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苏轼的西江月送别全诗(西江月古诗全文赏析)

苏轼的西江月送别全诗(西江月古诗全文赏析)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4    点击:  290 次


苏轼的西江月送别全诗

网上有关“苏轼的西江月送别全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西江月古诗全文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西江月·送别》是: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旧官何物与新官,只有湖山公案。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

译文:

昨夜您的小船离开京口,今晨我的马头遥望长安。旧官拿什么交代给新官,只有西湖、吴山、公事、案件。杭州美景,百年来几度变迁,内含奥秘,下评语叫人为难。新太守林大人的才气能掀起钱塘江的波澜,把我的新诗呈给您,请您细加指点。

注释:

1、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

2、送别:《二妙集》本及毛本词题皆作“苏州交代林子中席上作。”可从。然文中之苏州,应为“杭州”之误。

3、扁舟:小舟。京口是今江苏镇江市。乃古润州治所。

4、长安:此处代指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马首长安,意思是马不停蹄地向京都进发。

5、旧官何物与新官:这里东坡仅以其“新官对旧官”句,借指自己是“旧官”即将离任;“新官”,指林子中,他接替自己任杭州太守。

《西江月·送别》赏析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二月,词人被召为翰林承旨,在赴汴京之前,向新任杭州太守林子中交接职务之时,为了表示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于是写下这首词。上片词人诉说着自己的仕宦奔波之苦,下片则主要写请求友人评判其湖山新诗。全词语言平易,浑然妥贴,表达了自己仕宦途中无能为力的复杂心境。

用语谨慎巧妙,表面上是请友人品赏、评说自己的新诗,而却带有某种警惕性。因为词中连用“公案”、“判断”二词,十分醒目,这涉及到诉讼、判案性质,东坡决不会随便使用之。东坡似是有意把自己当作了“被告”,等待审判,但他实际上却又是问心无愧,心地坦荡,并且充满了自信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江月·送别

西江月古诗全文赏析

我来回答~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凤叶正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①有人认为“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但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云妨月明,明写眼前实景,但此句隐含了作者深深的政治愤懑情绪,“云妨”比喻小人当道,欺瞒主上迷惑视听排斥忠良,使得自己忠而被谤,政治抱负难于挥发深感忧伤苦闷,而致使自己被贬谪到偏地黄州,此情此景,唯有遥遥北望京都开封,对月把孤盏聊以解忧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举例说明。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举例比如“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牌名西江月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注释]

 ①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又名《白苹香》、《江月令》、《步虚词》、《壶天晓》、《双锦瑟》。

 ②绿毛么凤:岭南的一种珍禽。

 ③涴(wò):弄脏。④唇红:喻红色的梅花。

 1、瘴雾: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

 2、倒挂绿毛:似鹦鹉而小的珍禽。

 3、芳丛:丛生的繁花。

 4、幺凤:鸟名,即桐花凤。

 5、涴:(wò)沾污。

 译文

 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它的素色的面容如果翻一下嫌太过粉婉,如果雨雪洗去妆色的话那种朱唇样的红色根本不会褪去。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去和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赏析]

 《西江月·梅花》也题作《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西江月·梅》。这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上阕通过赞扬岭南梅花的高风亮节来歌赞朝云不惧“瘴雾”而与词人一道来到岭南瘴疠之地。下阕通过赞美梅花艳丽多姿、不施粉黛而自然光彩照人来写朝云天生丽质,不敷粉脸自白,不搽胭脂嘴唇自红。进而感谢朝云对自己纯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互为知己的情谊。并点明悼亡之旨。全词咏梅,又怀人。咏梅中能注意突出岭南特色,并以绿羽禽来增强作品浪漫色彩。立意超拔脱俗,境象朦胧虚幻,寓意扑朔迷离。格调哀婉,情韵悠长,为苏轼婉约词中的佳作。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象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高超的艺术技巧。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词作鉴赏

