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清朝的诗人袁枚资料(袁氏有哪些名人?)

清朝的诗人袁枚资料(袁氏有哪些名人?)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2    点击:  335 次


清朝的诗人袁枚资料

网上有关“清朝的诗人袁枚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袁氏有哪些名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袁枚的资料:

袁枚(1716-1797),汉族,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外调做官,先后于江苏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著述以终老,世称随园先生。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与纪晓岚素有“南袁北纪”之称,袁枚倡导“性灵说”,为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及《补遗》,《子不语》、《续子不语》等著作传世。为“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笔又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袁氏有哪些名人?

《随园诗话》年代:清 作者:袁枚

飞云倚岫心常在,

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

年年相见在他乡。

译文:飞云依傍着远山心一直都在,明月沉落清潭倒影不曾流走。明月如若有情应该记得我了,年年都在异乡看见它。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以及诗的修改、诗的鉴赏、诗的编选,乃至诗话的撰写,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了。

百度百科-袁枚

《夜立阶下》全文

历史上有过两位,袁术和袁世凯。

1、袁术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县)人。东汉末年地方军阀,司空袁逢嫡次子,太仆袁基、冀州牧袁绍异母弟。

举孝廉出身,拜为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拜为后将军,畏祸出奔南阳郡。初平元年(190年),联合袁绍、曹操等关东诸侯,联兵讨伐董卓。此后,对抗于袁绍和曹操,兵败逃亡九江,割据扬州。

建安二年(197年)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但其骄奢*逸奢,横征暴敛,导致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受到吕布和曹操攻击,元气大伤。

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

2、袁世凯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

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

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袁姓其他著名人物:

1、袁绍

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之子。

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

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

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

2、袁崇焕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明朝末年蓟辽督师。袁崇焕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卒于崇祯三年(1630年),享年46岁。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

袁崇焕虽为抗清名将,但也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有《袁督师遗集》存世,今人辑有《袁崇焕集》。

3、袁宗道

袁宗道(1560年3月12日—1600年12月9日),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

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太子右庶子。

“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反对复古拟古,主张“从学生理,从理生文”。其诗文创作不事模拟,率真自然。著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

4、袁枚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但仕途不顺,无意吏禄。

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百度百科——皇帝

百度百科——袁绍

百度百科——袁术

百度百科——袁枚

百度百科——袁宗道

百度百科——袁崇焕

百度百科——袁世凯

《夜立阶下》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全诗原文如下:

半明半昧星,三点两点雨。

梧桐知秋来,叶叶自相语。

白话文意思是星星时明时暗,天上飘落三点两点雨滴,让台阶前的梧桐知道秋天来了,片片叶子都在悄悄地相互传递着秋天的信息。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这首诗写夜幕笼罩下的秋天的气息,首句写“半明半昧星,三点两点雨。”夜幕笼罩,群星闪烁,时明时暗,一片幽静。空中偶尔飘落几缕雨丝,若有若无。写夜的幽静。

尾句写这是一个清冷的夜,凉风飕飕,带来些许秋的气息,被敏感的梧桐嗅到了。雨打梧桐叶,发出些许声音,像是叶子在低声互语。他们好像知道,秋天到来了,分别的日子不远了,一个个亲切地诉着衷肠,到了夜里,还不知道休息。

梧桐,在古典诗词中,几乎都是用来表示寂寞、忧愁的形象。秋天是个容易使人感到萧条悲凉的季节,再加上秋雨梧桐更易使人愁闷。但这首诗,用“叶叶自相语”打破了这种孤独,反而给幽静的秋夜带来了几丝生气。



袁枚简介清代第一位有商业头脑的学者

袁枚,字子才,简斋,生于1716年,卒于1797年,享年81岁。他是清代乾嘉时期着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他以自由的生活和无拘无束的自由而闻名。他留下了许多浪漫的关系。代表作品有《随园诗话与补遗》,《小仓山房集》,《子部》,《徐子补语》,《随园史丹》。

袁枚肖像

袁枚从小学习很好,擅长写诗填词。1739年,在甘龙四年后,年仅24岁的袁枚在翰林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742年,甘龙七年,袁枚被调任官职。历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府。袁枚大权在握,头脑清醒,聪明绝顶。他不畏权贵,也做出了一些成绩。甘龙十四年,袁枚的父亲去世。他辞职回老家抚养母亲。同时在江宁,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买了房子。随园经袁枚改造,成为当时着名的私家园林。袁枚在国际上也被称为随缘老师。67岁时,袁枚负责母亲的丧事,之后开始四处游历。他游览了天台山、雁荡山、黄山、罗浮山、丹霞山、武夷山等地。袁枚在旅途中写了许多散文和游记。直到去世那年,81岁的袁枚还在去吴江。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袁枚能够像一个老人一样畅游在这个国家的山河之中,有着难能可贵的精神和勇气。

作为袁枚文学史上“人性论”的代表人物,对自由的追求和自由的人生信条在当时的文坛上独树一帜。袁枚也受到了同行的谴责。连中央都看不出袁枚的桀骜不驯。但是,袁枚有人讨厌,有人喜欢。作为一个真正有气质的诗人,袁枚在当时还是有很多追随者的。

袁枚是什么?

