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过华清宫唐杜牧(过华清宫古诗带拼音)
-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古诗过华清宫唐杜牧这个问题,过华清宫古诗带拼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过华清宫的诗和诗意 过华清宫古诗杜牧
品读唐诗《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华清宫,在骊山上,有温泉,天宝年间唐玄宗常携杨贵妃和官员宠臣来此游玩。
"长安回望绣成堆",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句意为:在长安城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
"山顶千门次第开","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这一句是说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上迎接荔枝的到来,所以山上的宫门一层接着一层地打开了。
"一骑红尘妃子笑",一骑红尘,指送荔枝的人骑着快马奔弛而来,扬起灰尘。杨贵妃喜欢吃鲜荔枝,唐玄宗就命地方官从涪州送到长安,沿途设驿站,用快马飞驰接送,以保证荔枝的鲜美。因此,每当杨贵妃看到一骑飞奔而来,便会心一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驿站的快马走传如飞,人们只当是官府又有紧急公文,没有人会知道这是进贡的荔枝送到了。只有骊山高处的杨贵妃对此心照不宣。
二、过华清宫古诗拼音及注释
过华清宫古诗拼音及注释如下:
《过华清宫》
杜牧。
chángān huí wàng xiù chéng duī, shān dǐng qiān mén cì dì kāi。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yī jì hóng chén fēi zǐ xiào, wú rén zhī shì lì zhī lái。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赏析:既巧妙地总结了历史,又深刻地讽喻了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一、译文:
从长安回望,骊山景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华清宫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二、注释:
1、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2、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3、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次第:依次。
4、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妃子:指杨贵妃。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三、过华清宫古诗带拼音
过华清宫古诗带拼音如下:
guòhuá qīnggōng
过华清宫
táng
唐
dùmù
杜牧
chángān huí wàng xiù chéng duī, shān dǐng qiān mén cì dì kāi。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yī jì hóng chén fēi zǐ xiào, wú rén zhī shì lì zhī lái。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xīn fēng lǜ shù qǐ huángāi, shù jì yú yáng tàn shǐ huí。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ní cháng yī qǔ qiān fēng shàng, wǔ pò zhōng yuán shǐ xià lái。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
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宫殿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引发了杨贵妃的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山峰。
作者杜牧的文学成就: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四、唐杜牧过华清宫原文及赏析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晚唐是内忧外患极为深重的多事之秋,当时的几代君主,大都耽于逸乐,没有远虑。如唐穆宗荒于酒色,好服金丹,在位仅四年即死去。太子李湛即位,是为敬宗,才十六岁,是一个爱好游戏的顽童。他善于击球,善于手搏,还好深夜里捉狐狸。并且广征声色,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荒淫失德之至。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对荒淫误国的唐玄宗大加鞭挞,目的就是提出历史教训,给当时的皇帝敲响警钟。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诗中所表现的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以后回头一望的情形。“回望”二字颇值得玩味。首先,他经过华清宫的时候,自然会博览很多景物,会看到葱茏的林木,繁茂的花草,耸立的宫殿,而他并没有在这时描绘。过了华清宫后,独对唐玄宗、杨贵妃之事有感于心,不由得回首一望,倍加感慨,写了这首诗。故这一“回望”并不是留连风景之美,而有其良苦之用心,宋朱光庭《华清》诗中“骊山秀色古今同,尽入诗人感慨中”是“回望”二字最恰当的注脚。其次,“回望”紧扣题目中的“过”字,诗人已过华清宫,现在是回过头眺望华清宫,所见所感自然比前番更进一层。再次,诗人运用以虚衬实的写法。其实,在长安是望不到骊山华清宫的(两地相距五十里),这只是杜牧意念中的“回望”,是诗人的想象。就在这回首一望当中,诗人给读者展现了四个境头。
首先看到骊山的全景:右有东绣岭,左有西绣岭,奇异秀丽,景色宜人。接着,视线转移到山顶,山上的千门万户,一扇接一扇地开着。这就是华清宫,是唐玄宗的行宫,有长生殿、明珠殿、朝元殿、饮酒亭、吹笛楼、走马楼等建筑。这些宫殿的门平日是紧闭的,玄宗行幸,当然必须打开,以显威风。诗的第三句是两个特写镜头,视线先在宫外,一个使者骑着驿马,在尘土飞扬中急驰而来。随着驿马的奔驰,视线又转移到宫内,杨贵妃见到飞驰而来的“一骑红尘”,笑逐颜开。然而有谁知道,这一紧急的驿骑,竟是专门送荔枝而来呢?又有谁能理解,这样劳民伤财之举,仅仅是为了博得妃子的一笑呢?四个镜头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物及人。交织在一起,将封建帝王、贵妃的奢侈腐朽的生活突现在读者的眼前。
诗的三、四句是主旨所在,特别是着一“笑”字,言简意明,讽刺深刻,更是全诗的关键。杜牧暗用了女人笑而亡国的故事:春秋时,周幽王妃褒姒不好笑,幽王使尽多种办法欲其笑,她故意不笑,于是幽王点燃了烽火,虽赢得了一笑,然导致了国破身亡。唐玄宗不正是与周幽王一样为了博得贵妃一笑而无所不为,最后导致安史之乱吗?不仅如此,这一“笑”又隐含着广大人民付出的多少血和汗,以至于“人马僵毙,相望于道”。在这组诗中,“笑”字又起着统摄作用,此诗下面一句,“无人知是荔枝来”是“笑”的原因,后二首是“笑”的结果,“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更是“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呼应。
这首诗只有四句二十八字,却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并具有风神俊爽的艺术美感。前两句描写骊山行宫,富丽深邃,后两句表现玄宗荒淫好色、贵妃恃宠而骄的主题。含蓄、凝炼、朴素、精深,显示出极大的艺术魅力。明人谭元春评为“可见可思”(《诗归》),确为知言。
古诗过华清宫唐杜牧和过华清宫古诗带拼音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9633.html