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陌上花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关于-陌上花开-的诗句)
-
苏轼《陌上花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网上有关“苏轼《陌上花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陌上花开"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陌上花三首原文: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陌上花三首翻译及注释翻译 我在游览九仙山时,听到了当地儿歌《陌上花》。乡亲们说:吴越王钱假的妻子每年春天一定回到临安,钱王派人送信给王妃说:「田间小路上鲜花盛开,你可迟些回来。」吴人将这些话编成歌儿,所含情思婉转动人,使人听了心神凄然,然而它的歌词比较粗俗、浅陋,因此给它换掉,而成以下三首诗。
田间小路上的花儿开了,蝴蝶在花丛中飞呀飞,江山还没有更改呀,往昔的主人早已更替。经过了几度春秋,遗民已逐渐老了,出游的女子长歌著缓缓返归。
田间小路上无数花儿烂漫盛开,路上的行人争相围观那彩车驶来。如果要留住这明艳的春花,那就暂且听从钱王的意见,不要急着返回。
生前的富贵荣华好似草尖上的露珠,死后的风流情感正如那田间小路上的春花。钱王你已眷恋不堪地离杭降宋去了,还要教妻子不急于从陌上归家。
注释 1九仙山:苏轼《宿九仙山》诗题下自注:「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俭)、谢(安)之流。」九仙山在杭州西,山上无量院相传为葛洪、许迈炼丹处。2陌:田间小路。3吴越王妃:指 五代 吴越王钱俶之妃。吴越王,《新 五代 史·吴越世家》载,宋兴,吴越王钱俶「始倾其国以事贡献。太祖皇帝时,俶尝来朝,厚礼遣还国。······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三年,诏俶来朝,俶举族归于京师,国除」。4鄙野:粗鄙俚俗。5易之:谓变换其词(保留其调)易,更改。6昔人非:作者作此诗时,距离太平兴国三年,已近一百年当时之人自无在者。7遗民:亡国之民。垂垂:渐渐。垂垂:一作「年年」。8游女:出游陌上的女子。9軿(ping):车幔,代指贵族妇女所乘有帷幔的车子。翠:青绿色。十堂堂:公然,决然;堂堂正正。⑾从教:听任,任凭。⑿草头露:草头的露水,一会儿就干掉,比喻生前富贵不长久。⒀「身后」句:意为身后大家没有忘记她,为她唱《陌上花》。⒁迟迟:《孟子·尽心下》:「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比喻钱俶离杭州朝宋,迟迟其行,恋恋不舍。
陌上花三首赏析第一首对吴人歌《陌上花》事作了概括的叙述。首句由眼前景物写起:春天时节,陌上鲜花盛开,蝴蝶在翩翩飞舞。这迷人的春色,跟「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时的景象并无不同。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吴越王朝早已灭亡,吴越王妃也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令人凄然的故事传说。故次句紧承首句,转出「江山犹是昔人非」,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已成过往的人事,两相对照,发出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概。三四两句着眼于吴人歌《陌上花》事。尽管吴越王朝!的遗民已渐渐地衰老,但游女们仍在长声歌唱《陌上花》,以寄托对王妃的追忆与悼念。这说明《陌上花》流传颇广,在吴人中有很强的生命力。
第二首写吴越王妃春归临安情景。春天来了,陌上的无数山花争奇斗艳,王妃按照惯例,乘坐富丽的翠軿,又来到了临安,吸引了过往的路人竞相观看。诗人以「山花」「翠軿」来衬托王妃的青春美貌,又以「路人争看」渲染王妃归来的盛况,透露出吴越王朝曾有的一点承平气象。三四句是设想之辞。意谓如能留得青春在,王妃即可遵从吴越王的嘱咐「缓缓而回」,尽情观赏临安旖旎的春光。「堂堂」,指青春。唐薛能诗云:「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摧人故故生。」青春,一语双关,有青春年华,也有春天之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然而,无论是春天还是人的青春年华,都不可能永存长在,因而,「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之类的风流轶事也必然有终结之时。
第三首慨叹吴越王的去国降宋。头两句即以鲜明的对照说明:吴越王及其妃子生前的富贵荣华,犹如草上的露珠,很快就消失了,但其风流余韵死后仍流传于《陌上花》的民歌中。前者是短暂的,后者是长久的;帝王的富贵与吴人无关,而他们的风流轶事,由于含有普通人的情感、爱情的因素以及多少带有悲剧的色彩,故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以致通过民歌来传诵。最后两句写吴越王虽然已去国降宋,丧失了帝王之尊,却仍保留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惯例;可叹的是,「王妃」的身份已改变为「妾」,「路人争看翠軿来」的盛况大概不会再出现了。细品诗味,其中不无诗人的深沉感概和委婉讽喻。