西江月 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 北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北宋·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西江月 贺词1 宋·刘过

堂上谋臣尊俎2,边头将士干戈3。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4。

今日楼台鼎鼐5,明年带砺山河6。大家齐唱大风歌7。不日四方来贺。

.西江月 宋·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红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西江月·嘲贾宝玉二首 清·曹雪芹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西江月 北宋·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 北宋·黄庭坚 (二首)

1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

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

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西江月 黄庭坚

月仄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

君诗秀绝雨园葱,想见衲衣寒拥。

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

莫将社燕笑秋鸿,处处春山翠重。

.西江月 北宋·贺铸

携手着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

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

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孤舟枕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 李祁

西江月

拾翠亭前水满,郎官湖上春回。仪龙新碾试琼杯。更觉春江有味。

拄杖行穿翠筱,吹花醉绕江梅。故园心事老相催。此意陶潜能会。

西江月

云观三山清露,长生万鬣青松。琼王敖珠珥下秋空。一笑满天鸾凤。

雾鬓新梳绀绿,霞衣旧佩柔红。更邀豪俊驭南风。此意平生飞动。

朱敦儒的两首西江月

西江月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西江月 鬼才田七

西江月·宠辱不惊

笔底烟云巨浪,横空出世飘摇;卧薪尝胆弄玉箫,舞文戏墨难熬。

苦尽甜来风月,篆刻金石癖好;宠辱不惊醉逍遥,但恐人书俱老。

西江月·爱华

离骚琴馆圆梦,人生如意圣贤;高山流水韵冲天,渔舟唱晚翩翩。

百福仙居寻觅,春夏秋冬迟延;风霜雨雪琴钟见,心似莲花芊芊。

.[西江月 蔡京]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

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番成梦话。.[西江月 宋·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

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

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

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连天,

飞起沙鸥一片。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西江月·平山堂 北宋·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词作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词作鉴赏

 原文

 西江月⑴

 世事一场大梦⑵,人生几度新凉⑶?夜来风叶已鸣廊⑷,看取眉头鬓上⑸。

 酒贱常愁客少⑹,月明多被云妨⑺。中秋谁与共孤光⑻,把盏凄然北望⑼。

 注释

 ⑴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⑵世事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⑶新凉:一作“秋凉”。

 ⑷风叶:风吹树叶所发出的声音。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徐寅《人生几何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此由风叶鸣廊联想到人生之短暂。

 ⑸眉头鬓上: 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

 ⑹贱:质量低劣。

 ⑺妨:遮蔽。

 ⑻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⑼琖[zhǎn]:同“盏”,酒杯。

 白话译文

 世间万事都宛如一场虚无缥缈的幻梦,人生到底经历了几度这凉意的秋?入夜的风阵阵,响动在这长廊,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酒并非好酒,常因客人稀少而发愁,月色澄明,却多被云遮挡。中秋之夜,又有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这中天的月光,我只拿着酒盏,神色凄然,望向北方。

 创作背景

 不同的苏轼诗词选本、论著对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一词作于何时、为谁而作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甚至标题都不同。大致有如下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公元1097年(绍圣四年)作于儋州。孔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为该词加的标题为《西江月·中秋和子由》,认为此词”绍圣四年八月十五日作于儋州“。刘石《苏轼词》只有词牌,没有标题,认为此词”约绍圣四年(1097)中秋作于儋州“。两书作者均认为抒发的是兄弟之情。

 二、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作于黄州。洪柏昭《三苏传》认为“谪黄第二年的中秋,苏轼写了首《西江月·黄州中秋》词”。关立勋《宋词精品》也认为是“被贬黄州第二年中秋节所作的词”,并认为词的最后两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作者“北望”是面向汴京,表现的是“对神宗皇帝的期望”。盖国梁在《唐宋词三百首》中同样认为该词是苏轼谪黄第二年“作于黄州的中秋”。吕观仁在《苏轼词注》中,直接用《黄州中秋》作标题。《宋词精华苏轼词选集》只提供一个注释: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此词作于元丰三年。

