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慧能与神秀做的诗都是什么意思(六祖和神秀的两首诗是什么?)

慧能与神秀做的诗都是什么意思(六祖和神秀的两首诗是什么?)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07    点击:  490 次


慧能与神秀做的诗都是什么意思

网上有关“慧能与神秀做的诗都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六祖和神秀的两首诗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释义: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弟子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捻花微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释义: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神秀的诗: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这首偈子强调了佛性的本有,也就是一切从生都本来具有佛性,所以,在修行方面,不需要到自心之外去求佛,必须向自心之上去求。

惠能解释:

惠能二十四岁时辞母出家,往蕲州黄梅东山参拜五祖弘忍大师。初为行者,随众劳役,踏碓舂米。后因书写了得法诗偈而备受弘忍赏识,嘱付衣法,成为禅宗六祖。

因当时佛教内部争夺宗祖地位的竞争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险,最后藏迹于猎人群伍之中,隐居十五年。弘忍入灭之后,惠能才开始传法受戒。

此后演化佛法三十余年,弘法度众无数。武则天、唐中宗闻其名声,多次敕书征召入京,他皆以老病相辞,竟不奉诏。七十六岁时赴新州入灭。

其思想核心有二,一是自有佛性说,一是顿悟成佛说。在世界佛教史上,他是一个把中西佛教思想融合贯通的思想家。

六祖和神秀的两首诗是什么?

神秀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神秀大师是当年和六祖慧能大师一个时代的人,同在禅宗五祖门下。曾写一首诗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此诗犯了一个”作“病,认为烦恼必须时时扫去,实际上并未开悟,后被六祖慧能大师看到,将此诗改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学乃是断除烦恼,脱离三界六道,致使一切众生成佛的解脱道。凡夫不学佛无以出三界,死后必随善、恶之业力随六道迁转。故此生当一心学佛,以净土念佛法门为主,临终得阿弥陀佛放光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离苦得乐!建议参看:印光大师文抄,南无阿弥陀佛!

慧能与神秀做的诗都是什么意思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偈语神秀注解、和每句词的意思

菩提树:一种热带乔木,传说佛祖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因此菩提树被视为佛教的神圣之树。又因菩提树的叶子为革质,较为光滑,不易沾染尘埃,所以神秀才说“身是菩提树”。

明镜台:即梳妆台,因上面有一面大镜子而得名。镜子表面的光洁度要求很高,所以神秀就用“菩提树”和“明镜台”表明自己身心纯洁,不易被凡世的“尘埃”所玷污。

拂拭:用轻软之物轻轻擦拭。

勿使:不要让什么什么,菩提树和明镜台本来就是比较洁净之物,如果再加以时时拂拭,那肯定是更加洁净了。神秀的这篇偈语是说修佛之人不仅要像·“菩提树”、“明镜台”那样自具慧根,还要用·“佛性‘时时勤加”拂拭“,这样才能不被凡世的”尘埃“所沾染而修成正果,但因为神秀的”勤拂拭“仍属”修道“过程,所以就落在六祖的下面。

六祖和神秀的偈语

明心见性与神秀的两个偈语问题:由历代相传,几种不同版本的《六祖坛经》,与禅宗各种典籍的记述,有关六祖最初得道开悟的事迹,大体并无多大出入。中国

唐代神秀偈语的意思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虽然参禅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就,但人是的杂念的,需要时时拂试,不让尘埃落入心灵,心才能如明镜,才能更好的修行。

这是神秀的体验

造化钟神秀的意思是?

自然似乎对泰山浮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边亮,一边暗,就好像一边是黄昏,一边是晨晓。“钟”,聚集或集中之意。“阴阳”,山北背日为阴,山南向日为阳。“割”字用在这里,恰当地描绘了泰山的高峻奇险。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说:“岱宗如何,意中遥想之词,自齐至鲁,其青未了,言岳之高远,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钟,矗天而峙,昏晓于此判割,二语奇峭。”这两句诗已经体现出杜甫造语炼字精雕细刻、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特点。

神秀的诗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六祖慧能的诗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两首诗的区别?

神秀的“时时勤拂拭”,体现的是过程,是渐悟,是指僧人在修行过程中不断地扫除阻拦成佛的业障,斩断羁绊的过程。这一个过程是必然的,是谁都需要经过的。也正是这种想法局限了神秀的认知,他认为只有通过苦修,才能大彻大悟——这是历来佛教修行的法门,但并非禅宗的要义。

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体现的是顿悟,说的是结果,这就需要比较高的悟性和前期的修炼。最后一刹那完成蜕变,有毛毛虫变成了蝴蝶。六祖把最后的结果告诉了大家。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就是蝴蝶,让大家一下就看得很真切。这就是顿悟。

禅宗法门,“顿悟”是最高级别的领悟,有悟性的修行者远比没有悟性、苦修的修行者要高级。虽然实际上顿悟者都是在渐悟的道路上不断积累,才能达成瞬间“灵台清明,大彻大悟”,但是佛教、禅宗为了吸引更多的信众,多对“立地成佛”的顿悟进行宣传,而对苦修的渐悟避而不谈。

久而久之,毫无根基的顿悟就占了上风,“本来无一物”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唯心主义说法,就借助修行者的懒惰、不学习佛理,却想成为有神通的顿悟者的心态,显得比神秀的“时时勤拂拭”要高明很多。



如何理解神秀与慧能的佛偈?

神秀的佛偈代表了一种精进修持佛法的精神,和诚恳踏实的学佛态度,他认为学佛过程中要经常检讨自己,让自己的心如同明镜台般一尘不染;慧能的佛偈在领悟境界方面则比神秀稍高一点,他觉得人来到世界上本来就什么都没有,空无一物、心里没有任何尘埃,也就没有必要像神秀所说的要时时勤拂拭了。

佛偈

在体悟慧能和神秀的佛偈之前,让我们来重温一下这两位大师高明的禅机法理吧,当年轰动佛教界的这两句佛偈是神秀的: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和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的佛偈

个人理解神秀佛偈的含义是:学佛之人要端正心态,敬佛学佛的态度要像菩提树一样正直,而内心也应该遵守佛祖留下的各种戒律,除去自己的欲望,让心像明镜台一样清澈干净;此外还要经常检讨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不要让已经纯洁的内心再受到尘世的沾染。

慧能的佛偈

神秀的佛偈已经表达出了一种高深的意境,让当时的和尚们议论纷纷、深为佩服。可是随后慧能这句佛偈念出来之后,即使修为不高的小和尚,也能够体会出他的意境要高过神秀。个人理解慧能佛偈的含义是:人的生命最初来到世界时,本来就是没有任何执念的,心灵纯净得一片空无,就好像菩提本来不是一种树,明镜也不是一张台子,心里本来就没有一丝欲望和执念,又哪里会沾染世间的尘埃欲望?慧能的言外之意就是,学佛之人只要真的心灵纯净,根本就不怕沾染上世俗的执着欲念,又何来常常检讨内心之说。从佛理的境界上面来说,显然比神秀所说的高了一层,慧能由此也得到了师父弘忍大师的看重,并最终成为了禅宗六祖。

关于“慧能与神秀做的诗都是什么意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479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