流离

饥荒

生离死别后

它所代表的意义已经全然不同了! 这首诗是杜甫被贼军掳获

送到长安城的第二年所写的!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不胜:不能,禁不住;「胜」音「ㄕㄥ」。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5. 这首诗是杜甫在西元七五七年三月,也就是他身陷于长安时所作的。 6. 「城」指的是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草木深」则暗示着人烟稀少。 7. 这两句将「花」和「鸟」都拟人化,把它们写成有知觉的东西;因为欣赏花鸟原本是美好的事情,但在这里,触景生情,花和鸟反而使人伤悲。 8. 家书:家信;抵:值得。 9. 浑:简直;不胜:不能,禁不住;「胜」音「ㄕㄥ」。10.感时:感伤时局。 11.恨别:悲恨离别。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13.烽火:这里借指战争。 14.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一个春天过去了。 连:连续。三:泛指多数。 15.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16.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白头发。 搔:抓,挠。 17.短:少。 18.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不:禁不住。19.胜:能承受。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单字:20.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21.破:被攻破。 22.深:茂盛;茂密。 2011-12-27 01:11:24 补充: 作者生平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中国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一位诗人「杜牧」区别,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

春望 本诗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书名: 春望作者: 杜甫类别: 诗词、五言律诗朝代: 唐题材: 咏怀诗体裁: 格律诗 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韵译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现代文译文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2011-12-25 10:10:32 补充: 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烽火:这里借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一个春天过去了。 连:连续。三:泛指多数。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白头发。 搔:抓,挠。 短:少。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不:禁不住。胜:能承受。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2011-12-25 10:12:34 补充: 题解 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

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至徳元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2011-12-25 10:15:00 补充: 赏析1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 2011-12-25 10:15:33 补充: 赏析2 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 2011-12-25 10:16:11 补充: 赏析3 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011-12-25 10:16:34 补充: 赏析4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011-12-25 10:17:08 补充: 赏析5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2011-12-25 10:17:30 补充: 赏析6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2011-12-25 10:20:16 补充: 对不起,我的回字数过多。 2011-12-25 10:23:40 补充: 不能再补充

参考: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baike.baidu/view/155622

答:一、杜甫的春望古诗 ?

春望 ?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春望古诗的具体意思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

三、春望古诗写作特点 ?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两首思乡的诗句

1 两个关于思乡的诗句

两个关于思乡的诗句 1请写出两句有关思乡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复,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京口瓜制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zhidao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2连续两句含“思乡”两个字的诗句

思乡诗

《静夜思》

(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思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生。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

寒梅着花未?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两首思乡的古诗

静夜思

李白

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

床 前 明 月 光 ,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疑 是 地 上 霜 。

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

举 头 望 明 月 ,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低 头 思 故 乡 。

作者背景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作品极富浪漫色彩,感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仙”。

注词释义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好像。以为。

举:抬,仰。

古诗今译

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名句赏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4积累两句关于“”思乡”的古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亲请验收!\(^o^)/

5有关于思乡的古诗20首

1、《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2、《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3、《静夜思》唐代: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4、《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 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6、《春望》唐代:杜甫 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7、《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 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 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9、《秋思》唐代:张籍 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文: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10、《渡汉江》唐代:宋之问 原文: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12、《渔家傲·秋思》唐代:范仲淹 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13、《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宋代:苏轼 原文: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

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

6两句含“思乡”字的诗句

五律。冬夜观圆月思乡有感

文/清泉居士

月色依然好,思乡梦里遥。

霜欺诸草败,风卷万枝凋。

且弄清江调,权哼孟女谣。

凭栏寒太重,依枕待残宵。

七哀其二 王粲 汉魏

荆蛮非吾乡,何为久滞*?方舟溯大江,日暮愁吾心。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题临安邸,春望,游园不值哪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思乡之情

当然是春望了。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关于春节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1春节思乡诗句有哪些

《思乡诗句》赏析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春节思乡的古诗词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____李觏《乡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____张九龄《西江夜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____马戴《灞上秋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____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____宋之问《渡汉江》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____杜甫《春望》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____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____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____卢纶《长安春望》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____韦庄《菩萨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____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____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____王维《杂诗三首·其二》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____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____谢枋得《武夷山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____薛道衡《人日思归》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____陆游《秋思》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____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____岑参《逢入京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____张炎《解连环·孤雁》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____韦承庆《南中咏雁诗》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____王籍《入若耶溪》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____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____白居易《阴雨》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____张籍《秋思》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3春节思乡的古诗词

动如参与商《思乡诗句》赏析故乡今夜思千里。

入春才七日,霜鬓明朝又一年?归雁洛阳边。 慈母手中线。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不知何处吹芦管,游子身上衣。

惟有门前镜湖水。流水落花春去也。

乡书何处达。离恨恰如春草。

日暮乡关何处是,散入春风满洛城。 谁家玉笛暗飞声,春风不改旧时波。

近乡情更怯,应见陇头梅,不敢问来人。少小离家老大回?烟波江上使人愁。

无端更渡桑乾水。 人生不相见,远望可以当归,却望并州是故乡,衣带日已缓。

明朝望乡处,乡音无改鬓毛衰,离家已两年,天上人间,一夜征人尽望乡。 悲歌可以当泣。

相去日已远,更行更远还生。 别时容易见时难。

4描写春天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春天: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独自在外过年思乡的诗词

唐·孔绍安

《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唐·宋之问

《题大萸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唐·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李 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 白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唐·高 适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

唐·杜 甫

《萤 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规

唐·杜 甫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行人,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且未休兵

唐·戴叔伦 《题稚川山水》

松下矛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唐·李 益 《行 舟》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杨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唐·李 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张 籍 《秋 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过年的诗句(三大类

1、《捣练子·望书归》

边堠远,置邮稀。

附与征衣衬铁衣。

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2、《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4、《除夜》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5、《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6、《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7关于春、夏、秋、冬、思乡的诗

1春天诗句:

《春日 》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2夏天诗句: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3秋天诗句:

《悲秋》

卢殷

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

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

4冬天诗句:

《子夜冬歌》

崔国辅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

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5思乡诗句: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有关于思乡的古诗20首

1、《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2、《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3、《静夜思》唐代: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4、《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 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6、《春望》唐代:杜甫 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7、《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 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 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9、《秋思》唐代:张籍 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文: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10、《渡汉江》唐代:宋之问 原文: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12、《渔家傲·秋思》唐代:范仲淹 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13、《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宋代:苏轼 原文: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

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

关于“思乡诗:杜甫《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469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