 赏析

 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苏轼的几首中秋词中,此篇自有其特色。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人生几度新凉”,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三、四句“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紧承起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风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怅。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下片写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以上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这一结拍,是一个天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宣泄。它巨大的悲剧力量,确乎令人荡气回肠。

 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苏轼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与这首词意境与主旨相似的就是那首写于密州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那首词中,苏轼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与这首《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相比,两词都是借写景抒怀,都渲染了一个“寒”、“凉”情绪意境,给词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情感意韵。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节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凉”;前者写天上人间之“清寒”,后者写现实人间之“凄凉”;前者想象天上人间之“寒”以反衬人世间值得留恋,后者借人间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凉”的心灵。两词相得益彰,情韵悠远,表达了饱受政治打击的苏轼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苏轼这首词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但这种哲理意味是通过营造一个完美的审美意境传达出来的。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与空寂的长廊,孤独的词人身影与孤独的黯淡灯光,以及由此流露出来的词人深沉的人生思考与真挚的人世之恋,读者并不感觉到说理、议论的空洞与枯燥,而是为词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动,然后体验出作者蕴含于词中的哲理趣味。另外,苏轼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词人,然而这首词风格柔婉,可以看出苏轼的词风也有悲情婉约的一面,这种哀怨隐忍之作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西江月苏轼

苏轼有好几首西江月 你要哪首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译文

  事世恍如一场梦,人生经历了几个新凉的秋天。晚上风吹树叶的声音响彻回廊,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酒并非好酒却怕少有人陪,就像月亮一样,被云遮住了月光。中秋节里谁能陪我度过孤独的时光,无人回答,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向北方。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的《西江月》(顷在黄州……)注释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急求

解析: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

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桥,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

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

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作

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

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

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

处逆的襟怀。

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渳浅浪,横空隐

隐层霄。”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春

夜,词人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

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

能看见清溪在辽阔的旷野流过。先说“照野”,突出

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来形容“浅浪”,就

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汨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横空”,

写出了天宇之广。说云层隐隐约约在若有若无之间,

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此两句暗写月光。

“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

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

布制作的马荐,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

以遮尘土。词人在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

出濒临溪流的情景。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

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

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

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

过片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

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琼瑶,是美玉,

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这

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此

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

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

“解鞍欹枕绿杨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

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少休”。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

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晓”,通过描写杜鹃在黎明的

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晴的提示。

这一结尾,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生动地表现了空山

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

作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

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把自己的身心完

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

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读来回味无

穷,令人神往。

中秋节的诗句——《西江月》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西江月》,词牌名,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清季敦煌发现唐琵琶谱,犹存此调,但虚谱无词。兹以柳永词为准。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沈义父《乐府指迷》:“西江月起头押平声韵,第二、第四句就平声切去,押侧声韵,如平韵押‘东’字,侧声须押‘董’字、‘冻’字方可。”

西江月 苏轼 翻译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

1鸣廊: 在回廊上发出声响

2眉头鬓上: 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

3贱: 质量低劣

4妨: 遮蔽

5孤光: 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6琖 : 同盏, 酒杯

[评析]

以词为书信,是宋词传播的一道风景线。此词即是苏轼兄弟的唱和之作,观其词察其人,无论文势文辞,我们都可发现一个视成规为草芥的缚不住的苏东坡。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具体写作年代,大概是元丰三年(1080)。

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苏轼的几首中秋词中,本篇自有其特色。

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人生风度新凉”,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三、四句“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紧承起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风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怅。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下片写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力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以上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这一结拍,是一个天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渲泄。它巨大的悲剧力量,确乎令人荡气回肠。

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是这首中秋词的艺术特色。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关于“苏轼的西江月送别全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790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