建元韩梅人,清代着名诗人、散文家。他出生在浙江杭州。很多人不知道袁枚是个什么样的俗人。古代的人,尤其是诗人,对此非常关注。作为着名诗人的袁枚,他也有自己独特的称谓。晚年住在仓山,是个老人,绥远大师。袁枚是一个隐士,这与他的生活和性格密切相关。

袁枚形象

袁枚十几岁时就成了小名人。他特别擅长写诗。24岁时,他通过了进士考试。后来在朝廷任职,直到33岁辞官回家。当时城里所有来送行的人都在排队,不忍心让他走。这说明他很受人们的欢迎。袁枚也是清代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是“甘龙三杰”之首。同时,袁枚也是一个美食家。他在随园写过《随园美食榜》,是一份非常有名的菜单。

袁枚为什么辞职?为什么自称苍山俗人、随缘老人、随缘大师?在甘龙职业生涯的第14年,袁枚的父亲突然去世,并辞职照顾母亲。由此可见,袁枚不仅是一个好的官员和诗人,也是一个孝子。辞职后,他在江宁买了一个废弃的花园。经过一番修缮,取名“随园”。世人称他为随缘老师。我想这是老人,也是随园的主人。

袁枚为人正直,不喜欢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他40岁时辞职了。辞职后定居江宁,住在小仓山脚下,晚年成为苍山居民。袁枚晚年的生活很安逸。他去过名山,和当时很多诗人关系密切。袁枚是官场上的好官,诗歌上的着名诗人。他满足于生活中的悠闲自在。

袁枚

袁枚是清代着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生于1716年,死于1797年。他的人生故事以好吃好喝好色好游着称。他是人性论的代表诗人。袁枚作品《随园诗》,《小仓山居集》,《随园美食录》等。一直代代相传,被后世很多文人骚客推崇。

袁枚肖像

作为清代文学“人性论”派的代表人物,袁枚主张文章要表现真性情,不拘泥于文学体裁。袁枚的思想在当时获得了大量的追随者。因此,袁枚的诗被一些学者批评为语法欠缺,不值一提。袁枚的文学成就在当时仍有争议。毕竟作为新派的代表,其文学价值没有历史可验证性,必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能找到真相。袁枚不仅在文学上主张自由任性,在待人接物上也有所继承。

袁枚年少成名,24岁入府。然而,他在33岁时辞职退休了。他在绥远住了十多年。他只做了一件事。文人自娱。袁枚对美食和美有着同样的执着。他为美食和美写下了圣经《随园美食榜》。为了美,男女一起吃。袁枚在天命之年依然纳妾,广泛搜罗美女。袁枚还说过一句名言“欲望与性格无关”。这对后代来说真是个好消息。袁枚也是清代第一位具有商业头脑的学者。他原来的随园,用的是私房菜招徕客人。随园成名后,袁枚在随园卖《绥远美食名录》,《绥远诗话》。有了这两笔收入,袁梅赚了不少钱。

袁枚的诗

袁枚是清代着名的诗人。他写了许多诗和散文,所以他留下了许多着名的诗和句子。袁枚的诗歌风格独特有趣。一般来说,他们间接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和他们的真实感受。他认为诗歌是一个人真实情感的表达,是情感的表达。我们来看一些

袁枚形象

个人觉得袁枚最着名的一句诗是他《推窗》里的“帐篷门即使夜里风雨交加也不会轻轻打开”。这两首诗很有趣。表面上看,这两句话很普通,没什么特别的,语言通俗易懂,描写的风景也很普通。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作者不敢开窗,只好放在房间里,可见他渴望新鲜空气。如果把这平凡的一幕放在全诗中一起品味,就会看到它独特的风味。根据这首诗,从表面上看,诗人渴望新鲜空气,讨厌这个暴风雨之夜。实际上,它表现了诗人打开心灵之窗的渴望和对世俗喧嚣生活的厌恶。

“山似已向往已久,推窗于面”独具匠心,运动感极强。这座山似乎知道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对自然美的渴望。于是他高兴地打开窗户,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这显示了作者对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热爱。一开始是生活中很小很随意的一件事。但是,这些诗句在袁枚的作品中意义重大。《把窗户推到我脸上》里的“巴掌”这个词很形象。生活中的一次小小的推动,成了诗人之桃精神的一扇美丽的窗户,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探索精神。

袁枚是哪个朝代的袁枚个人简介

1、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2、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共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但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8年),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3、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要写出诗人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着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随园诗话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袁牧哪个朝代的 袁牧是什么朝代的人物

1、袁牧是清朝的诗人。

2、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3、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

4、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5、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着作有《小仓山房文集》、

6、《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清朝诗人有哪些

1、龚自珍

字璱人,号定盦。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主要作品:《己亥杂诗·其五》《漫感》《咏史》等。

2、袁枚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主要作品:《所见》《马嵬》《湖上杂诗》等。

3、师道南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寅街镇武邑村人,望江令师范之子,清朝乾隆年间着名诗人。

主要作品:《天愚集》、《鼠死行》

4、顾炎武

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

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主要作品:《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5、黄景仁

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

主要作品:《两当轩集》

关于“清朝的诗人袁枚资料”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688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