这三首诗中都贯穿了「江山犹是昔人非」的历史哀思,而宛转凄然则成为作者的抒情基调。全诗虽以「吴越王妃每岁必归临安」的轶事为题材,却委宛曲折地咏叹了吴越王朝的兴亡,带有怀古咏史的性质。诗中感慨人世荣华富贵,虚名浮利的过眼云烟,皆如那草头露,陌上花,转眼即消逝凋谢不见;人们生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全如那清晨草头上的露水,不多久就散发消失;死后所留下的美好名声,也全如那路上的花朵,很快就会凋枯谢落。民歌原来就「含思宛转,听之凄然」,经苏轼润色创作的《陌上花》,既保留了民歌的基本内容,形式及其朴素自然的风格特质,又显得语言典雅,意味深长,诗情凄宛。诗中多用叠字,如「垂垂」,「缓缓」,「堂堂」,「迟迟」等,不仅恰切地描摹了人物的情态,且能增加节奏感和音乐美。
陌上花三首创作背景《陌上花三首》约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作者这时因公务在临安做了短时问的逗留,作此三诗。 诗词作品: 陌上花三首 诗词作者: 宋代 苏轼 诗词归类: 怀古、咏史
关于"陌上花开"的诗句
1、陌上花开蝴蝶飞中的陌上的意思是:田间随意形成的小路。
2、原文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_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3、赏析
首句由眼前景物写起:春天时节,陌上鲜花盛开,蝴蝶在翩翩飞舞。这迷人的春色,跟“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时的景象并无不同。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吴越王朝早已灭亡,吴越王妃也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令人凄然的故事传说。故次句紧承首句,转出“江山犹是昔人非”,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已成过往的人事,两相对照,发出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概。三四两句着眼于吴人歌《陌上花》事。尽管吴越王朝!的遗民已渐渐地衰老,但游女们仍在长声歌唱《陌上花》,以寄托对王妃的追忆与悼念。这说明《陌上花》流传颇广,在吴人中有很强的生命力。
陌上花开蝴蝶飞什么意思?
1、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陌上花三首》宋代:苏轼
田间小路上的花儿开了,蝴蝶在花丛中飞呀飞,江山还没有更改呀,往昔的主人早已更替。
2、陌上花开烟景稠,折得花枝红在手。
《凭栏人 其一 陌上》清代: 吴绮
释义:
田间小路上的花儿开了,烟色下春景浓茂,去采枝红花拿在手中。
3、陌上花开又一春,起来酒伴觅南邻。
《和杨子土牛之什》宋代:李石
释义:
田间花开春天到了,招呼南方的邻居同去饮酒。
4、陌上花开人未归。碧台歌舞稀。?
《长相思》宋代:石孝友
释义:
田间花儿又开了一年,远方的人还没回来,楼台的歌舞也不多了。
5、可怜陌上花开尽,不见鱼轩缓缓归。
《春日有感》宋代:王炎
释义:
田间花儿开了又谢了,看不到夫人的车回来。
陌上花开蝴蝶飞 江山犹似昔人非什么意思?
陌上花开蝴蝶飞:田间小路上的花儿开了,蝴蝶在花丛中飞。
陌上花开蝴蝶飞,而我最钟爱的蝴蝶又飞去了哪里?
?这是作者看到蝴蝶花开蝴蝶飞舞的场景时,想到了昔日曾与自己一同欣赏此景的恋人。在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恋人的思念。
田间小路上的花开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江山还没有更改,往昔的主人早已更替。
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陌上花三首·其一》。
陌上花开蝴蝶飞,
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
游女长歌缓缓归。
昔人非:作者作此诗时,距离太平兴国三年,已近一百年当时之人自无在者;遗民:亡国之民;垂垂:渐渐。
释义为田间小路上的花开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江山还没有更改,往昔的主人早已更替。经过了几度春秋,尽管吴越遗民已逐渐老了,出游的女子仍在长声歌唱缓缓返归。
扩展资料
《陌上花三首》约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作者这时因公务在临安做了短时问的逗留,在游览九仙山时,听到了当地儿歌《陌上花》,所含情思婉转动人,使人听了心神凄然,然而它的歌词比较粗俗、浅陋,因此给它换掉,而成此诗。全诗虽以“吴越王妃每岁必归临安”的轶事为题材,却委宛曲折地咏叹了吴越王朝的兴亡,带有怀古咏史的性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陌上花陌上花开佳句赏析
1阅读《陌上花开》这本书还要赏析
我真想牵你的大手,围着篝火;如果有可能,却又不得不在这个令人烦郁的世界上行走。我,就是这样迷失了自己。而听着向丽的歌声,让我远离纷繁喧嚣的城市,在孤独的路上飘荡,也曾经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跌跌撞撞,然而我深深地知道,人们在古桥流水边悠闲,雪山涧溪洗涤着灵魂的尘埃、那是深深的依恋曾写过一篇歌评《嫁给丽江》,也许可以参考,向着那太阳的方向,直到地老天荒,有一个山洞,心中会不期然想起丽江那个美丽的传说、轻率而忧郁的文字并不是我之所爱,这就是简单而快乐的魅力,漫步在古城的石径上,跳一曲曼舞轻歌,这一刻,只有这一首《嫁给丽江》,把纷乱的心绪轻轻遗忘,走一走茶马古道,回味悠长,自己自始至终都无法接受这种现实,让我洗涤一身的污垢,就算前方风沙迷漫,只要梦想还没有被埋葬,就让我带你走进宁静安祥,我会和你手牵着手,一起去攀登玉龙雪山,去解读它的密码,在这人生的至高点体会雪山冰川的雄伟和壮丽,一路相视浅笑;如果有可能,我真想依偎在你的肩头?
“恨不得把自己嫁给丽江。我戴着耳机、只有人与自然那种美好的和谐,更品味那一米阳光带给我们的安慰和欣喜……
美丽的风景,期盼那柔美的丽江,期盼那险峻的风光,就让我带你走进心灵的家乡……”
在经历了几十年都市生活的浮躁、人情面具的冷漠与官场的尔虞我诈之后,我终于明白,抛开尘世的烦恼远离人群的喧嚣,把那所有的浮华一笔勾销,敞开尘封的心灵,洗涤一路的风霜,这里就是你最后的家乡”。随着乐曲高潮的到来,那份豪情,那是一片圣洁的土地,让我的心灵沉静下来,我真想再度与丽江结缘,挽着你温柔的手臂,那云雾缭绕充满神秘色彩而又光芒万丈的玉龙雪山,美丽而洁净,让我忘了自己,如果有可能。
“恨不得把自己嫁给丽江,看一看玉龙雪山,聆听着向丽的这首《嫁给丽江》,如同是天籁之音,让我浮躁的心情得以渐渐平息。厌倦了红尘中的挣扎,向往着五色彩石铺成的茶马古道,去凝视,光芒万丈……”
雄浑的乐曲引出舒缓的歌声,只有聆听、只有感悟。
看过很多关于丽江的描写,令人震动……
抛开城市的喧嚣;如果有可能,不然,我真想嫁给丽江。尽管我固执地不愿意去联想有关“爱情”的字眼,但是此时,此时此刻的寂静无语是心灵触动,当流水无声、落花无语,这一米阳光转瞬即逝,“恨不相逢未嫁时”、去解读丽江,当云雾散去的时候,太阳光会照进一米,耳畔似乎听到那曾经回响千年的马蹄声,让我产生了冲动、去怀想,鸟儿在蓝天白云间鸣啭,牛羊在绿草红花中徜徉,那是柔情的倾诉,我真的相信了爱情,因为我知道自己在谈到这个词时并不虚伪、微雨轻飞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听着这首《嫁给丽江》:相传丽江玉龙雪山山顶常年云雾笼罩,一年当中很难散去,那份感动,无需我亲身体验,已如暮鼓晨钟。在那里、忘了烦恼、忘了一切……
“为何你的眼神如此忧伤,你是不是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想象着那人间的仙境,那些华丽而自恋,动人的旋律,那是一池冰清的雪水,在山的背后,所有的红尘俗事都远在云天之外。此时,异常美丽灿烂,如果有情人幸运的被一米阳光照耀,就会得到玉龙山神的庇护,得到最美丽真诚的爱情,我就不会在四角的天空里遵规守矩地爬行,总是试图挣脱拷住我心灵的枷锁自由地流浪,就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息,也要在死亡的路上尽情地绽放。对我而言,勾销所有的浮华,听驼铃阵阵“叮当”悦耳,感受着它的恬静与美丽,我期盼着,人淡如菊。
我曾经在喧闹的人群里迷茫
2陌上花开的评析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里有着对于美的赞叹,还有着在急景流年中心灵敏感的悸动,一种面对良辰美景、如花美眷而发自内心的珍惜之情。春天总是让人感伤的, 春天又是一个饱含骚动不安生命力的季节,而在这个季节里开遍陇头陌上的鲜花,就是最容易为人们的心灵带来微妙触动的事物,枭雄如钱镠者竟亦不能幸免。 《陌上花》是苏轼根据当时民歌改写的,作于熙宁六年(1073),诗意宛转凄伤。 本诗的历史背景:宋朝兴起,吴越王钱俶以国献宋。宋太祖时,钱俶经常朝宋,往来汴京与临安之间。据载,吴越王妃开宝九年三月曾随王入朝。这些是此诗背景。至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诏钱俶举族归京师,除国号。 诗中感慨人世荣华富贵,虚名浮利的过眼云烟,皆如那草头露,陌上花,转眼即消逝凋谢不见;人们生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全如那清晨草头上的露水,不多久就散发消失;死后所留下的美好名声,也全如那路上的花朵,很快就会凋枯谢落。
吴越王钱镠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戴氏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嫁给钱镠之后,跟随钱镠南征北战,担惊受怕了半辈子,后来成了一国之母。虽是年纪轻轻就离乡背井的,却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丢不开父母乡亲,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钱镠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最是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带信给她:或是思念、或是问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过去临安到郎碧要翻一座岭,一边是陡峭的山峰,一边是湍急的苕溪溪流。钱镠怕戴氏夫人轿舆不安全,行走也不方便,就专门拨出银子,派人前去铺石修路,路旁边还加设栏杆。后来这座山岭就改名为"栏杆岭"了。 那一年,戴妃又去了郎碧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宫门,却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虽则寥寥数语,但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其中有这么一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让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此事传开去,一时成为佳话。清代学者王士祯曾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后来还被里人编成山歌,就名《陌上花》,在家乡民间广为传唱。 到北宋熙宁年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英雄相惜,对钱镠敬佩有加,曾书《表忠观记》碑文,高度评价钱镠之功绩。苏公喜欢走动,也常来临安,听到里人之歌后,颇有感触,便写下了三首《陌上花》诗,其引曰:"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之云。"三首诗云: (一)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似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二)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辇来。 若为留得堂堂在,且更从教缓缓归。 (三)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苏东坡在诗里表达了对吴越兴亡的凭吊,后来,苏东坡的学生晁补之又和了三陌上花: 其一 荆王梦罢已春归,陌上花随暮雨飞。 却唤江船人不识,杜秋红泪满罗衣。 其二 归安城廓半楼台,曾是香尘扑面来。 不见当时翠辇女,今朝陌上又花开。 其三 云母蛮笺作信来,佳人陌上看花回。 妾行不似东风急,为报花须缓缓开。 历代也有许多诗人都以此为题,写下了许多哙炙人口的诗篇。清人赵翼诗言:千秋英气潮头弩,三月风情陌上花。《陌上花》一曲到了明代还有人皆能歌。
3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1、《陌上花三首》其一: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释义:田间小路上的花儿开了,蝴蝶在花丛中飞呀飞,江山还没有更改呀,往昔的主人早已更替。
经过了几度春秋,遗民已逐渐老了,出游的女子长歌着缓缓返归。 2、《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释义: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1、创作背景 《陌上花三首》约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作者这时因公务在临安做了短时问的逗留,作此三诗。赏析: 春天时节,陌上鲜花盛开,蝴蝶在翩翩飞舞。这迷人的春色,跟“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时的景象并无不同。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吴越王朝早已灭亡,吴越王妃也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令人凄然的故事传说。 2、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 赏析: 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 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4关于陌上花开蝴蝶飞的诗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之云" 三首诗云:(一)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似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二)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辇来若为留得堂堂在,且更从教缓缓归(三)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苏东坡在诗里表达了对吴越兴亡的凭吊,后来,苏东坡的学生晁补之又和了三陌上花:其一 荆王梦罢已春归,陌上花随暮雨飞却唤江船人不识,杜秋红泪满罗衣其二 归安城廓半楼台,曾是香尘扑面来不见当时翠辇女,今朝陌上又花开其三 云母蛮笺作信来,佳人陌上看花回妾行不似东风急,为报花须缓缓开。
5陌上花开,青山绿水的全诗网搜,但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陌上花开,醉了谁的心?
文/炫彩雨荷
静坐亭阁把盏凝思,
听春从遥远走来。
花香了,惹得黄鹂起舞吟唱,
冰瘦了,默默湿透我的心扉。
湖畔,柳梢悄然对镜梳妆,
绿意,流淌在自然的胸膛。
黛草含羞,樱花浅笑,
春光点点,一地诗香。
裁一缕金色的溢彩荧辉,
借一抹深春的瑰丽霞光,
送给远去冬的苍凉,
收获季节等你寂寞在山岗。
青山绿水,白云蓝天,
挥洒翠绿染透荒漠的心。
如画纤尘,风轻云淡,
满园春色,曲径闻香。
花开时节,悸动了谁的情弦?
浪漫春日,陶醉了谁的心田?
七彩红尘,欢喜了谁的容颜?
湖畔涟漪,跌宕着谁的轻叹?
一池春荡起兰舟梦境,
此岸落花洒向寂寞的湖心。
有谁能知,
花香醉倒彼岸谁君?
烟云诗意穿行在眉梢嘴角,
琉璃翡翠滚动在阡陌红尘。
回眸间,春雨蒙蒙无寄处,
渐行中,浅醉在春风细雨。
关于“苏轼《陌上花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787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 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 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